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苦干实干 敢叫日月换新天
2021-06-30 14:55:00 稿源: 贵阳日报  

【专题】江山如此多娇 探寻宁波红色印记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从延安精神,到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

走进新时代,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贵州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成为新时代贵州精神的生动写照。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在轰轰烈烈的大发展过程中,贵州涌现出黄大发、邓迎香等众多苦干实干的党员干部,建设起大发渠、麻怀隧道以及遍布全省的美丽乡村,创造了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业绩。

绝壁凿天渠 定引清水来

“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

这是电视纪录片《红旗渠》插曲“定叫山河换新装”中的歌词,描述了横亘在太行山间的“水长城”红旗渠的修建过程,这里诞生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在1600多公里外的贵州高原,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草王坝的悬崖峭壁上,也有一条人工天渠——大发渠。

当地常年干旱少雨,世代严重缺水,曾有民谣这样描述:“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难找米汤喝。”

黄大发1959年入党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群众找到水,吃上大米饭,过上好日子。

20世纪60年代,全国掀起学习河南林县修建红旗渠的热潮,大兴水利。黄大发也深受红旗渠精神的感召,说干就干,决心要为草王坝把水引来。

1962年,黄大发带领数百村民历时半年,一锤一凿地从悬崖绝壁中间开出了一条116米长的隧道。遗憾的是,尽管黄大发和乡亲们竭尽全力,连续修了10多年,却最终未能通水。

黄大发在愧疚中发誓:“我是共产党员,只要我生命还在,一定要坚持信念,水渠总有一天可以挖成的。”

1989年,已经54岁的黄大发主动申请到枫香区水利站跟班学习修渠知识。1990年,黔北发生特大旱灾,草王坝连续100多天滴雨未下,庄稼绝收,吃水要到两公里外的河里去挑,来回近3小时。大旱过后,黄大发心底重新燃起修渠的火焰。

当时最困难的事,是很多村民不再相信水渠能建成,不愿意干。为此,黄大发召集村民开了无数次“夜会”,不断做思想工作,绝大多数村民最终统一思想,同意集资修渠。

1991年8月,水渠建设勘测工作启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黄大发身先士卒爬上悬崖做标记,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工程设计。1992年1月16日,为抢抓农闲时间,争取早日通水,黄大发在资金尚未划拨的情况下,组织群众自力更生,提前开工。

在黄大发的带领下,大家早出工、晚收工,哪怕手脚磨起血泡也坚持出工。黄大发将全村上工人员分为9个小组,自己身先士卒,每天天不亮就上山修渠。

1994年6月1日,7200米主渠修通,汩汩清水流进了草王坝。1995年端午,2200米支渠贯通,工程全面竣工,当地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给这条渠命名为“大发渠”。

如今,草王坝的荒地变稻田,家家户户早已吃上了白米饭。

立下愚公志 畅通出山路

在贵州,愚公移山志,不仅融入了大发渠的涓涓清流中,还刻在了麻怀隧道的坚硬石壁上。

地处麻山腹地的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是一个被群山包围的小村庄,也曾是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极度贫困村。从1999年开始,被称为当代“女愚公”的邓迎香,带领乡亲们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开凿出一条216米长的隧道,将与世阻隔的麻怀村与山外世界连通在一起。

上世纪90年代初,家住罗甸县董当乡的邓迎香嫁到了离家直线距离只有八九公里的麻怀村,路上花了8个小时,一路翻山越岭,天黑才到。麻怀村不通水不通电更不通车,群众生活困难,平时不敢吃白米饭,要掺着玉米煮。

决定开凿隧道畅通出山路,缘于她第一个孩子在三个月大时生病,因为山路崎岖,送医不及时而夭折。这让邓迎香第一次下定决心改变村里的交通窘境。

1999年初,邓迎香一家一家地说服村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挡住通往外面世界的大山凿通一个能过人的隧道。

一开始,大家打算把山腰上一个小溶洞挖通成隧道。

在这个40米深、1米高的溶洞里,大家点着蜡烛,一锤一镐地凿石挖山,由于进度缓慢,难免有人灰心抱怨,不想干了。邓迎香虽然自己双手也磨出了血泡,但她总是鼓励乡亲们“宁可慢慢做也不要停,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凿通的时候”。

没白没黑地干了5年。2004年的一个午夜,200余米长的隧道终于打通,所有人扔掉工具,大声欢呼。

其实,那还算不上隧道,只是条又矮又窄、坑洼不平的洞,通不了车,人弯腰走过去还会撞到头。

邓迎香其实还有更大的“奢望”,她信心满满地表示:“我要把洞凿高、凿宽,要通汽车。”

在她的努力和带领下,2010年农历十一月初八,隧道拓宽工程“开工仪式”举行。洞内点上蜡烛,燃起煤油灯,邓迎香带队,从两头同时凿进。

经过几百名村民的共同努力,2011年8月16日,一条连接山内外,长216米,宽、高都有四五米的穿山隧道全线贯通,麻怀村史上第一次开进了汽车。

此后三年,交通部门给隧道铺上了水泥路面,整平了洞顶和洞壁。

就是这条简陋的隧道,成了麻怀村的致富路。

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村民在香菇种植基地工作。

近年来,在邓迎香的带领下,麻怀村“山上种果药、田里种稻菜、水边养鸡鸭、家里养黑猪”,走出一条以食用菌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农旅一体化”发展路径,致富路越走越宽。

奋斗创造历史 实干成就未来

57年前,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焦裕禄长眠在兰考沙丘。如今,曾是盐碱风沙重灾地的兰考张庄村,在党员群众的持续奋战下,成为了美丽乡村。

战,是一种勇气;变,是一种智慧。

在贵州,山川曾长期阻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众多共产党员奔赴脱贫攻坚战场,弘扬焦裕禄精神,创造、奋斗、团结,改变了众多村庄的面貌。其中的易地扶贫,就体现了“变”。

走进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小高楼鳞次栉比,宽阔的柏油马路干净整洁,学校、医院、社区工厂、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贵阳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面积134.3亩,共安置1380户5836人。

在这里,搬迁群众们正逐步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过上好日子。

“安置点搬迁群众多,部分群众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就业技能不足。”开阳县紫兴街道东湖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吴斌说,针对安置点群众的就业问题,社区以发展产业就业一批、引进企业就业一批、劳务输出就业一批、推荐岗位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就业一批、自主创业就业一批的“六个一批”为切入点,帮助搬迁群众就业。

为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紫兴街道东湖社区全体党员干部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勤和汗水。“早期的时候,为了让搬迁群众生活早日上正轨,我们加班是常态,通常都是晚上9点后才下班。有些同事更是把单位当成家,困了倒在办公室沙发上就睡,醒了接着工作。有人还开玩笑说单位沙发都要被睡烂了。”吴斌说。

结束日常工作后,社区还组织工作人员利用下班时间分组入户走访,了解群众需求。“我们开展工作带着感情、带着真心,实实在在地把事情做好,自然就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吴斌说。

在安置点的大广场上,居民们有的打着纸牌,有的闲聊话家常。谈及现在的生活状况,大家都面带微笑地表示,好太多了,住上了“洋房”,水电不愁。

大广场的后方,易地扶贫搬迁户蒋刚经营的超市从最初的70平方米扩宽至150平方米,“为了解决就业和一家人生活问题,在社区的帮助下,我开了一家小超市,得到政府贴息的10万元创业扶持贷款。”蒋刚说,他还在多家电商平台上开网店,售卖开阳特色农产品。

蒋刚只是开阳县易地扶贫搬迁众多受益群众的一个缩影。

“现在一家6口人吃喝不愁了,两个娃娃在附近上学,生活真的改变很多。尽管开超市和开网店也很辛苦,但生活有盼头。”蒋刚表示,好日子都是苦干实干出来的。

初心指征程 贵州战犹酣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人在初心和使命的指引激励下,带领中国人民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中淬炼成钢、在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历程中传承信仰、在一次又一次的顽强奋斗中续写奇迹。

在团结村,黄大发在红旗渠精神感召下,用半辈子挖一条渠的感人事迹,书写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立下愚公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砥砺前行”的人生。

在麻怀村,“女愚公”邓迎香作为女性干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着村民挥起铁镐,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以与天斗、与地斗永不服输的战斗精神,变压力为动力,越战越坚,越挫越勇。

在蒋家寨,社区全体党员干部为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呕心沥血,加班加点,做好基层工作,坚持“一心为民、苦干实干”的大无畏精神,为群众谋福利、谋幸福。

贵州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在综合经济实力、决战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大踏步前进。

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今天的贵州,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撕掉贫困的标签、书写靓丽的新名片,贵州正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田 原 刘文强 蒋莎莎 段筠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苦干实干 敢叫日月换新天

稿源: 贵阳日报 2021-06-30 14:55:00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从延安精神,到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

走进新时代,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贵州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成为新时代贵州精神的生动写照。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在轰轰烈烈的大发展过程中,贵州涌现出黄大发、邓迎香等众多苦干实干的党员干部,建设起大发渠、麻怀隧道以及遍布全省的美丽乡村,创造了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业绩。

绝壁凿天渠 定引清水来

“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

这是电视纪录片《红旗渠》插曲“定叫山河换新装”中的歌词,描述了横亘在太行山间的“水长城”红旗渠的修建过程,这里诞生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在1600多公里外的贵州高原,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草王坝的悬崖峭壁上,也有一条人工天渠——大发渠。

当地常年干旱少雨,世代严重缺水,曾有民谣这样描述:“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难找米汤喝。”

黄大发1959年入党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群众找到水,吃上大米饭,过上好日子。

20世纪60年代,全国掀起学习河南林县修建红旗渠的热潮,大兴水利。黄大发也深受红旗渠精神的感召,说干就干,决心要为草王坝把水引来。

1962年,黄大发带领数百村民历时半年,一锤一凿地从悬崖绝壁中间开出了一条116米长的隧道。遗憾的是,尽管黄大发和乡亲们竭尽全力,连续修了10多年,却最终未能通水。

黄大发在愧疚中发誓:“我是共产党员,只要我生命还在,一定要坚持信念,水渠总有一天可以挖成的。”

1989年,已经54岁的黄大发主动申请到枫香区水利站跟班学习修渠知识。1990年,黔北发生特大旱灾,草王坝连续100多天滴雨未下,庄稼绝收,吃水要到两公里外的河里去挑,来回近3小时。大旱过后,黄大发心底重新燃起修渠的火焰。

当时最困难的事,是很多村民不再相信水渠能建成,不愿意干。为此,黄大发召集村民开了无数次“夜会”,不断做思想工作,绝大多数村民最终统一思想,同意集资修渠。

1991年8月,水渠建设勘测工作启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黄大发身先士卒爬上悬崖做标记,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工程设计。1992年1月16日,为抢抓农闲时间,争取早日通水,黄大发在资金尚未划拨的情况下,组织群众自力更生,提前开工。

在黄大发的带领下,大家早出工、晚收工,哪怕手脚磨起血泡也坚持出工。黄大发将全村上工人员分为9个小组,自己身先士卒,每天天不亮就上山修渠。

1994年6月1日,7200米主渠修通,汩汩清水流进了草王坝。1995年端午,2200米支渠贯通,工程全面竣工,当地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给这条渠命名为“大发渠”。

如今,草王坝的荒地变稻田,家家户户早已吃上了白米饭。

立下愚公志 畅通出山路

在贵州,愚公移山志,不仅融入了大发渠的涓涓清流中,还刻在了麻怀隧道的坚硬石壁上。

地处麻山腹地的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是一个被群山包围的小村庄,也曾是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极度贫困村。从1999年开始,被称为当代“女愚公”的邓迎香,带领乡亲们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开凿出一条216米长的隧道,将与世阻隔的麻怀村与山外世界连通在一起。

上世纪90年代初,家住罗甸县董当乡的邓迎香嫁到了离家直线距离只有八九公里的麻怀村,路上花了8个小时,一路翻山越岭,天黑才到。麻怀村不通水不通电更不通车,群众生活困难,平时不敢吃白米饭,要掺着玉米煮。

决定开凿隧道畅通出山路,缘于她第一个孩子在三个月大时生病,因为山路崎岖,送医不及时而夭折。这让邓迎香第一次下定决心改变村里的交通窘境。

1999年初,邓迎香一家一家地说服村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挡住通往外面世界的大山凿通一个能过人的隧道。

一开始,大家打算把山腰上一个小溶洞挖通成隧道。

在这个40米深、1米高的溶洞里,大家点着蜡烛,一锤一镐地凿石挖山,由于进度缓慢,难免有人灰心抱怨,不想干了。邓迎香虽然自己双手也磨出了血泡,但她总是鼓励乡亲们“宁可慢慢做也不要停,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凿通的时候”。

没白没黑地干了5年。2004年的一个午夜,200余米长的隧道终于打通,所有人扔掉工具,大声欢呼。

其实,那还算不上隧道,只是条又矮又窄、坑洼不平的洞,通不了车,人弯腰走过去还会撞到头。

邓迎香其实还有更大的“奢望”,她信心满满地表示:“我要把洞凿高、凿宽,要通汽车。”

在她的努力和带领下,2010年农历十一月初八,隧道拓宽工程“开工仪式”举行。洞内点上蜡烛,燃起煤油灯,邓迎香带队,从两头同时凿进。

经过几百名村民的共同努力,2011年8月16日,一条连接山内外,长216米,宽、高都有四五米的穿山隧道全线贯通,麻怀村史上第一次开进了汽车。

此后三年,交通部门给隧道铺上了水泥路面,整平了洞顶和洞壁。

就是这条简陋的隧道,成了麻怀村的致富路。

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村民在香菇种植基地工作。

近年来,在邓迎香的带领下,麻怀村“山上种果药、田里种稻菜、水边养鸡鸭、家里养黑猪”,走出一条以食用菌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农旅一体化”发展路径,致富路越走越宽。

奋斗创造历史 实干成就未来

57年前,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焦裕禄长眠在兰考沙丘。如今,曾是盐碱风沙重灾地的兰考张庄村,在党员群众的持续奋战下,成为了美丽乡村。

战,是一种勇气;变,是一种智慧。

在贵州,山川曾长期阻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众多共产党员奔赴脱贫攻坚战场,弘扬焦裕禄精神,创造、奋斗、团结,改变了众多村庄的面貌。其中的易地扶贫,就体现了“变”。

走进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小高楼鳞次栉比,宽阔的柏油马路干净整洁,学校、医院、社区工厂、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贵阳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面积134.3亩,共安置1380户5836人。

在这里,搬迁群众们正逐步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过上好日子。

“安置点搬迁群众多,部分群众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就业技能不足。”开阳县紫兴街道东湖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吴斌说,针对安置点群众的就业问题,社区以发展产业就业一批、引进企业就业一批、劳务输出就业一批、推荐岗位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就业一批、自主创业就业一批的“六个一批”为切入点,帮助搬迁群众就业。

为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紫兴街道东湖社区全体党员干部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勤和汗水。“早期的时候,为了让搬迁群众生活早日上正轨,我们加班是常态,通常都是晚上9点后才下班。有些同事更是把单位当成家,困了倒在办公室沙发上就睡,醒了接着工作。有人还开玩笑说单位沙发都要被睡烂了。”吴斌说。

结束日常工作后,社区还组织工作人员利用下班时间分组入户走访,了解群众需求。“我们开展工作带着感情、带着真心,实实在在地把事情做好,自然就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吴斌说。

在安置点的大广场上,居民们有的打着纸牌,有的闲聊话家常。谈及现在的生活状况,大家都面带微笑地表示,好太多了,住上了“洋房”,水电不愁。

大广场的后方,易地扶贫搬迁户蒋刚经营的超市从最初的70平方米扩宽至150平方米,“为了解决就业和一家人生活问题,在社区的帮助下,我开了一家小超市,得到政府贴息的10万元创业扶持贷款。”蒋刚说,他还在多家电商平台上开网店,售卖开阳特色农产品。

蒋刚只是开阳县易地扶贫搬迁众多受益群众的一个缩影。

“现在一家6口人吃喝不愁了,两个娃娃在附近上学,生活真的改变很多。尽管开超市和开网店也很辛苦,但生活有盼头。”蒋刚表示,好日子都是苦干实干出来的。

初心指征程 贵州战犹酣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人在初心和使命的指引激励下,带领中国人民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中淬炼成钢、在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历程中传承信仰、在一次又一次的顽强奋斗中续写奇迹。

在团结村,黄大发在红旗渠精神感召下,用半辈子挖一条渠的感人事迹,书写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立下愚公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砥砺前行”的人生。

在麻怀村,“女愚公”邓迎香作为女性干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着村民挥起铁镐,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以与天斗、与地斗永不服输的战斗精神,变压力为动力,越战越坚,越挫越勇。

在蒋家寨,社区全体党员干部为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呕心沥血,加班加点,做好基层工作,坚持“一心为民、苦干实干”的大无畏精神,为群众谋福利、谋幸福。

贵州全力“赶”、加快“转”、奋力“超”,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在综合经济实力、决战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大踏步前进。

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今天的贵州,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撕掉贫困的标签、书写靓丽的新名片,贵州正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田 原 刘文强 蒋莎莎 段筠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