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三伏贴又开始火起来了。
网上琳琅满目的三伏贴信息,有说好也有说不好的。三伏贴是智商税吗?记者咨询了浙大二院中医康复科专家唐银杉医师。
三伏贴源于“冬病夏治”
唐银杉医师介绍,三伏贴源于“冬病夏治”。
传统医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四时变换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养生治病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冬病”是指容易在冬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冬病”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通常的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容易疲劳等。
“夏治”则是指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寒性疾病。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为充沛,热能温阳,阳能祛寒。“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之一,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的《素问 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 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浙大二院供图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穴位敷贴疗法,由于是在三伏天行穴位敷贴疗法,所以称作“三伏贴”。它是将配制好的中药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敷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以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目的。
辩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基本理念,每个人体质不同、病证不同,贴敷的药物、穴位也有所不同,具体运用的穴位及药物是需要正规中医师辩证后定夺的。
“三伏贴”,不是想贴就能贴
唐银杉医师表示,三伏贴不是想贴就能贴,它适合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肠炎等,耳鼻咽喉科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儿科疾病如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慢性皮肤病如荨麻疹、冻疮等疾病的人群。另外,体虚易感、失眠、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可尝试贴三伏贴。
孕妇、糖尿病、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2岁以下的孩子需要慎用。
而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咳黄浓痰、咯血患者,以及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则是禁用人群。
网友评论
很多网友表示,三伏贴贴了起泡、红肿热痛,甚至流水、溃疡,这到底怎么回事,又应该怎么预防呢?
唐银杉医师解释说,三伏贴的敷贴时间是有讲究的,成人每次敷贴时间一般为1~2小时,小儿及敏感肤质酌减,为0.5~1小时。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而局部起水泡、破皮、流水也是正常的皮肤应激反应,不用恐慌。
“这可能与皮肤娇嫩、过敏性体质和贴敷时间过长有关。其次三伏贴里的“丸子”里,有一些带有刺激性的物质,比如白芥子、细辛等中药成份,这些中药可通过皮肤渗透到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正当处理后,一般一到两天就会缓解,并逐步痊愈。”唐银杉医师说。
需要注意的是,敷贴24小时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还要避免电扇直吹或久待温度过低的空调房。贴敷当天禁食辛辣、肥甘滋腻、海鲜、牛羊肉、鸡肉、香菜、韭菜等食物;贴敷期间,最好保持乐观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同时可以进行适当锻炼。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