袁隆平送别仪式举行:遗体安卧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鲜红国旗
5月24日10时,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送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铭德厅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袁隆平同志”,横幅下方是袁隆平同志的遗像。袁隆平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科技部悼念袁隆平:用行动践行担负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责任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微信公众号“锐科技”5月24日消息,科技部发文沉痛悼念袁隆平先生: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从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目前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全年亩产达到1530.76公斤。杂交水稻现在已在印度、美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袁隆平院士一生不畏艰辛,执着追求,潜心科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攀登杂交水稻研究的高峰,用行动践行担负国家粮食安全的赤诚初心和使命责任。科技部对袁隆平院士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缅怀,向袁隆平院士家属致以诚挚慰问。
市民悼念袁隆平:会好好吃饭,不吃饱怎么敢来见袁老
5月24日上午,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明阳厅外,市民李女士前来悼念袁老。李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自己早上5点多就睡不着了,想着一定要来送袁老最后一程。李女士谈到,湖南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吃米饭,不吃米饭怎么吃得饱,所以更加感激袁隆平院士对中国作出的贡献。“我们一定会好好吃饭,请袁老放心。我今天早上吃得饱饱的才过来,不吃饱怎么敢见袁老。”李女士说。

5月24日上午,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澎湃新闻记者 史含伟 图
5月24日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记者将在明阳山殡仪馆和袁老曾经工作过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场,和袁老生前同事好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一起再送袁老一程。
民众明阳山殡仪馆深夜悼念袁老:“碗中有米,心中有您”
2021年5月23日晚,长沙下了一天的雨终于停了。尽管已是深夜11点,但明阳山殡仪馆前依然有众多前来悼念袁隆平院士的民众。

2021年5月23日晚,湖南长沙,依然有民众自发前往明阳山殡仪馆悼念袁隆平院士。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有序排队,在明阳厅袁隆平像前鞠躬悼念,献上鲜花,追思缅怀袁老。人群中有老人,有小孩,有和家人一起,有和朋友一起,不少民众还带着受外地朋友委托代献的鲜花。

民众前往明阳山殡仪馆悼念袁隆平院士。
明阳厅外,悼念的鲜花已摆放了10多米长,2米多高。还有许多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外卖小哥,将鲜花等送到明阳山殡仪馆,以此来悼念袁隆平院士。

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有序排队献上鲜花,追思袁老。

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有序排队献上鲜花,追思袁老。
整个灵堂内也堆满了送别的鲜花,鲜花上留着民众对袁老的缅怀:“从此以后,碗中有米,心中有您”、“奇迹来自泥土。一颗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
悼念袁隆平:200多封唁电贴满两面墙,“永远怀念他”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办公楼大厅内的唁电。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厅两面墙上贴满了全国各地200多家单位和个人,向袁隆平院士家属发来的唁电。
唁电颂扬袁院士生前功绩,作为“杂交水稻之父”,“把一生浸在到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雄伟不朽的中国丰碑。”
【早前报道】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
痛失国士,何以致哀?
有一种致敬
是“不远千里,送您一程”
5月23日,湖南长沙下着小雨
民众自发悼念袁隆平院士
致哀的鲜花汇成海洋


有一种缅怀
是“感恩国士,吾辈奋进”
大家写给袁隆平院士的书信
字字动人
“听着您故事的孩童长大了
我们会顶起国家的未来”
“我们会继续努力
做到‘医食无忧’”
……


有一种纪念
是“无以为报,光盘致敬”
网友们纷纷晒出光盘
“从此以后,碗中有米,心中有您”
“天天光盘行动
就是对袁爷爷最好的纪念”
……


有一种传承
是“做好种子,为国为民”
袁隆平院士曾说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无数青年被袁隆平院士的精神滋养
种子破土而出
定将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网友:零零后,高三学生,在教室里忍不住掉眼泪。我开始思考高考的意义,学习知识的意义,其中一点或许就是让更多的人成为照亮共和国光明前程的星辰。
网友:我们的民族能够延续,英雄不断涌现,我想最难得可贵的就是许多像袁老这样的国之大者,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这粒种子生根发芽,我们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下一代禾下乘凉,不断延续。做一个为心中理想而奋斗学习的国之大者,共勉!
网友:以前觉得只要他们活着,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我们就永远有底气,反正还有他们在。但现在他们累了,我们要把薪火递下去,把担子挑起来。等到去见他们的时候,我们也能仰着头说:“我们没有辜负,我们继承了光。”
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
粒粒皆辛苦,后辈不敢忘
今天上午10:00
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将举行
我们一起送别袁老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