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甬籍著名书法家周慧珺离世 乡友亲朋深情追忆
2021-12-27 17:3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银凤

  今天,德高望重的“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甬籍著名书法家周慧珺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83岁。

  曾获兰亭奖,老家人以她的名义办展,为她筹建个人艺术馆

  周慧珺,1939年出生,宁波镇海人。2014年,在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上,周老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

  今年10月底,镇海宣传部、文旅局专门以周老的名义办了一场展——“周慧珺杯上海市‘宋四家’诗文临创书法大赛作品展”,作品在宁波帮博物馆展出。“今天中午,从周老的学生李静那里得知周老去世的消息。”曾参与那场展览策展的镇海文艺界一位老领导张先生心情沉痛地说,张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还在李静的陪同下到周老在上海的家中看望,83岁的周老因患病双目有点迷离,但每当提到“镇海”两个字,眼睛会定定地看向他。

  张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他还参与筹划在周老家乡建周慧珺书法艺术馆,选址镇海骆驼,张先生看中了那里两幢老房子,一幢是打算建陈逸飞美术馆,另一幢打算建周慧珺书法艺术馆,“要不是因为疫情等原因,今年本来已经都建成开放了。”张先生遗憾地说道。

  乡友亲朋深情追忆:“她一生只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从镇海走出去的周慧珺也是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她曾主政上海书坛十二年,为新时期的海派书法树立了一座崭新的地标。2019年,在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上,她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噩耗传来,上海书法界艺术家们也纷纷表示最沉痛的悼念和最深切的缅怀。“一代宗师周慧珺先生逝世了!中国书法界痛失巨擘!”上海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卢新元朋友圈发文缅怀周老。

  “一生一首翰墨诗。她的一生很简单,简单到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书法,也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回忆起和周老相处的点点滴滴,这是张先生、卢新元和周慧珺的学生李静对周老共同的印象。

  临米芾《蜀素帖》小试牛刀

  周慧珺的祖父周士澄本是浙江镇海的一个普通庄稼人。1904年,周士澄乘轮渡踏上上海经商。

  父亲周志醒醉心书画古物收藏,最疯狂的时候曾不惜用十根金条购入王翚(王石谷)的一幅画,以致家中一度十分拮据。他的藏品以清代“四王”、郑板桥、恽南田、赵之谦、吴昌硕、沈尹默、张大千的作品为主,数量巨大。

  周慧珺自幼习书,在父亲的授意下从赵孟頫入门。1959年,她无意间从家中书柜翻出一本长兄周坚白闲置不用的《蜀素帖》,这才找到了与自身气质最为契合的法帖。《蜀素帖》是米芾三十三岁时所作,风格跌宕险峻,正是青年米芾意气风发的写照。周慧珺对《蜀素帖》一见倾心,从此如鱼得水,狠下功夫。1962年,周慧珺便以节临《蜀素贴》入选了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前身)举办的一次市级展览。

  1974年,周慧珺撰写个人第一本字帖《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

  得沈尹默指点开蒙

  1962年节临《蜀素贴》登展后,周慧珺慕名进入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正式拜师学艺。当年的青年宫学习班云集了上海市最顶尖的书法师资,有沈尹默、白蕉、翁闿运、任政、胡问遂、拱德邻、方去疾等一批享誉书坛的名家执掌教鞭。其中对周慧珺影响最大的是沈尹默、拱德邻和翁闿运三位老先生。

  拱德邻是周慧珺的指导老师。周慧珺等学生得以跟随拱德邻向沈尹默请教。对周慧珺来说,最受益的莫过于沈老对“悬腕”的看法。沈老常对周慧珺说:“学书必先学会悬腕,同时人要站正,笔墨才能随心而动,灵动自如,肆意挥洒。”这“悬腕抬肘”的理论,对周慧珺日后喜欢直立悬腕写字且书风凌厉起到了开蒙作用。

  周慧珺又通过老师翁闿运先生,有幸观摩到其家藏的王羲之《圣教序》、黄庭坚《松风阁》等法帖,视野再度扩大。

  声震上海滩

  1974年,应上海书画出版社之邀,周慧珺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出版,此帖笔法雅正,笔意健拔洒脱,尤其能与当时的学书人产生精神共鸣,连印十多版,创下了总印数一百多万册的空前纪录。

  之后周慧珺开始从《嵩高灵庙碑》《广武将军碑》等魏碑中广泛地汲取养料,在米字的圆笔中掺入碑版的方笔笔意,将碑版书法的天真质朴与唐宋法帖的严谨典雅相融通,尤其注重作品整体气韵的表达,最终形成的“慧珺体”在全国迅速走红。

  1998年,在上海市文联领导的反复劝说之下,时年五十九岁的周慧珺出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对于一位书法家来说,五十九岁的年纪或正当壮年,但周慧珺长年患类风湿关节炎,行动不便,周慧珺能出任书协主席就显得相当不易了。

  周慧珺执掌书协时首创“海派书法晋京展”。该展2007年在北京第一次举办,遴选的218件原创作品代表了当代海派书法的最高成就,开幕当天观者如潮。

  一生为病痛掣肘仍洒脱乐观

  读帖、读书、写字,处理公事,不时指点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由她领入书法大门的后学和崇拜者,偶尔邀上好友陈佩秋先生去天蟾舞台听戏——周慧珺的晚年生活平淡而又快乐。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谈笑风生、写出洒脱大气的线条的书法家,一生都为病痛所掣肘。

  伴随周慧珺一生的疾病是从小就患上的类风湿关节炎,她曾四处求医问药,尝尽苦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用这句诗来形容周慧珺书法上的不懈追求颇为贴切。

  “周慧珺先生一生病痛围绕,却能安守于心中的艺术家园,不为名利所动、不以巨匠大师自居,勤勉、谦逊、平和、亲近、自律的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堪称中国传统为人立身的典范。”周慧珺的学生李静撰文写道。

  就在这个月初,周慧珺刚刚度过自己的芳诞,也在学生李静的主持下出版发行了《周慧珺谈艺文综》一书,不想噩耗传来。“作为周慧珺艺术仰慕者的我们,真正是悲催切割、痛贯心肝,对于一代书法艺术大师的离去深感痛心”,宁波收藏家协会负责人王莫枝说道。

  如今,先生已逝,书作和精神却将永存。

  周慧珺先生,一路走好!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甬籍著名书法家周慧珺离世 乡友亲朋深情追忆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12-27 17:31: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银凤

  今天,德高望重的“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甬籍著名书法家周慧珺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83岁。

  曾获兰亭奖,老家人以她的名义办展,为她筹建个人艺术馆

  周慧珺,1939年出生,宁波镇海人。2014年,在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上,周老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

  今年10月底,镇海宣传部、文旅局专门以周老的名义办了一场展——“周慧珺杯上海市‘宋四家’诗文临创书法大赛作品展”,作品在宁波帮博物馆展出。“今天中午,从周老的学生李静那里得知周老去世的消息。”曾参与那场展览策展的镇海文艺界一位老领导张先生心情沉痛地说,张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还在李静的陪同下到周老在上海的家中看望,83岁的周老因患病双目有点迷离,但每当提到“镇海”两个字,眼睛会定定地看向他。

  张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他还参与筹划在周老家乡建周慧珺书法艺术馆,选址镇海骆驼,张先生看中了那里两幢老房子,一幢是打算建陈逸飞美术馆,另一幢打算建周慧珺书法艺术馆,“要不是因为疫情等原因,今年本来已经都建成开放了。”张先生遗憾地说道。

  乡友亲朋深情追忆:“她一生只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从镇海走出去的周慧珺也是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她曾主政上海书坛十二年,为新时期的海派书法树立了一座崭新的地标。2019年,在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上,她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噩耗传来,上海书法界艺术家们也纷纷表示最沉痛的悼念和最深切的缅怀。“一代宗师周慧珺先生逝世了!中国书法界痛失巨擘!”上海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卢新元朋友圈发文缅怀周老。

  “一生一首翰墨诗。她的一生很简单,简单到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书法,也把这一件事做到极致。”回忆起和周老相处的点点滴滴,这是张先生、卢新元和周慧珺的学生李静对周老共同的印象。

  临米芾《蜀素帖》小试牛刀

  周慧珺的祖父周士澄本是浙江镇海的一个普通庄稼人。1904年,周士澄乘轮渡踏上上海经商。

  父亲周志醒醉心书画古物收藏,最疯狂的时候曾不惜用十根金条购入王翚(王石谷)的一幅画,以致家中一度十分拮据。他的藏品以清代“四王”、郑板桥、恽南田、赵之谦、吴昌硕、沈尹默、张大千的作品为主,数量巨大。

  周慧珺自幼习书,在父亲的授意下从赵孟頫入门。1959年,她无意间从家中书柜翻出一本长兄周坚白闲置不用的《蜀素帖》,这才找到了与自身气质最为契合的法帖。《蜀素帖》是米芾三十三岁时所作,风格跌宕险峻,正是青年米芾意气风发的写照。周慧珺对《蜀素帖》一见倾心,从此如鱼得水,狠下功夫。1962年,周慧珺便以节临《蜀素贴》入选了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前身)举办的一次市级展览。

  1974年,周慧珺撰写个人第一本字帖《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

  得沈尹默指点开蒙

  1962年节临《蜀素贴》登展后,周慧珺慕名进入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正式拜师学艺。当年的青年宫学习班云集了上海市最顶尖的书法师资,有沈尹默、白蕉、翁闿运、任政、胡问遂、拱德邻、方去疾等一批享誉书坛的名家执掌教鞭。其中对周慧珺影响最大的是沈尹默、拱德邻和翁闿运三位老先生。

  拱德邻是周慧珺的指导老师。周慧珺等学生得以跟随拱德邻向沈尹默请教。对周慧珺来说,最受益的莫过于沈老对“悬腕”的看法。沈老常对周慧珺说:“学书必先学会悬腕,同时人要站正,笔墨才能随心而动,灵动自如,肆意挥洒。”这“悬腕抬肘”的理论,对周慧珺日后喜欢直立悬腕写字且书风凌厉起到了开蒙作用。

  周慧珺又通过老师翁闿运先生,有幸观摩到其家藏的王羲之《圣教序》、黄庭坚《松风阁》等法帖,视野再度扩大。

  声震上海滩

  1974年,应上海书画出版社之邀,周慧珺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出版,此帖笔法雅正,笔意健拔洒脱,尤其能与当时的学书人产生精神共鸣,连印十多版,创下了总印数一百多万册的空前纪录。

  之后周慧珺开始从《嵩高灵庙碑》《广武将军碑》等魏碑中广泛地汲取养料,在米字的圆笔中掺入碑版的方笔笔意,将碑版书法的天真质朴与唐宋法帖的严谨典雅相融通,尤其注重作品整体气韵的表达,最终形成的“慧珺体”在全国迅速走红。

  1998年,在上海市文联领导的反复劝说之下,时年五十九岁的周慧珺出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对于一位书法家来说,五十九岁的年纪或正当壮年,但周慧珺长年患类风湿关节炎,行动不便,周慧珺能出任书协主席就显得相当不易了。

  周慧珺执掌书协时首创“海派书法晋京展”。该展2007年在北京第一次举办,遴选的218件原创作品代表了当代海派书法的最高成就,开幕当天观者如潮。

  一生为病痛掣肘仍洒脱乐观

  读帖、读书、写字,处理公事,不时指点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由她领入书法大门的后学和崇拜者,偶尔邀上好友陈佩秋先生去天蟾舞台听戏——周慧珺的晚年生活平淡而又快乐。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谈笑风生、写出洒脱大气的线条的书法家,一生都为病痛所掣肘。

  伴随周慧珺一生的疾病是从小就患上的类风湿关节炎,她曾四处求医问药,尝尽苦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用这句诗来形容周慧珺书法上的不懈追求颇为贴切。

  “周慧珺先生一生病痛围绕,却能安守于心中的艺术家园,不为名利所动、不以巨匠大师自居,勤勉、谦逊、平和、亲近、自律的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堪称中国传统为人立身的典范。”周慧珺的学生李静撰文写道。

  就在这个月初,周慧珺刚刚度过自己的芳诞,也在学生李静的主持下出版发行了《周慧珺谈艺文综》一书,不想噩耗传来。“作为周慧珺艺术仰慕者的我们,真正是悲催切割、痛贯心肝,对于一代书法艺术大师的离去深感痛心”,宁波收藏家协会负责人王莫枝说道。

  如今,先生已逝,书作和精神却将永存。

  周慧珺先生,一路走好!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