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瞬间】
边陲小镇 变身特区
1979年,蛇口工业区基础建设项目动工。在蛇口半岛上的微波山下,建设者点燃了移山填海的开山炮,拉开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
实行超产奖励、干部聘任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住房制度……蛇口工业区敢为天下先、先行先试,产生了不少“首创”和“第一”,打破了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束缚,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在中央决策的推动下,特区建设者艰苦创业,短短几年间,将深圳这个昔日落后的边陲小镇、荒滩渔村,建设成生机勃勃的新城市。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
1984年5月,广东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办公大厦旁设立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
蛇口拓荒
特区炸响“开山炮”
1979年7月20日,在上海工作的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技术科科长王今贵听从组织安排,被借调来到了蛇口工业区负责工程建设,那一年他40岁。
“当时跟我说借调一年,去建一个港口。我刚从柬埔寨支援港口建设回来,符合条件,稀里糊涂就来了。”今年82岁的王今贵回忆。他压根想不到,这一来就是后半辈子。
从1983年起,王今贵连续两届担任蛇口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还是首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蛇口工业区七大元老之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1992年,蛇口被归入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工业区在行政区划上不复存在。但蛇口工业区以特殊方式开辟的“政策试验田”,为整个中国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可供复制的改革样本,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变革的一个缩影。
杀出一条血路
1978年6月,受交通部长叶飞委派,交通部外事局负责人袁庚飞赴香港,调查香港招商局的经营状况。回来后,他写了一个报告。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明确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1979年1月,交通部和广东省联名向中央提交了一份请示报告,要求在宝安县蛇口人民公社境内划一两平方公里,由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建设工业区。这正是袁庚的主意。
“国外都在搞出口加工区,袁庚也想搞一个,按照海运需要的那一套,办五个工厂,拆船厂、氧气厂、船舶油漆厂、钢丝绳厂等等,重振招商局。但香港的地块太贵,看了很多都买不起,就退而求其次,到了蛇口。”见证当年这段历史的王今贵介绍。
1979年4月,广东省再次请示中央要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说: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
王今贵们就是开路先锋。后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拓荒牛。
第一批到蛇口的“拓荒牛”吃饭时还坐不满两桌,都是交通部从全国精挑细选的。
当时,蛇口的条件非常艰苦。没什么人,地里全是荒草。没地方住,就住在蛇口公社的办公室里,一个二层小瓦房。电不够用,就买来旧发电机发电;没有水,就用潜水泵从水塘里把水抽来使用。
蛇口工业区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了。
四分钱超产奖励
王今贵来了后,“开山炮”正式打响,蛇口工业区从无到有,启动建设。作为工程负责人,王今贵对“五通一平”印象最为深刻。通水、通电都没问题,最难的是通讯。
“要吸引外资,电话打不到香港、打不到国际上,谁来?我们就跟邮电部商量。邮电部说,这不行,你们一个小小的工业区,怎么能给你们开通国际专线?全国就两个出口,一个北京、一个上海,其他地方都不行,你们的要求太过分了。”王今贵说。最后,汇报到国务院副总理谷牧那里,由他亲自协调才予以解决。当时,为蛇口引进了800台自动交换机,国内领先,可以直接拨打越洋电话。
当时还有一件事轰动全国——四分钱超产奖励。当年,蛇口工业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顺岸码头,由交通部四航局负责建设,四航局跟蛇口工业区签了合同:提前完成有奖励,延期完工要罚款,四航局因此不得不想办法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工人完成40车,一车两分钱。超过40车的,一车奖4分钱。工人干劲大了。过去上班打铃了才去弄车,干一会儿热了,又去上厕所、喝水。有了这个奖励,还没打铃呢,车早就开到工地上了,中间也不上厕所了,也不下来喝水了。一般工人的效率都翻番了,最高的达到130车一天。”王今贵说。这正是蛇口工业区创新的“薪酬制度改革”。
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投标制、第一个实行干部聘任制、第一个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从1979年到1984年,蛇口工业区创新了24项全国第一,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路径,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时间就是金钱”
今天,微波山下的小广场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被刻在石碑上,吸引着游客前来合影。王今贵见证了这句口号的诞生。
“袁庚刚到香港时,给招商局买了一栋楼。签约付款的时间定在一个周五下午。对方的人竟然开着汽车不熄火等在楼下,拿到支票后立即飞奔到银行存上,因为3点之前存,周六、周日两天可以算利息。这让袁庚深受震撼。”王今贵说。
1980年,蛇口工业区第一个招投标项目蛇口铝材厂由日本企业中标,日方只来了27个人,甲方要求23天内完成厂房安装。安装过程中,立柱还没吊正,工人就开始往上爬,争分夺秒,看得中方人员目瞪口呆、感动不已。
也许是这些画面的“刺激”,在给蛇口工业区想口号时,袁庚写下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此,这句口号燃遍全国,也成了改革开放的精神象征。
1979年3月,广东省撤宝安县、建深圳市。1980年,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成为经济特区。
“以深圳为典型代表的中国经济特区,曲折然而成就卓越的改革开放实践,不仅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变迁的有效路径,揭示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同时又以其路径选择的正确性和发展的辉煌,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发展与完善,促进了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加快了实现现代化的时代脚步,掷地有声地证明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表示。
如今的深圳蛇口
【记者手记】
这城市特别年轻有活力
1983年,深圳大学创办,是全国第一所不包分配的大学。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办事处主任朱海胜老家是海南岛的,当时报考深圳大学,周围人都劝他别报,说深圳的消费水平很高。1985年,朱海胜还是坚持考上了深圳大学,发现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勤工俭学机会:承包学生宿舍公厕清扫能赚钱,寒暑假在学校挖树坑能赚钱,学校组织会议参加会务服务能赚钱……养活自己不是问题。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告诉记者,1992年,我还在黑龙江上班,到深圳迎宾馆参加邓小平经济思想研讨会。大会专家发言没有废话,上午不到11点就提前结束了。主办方临时决定给提交论文的青年学者一个发言机会。我赶紧举手,很幸运被点到上台发言。后来我发言的内容还被刊登在《深圳商报》头版上。我一想,这个地方不排资论辈,更有发展潜力!于是就辞职来到了深圳。
隆博科技Co-CEO肖牧山告诉记者,他是2020年彻底把家搬到深圳的。“这个城市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特别年轻有活力,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2岁,生活在这里每天都像在大学校园里一样。”在这里,跟企业家打交道,空话、套话特别少,有事儿直奔主题。而且,政府是真的把服务企业放在第一位,企业有新产品政府会抢着第一个做应用者。我们所在的招商网谷园区就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