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跨越时空的对话|黄大发:立下愚公志 绝壁凿天渠
2021-06-30 20:47:48 稿源: 荔枝新闻  

  编者按: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从战火纷飞到河清海晏,初心不改的高龄党员如何看今日之中国?风华正茂的青年党员又当如何奋进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荔枝新闻推出《跨越时空的对话丨“00后”大学生党员对话老党员》系列报道,用信仰串联时空长河,以对话感悟初心、传承使命。

  

   荔枝特报记者/李爱 摄像/权廉程、雷逊 剪辑/周胜男 设计/叶如冰

  “摇一摇,让棉线沾上墨,一个人拽着线头,量准位置一弹,就有了直线。没有这东西,渠就修不整齐”,黄大发用手轻轻转动破损了的墨盒,一边对陈晓彤回忆着在崖壁上凿渠的经历。

  亲眼见到老人前,有关他的故事,陈晓彤已经听过许多遍了:在遵义市平正仡佬族乡的山坳坳里,有个名叫黄大发的老支书,像“愚公”一样,带着乡亲们花了数十年,绕过三重山、穿过三处险崖,将清凌凌的山泉水源源不断地引到了世代缺水的草王坝村。

  白米饭不再是奢望

  从遵义市区出发,经过两小时的路途,在山路回转的一处尽头,远远望见两山之间正凌空架设着一座穿山公路桥,桥的背后便是草王坝。

  曾经,这里是遵义市播州区(原遵义县)最贫困的自然村,在村陈列馆里,陈晓彤看到了许多草王坝昔日的艰难光景。

  草王坝地形起伏大,常年干旱少雨,即使有雨也难存住水。这样的条件下,村民只能种些耐旱的玉米、红薯。玉米粒磨成粉,蒸熟了就是当地人的主食,玉米棒子脱粒后的玉米芯,碾碎了,细一点的拌上红薯,也用来补充食物的不足。

  一村人全靠着距离山下几里远的一口老水井过活,一挑水“三用”:先淘菜、再洗脸,最后留着喂牲口。村里的姑娘总是能嫁多远就嫁多远。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难找米汤喝。”一首旧民谣,传唱出了当地人实实在在的苦。

  (团结村边上正在架设的大发渠特大桥)

  如今,这里已与周边村民组,合并构成了新的团结村,映入陈晓彤眼里的村庄,也已然有了另一番景象。

  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木骨砖墙的老房子焕新成了白粉墙、雕花窗的新民居,一亩亩的梯田种起了精品水稻,依山而建的木屋民宿给村子增添了几分归隐的诗意,载满游客的大巴车一辆接一辆地往村里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来看望和学习黄大发的。

  黄大发身高不到一米六,扎在人堆里只是一个样貌普通的老人,很难将他瘦小的身躯和绝壁上那道长长的凿痕联系起来。

  (黄大发巡渠 胡志刚摄)

  年近九旬的他依旧耳聪目明,走起路来步伐稳健,有时候甚至能把年轻人甩在身后。他告诉陈晓彤,这辈子习惯了,当初修渠路途远,走得快些才能早点把渠修好。

  前几年,他依旧坚持着每天上山巡查水渠,现在隔三差五也要上去看看,只不过不再去到那些被栅栏锁起来的危险路段。

  那天下午,陈晓彤走进黄大发家里时,他刚从屋后头进来,脚上还穿着一双下地干活的草鞋。老伴和外孙相继从厨房里端出来一窝米饭和三两小菜,黄大发笑着招呼陈晓彤一起吃。

  白米饭对于黄大发有着特殊的含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吃顿白米饭对于村里人来说还是一种奢望,为了让大伙儿吃上白米饭,他和大山较劲了一辈子。

  “天外”来的一条渠

  (大发渠该段因地势险峻现已被栅栏围起)

  上世纪60年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河南林州“红旗渠”工程轰动全国,相似境遇下的草王坝人备受鼓舞,黄大发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也带着乡亲们开始修建“红旗水利”,计划将附近一条水量丰富的螺丝河水引进村里,工程总计15公里。

  但放眼全村,没有一个人有修渠经验。没有测量设备,就靠竖起几根竹竿、两端用眼睛瞄来定高程;不懂技术,就依地形挖下宽窄不一的沟;没有水泥,就用黄泥巴和着石灰来糊沟壁和沟底,不懂也更想不到还要修建导洪渠等必备的配套设施。

  由此产生的结果,便是渠道取水量小、渗漏严重、极易被大雨冲毁。从1962年到1975年,“红旗水利”修修补补了十几年,水还是没能引进草王坝。

  再聊起这段失败的往事时,黄大发的眉眼间已察觉不到什么别样的情绪,只是顺着陈晓彤手指的渠道照片,反复说了句:“失败了还要干,失败了还要干”,声音越发响了些。

  (黄大发带着陈晓彤巡渠)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他修渠的心却没有变,当初在取水点附近挖沟时,看到的那么一大股山泉水始终流淌在黄大发的心尖儿上。

  他花了近十年时间来理清失败,自1984年起,黄大发开始反复向上级写材料,申请批复再次修渠。他在材料上立下军令状:“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也要修成!”

  1989年,54岁的黄大发获得了一个去水利站跟班学习的机会,在同期学员里,他年纪最大,基础最差。“随身揣本字典,碰到不认识的字就翻着查,不懂的就去问”,他告诉陈晓彤,自己就是这样把修渠的知识给补齐了的。

  筹备三年后,修渠工程再次启动。常常天还未完全亮,黄大发就和村民们穿上草鞋,揣几个红薯、炒点苞沙饭装在包里,提上壶水就上山去了,累了就滚草窝睡一会,醒了再接着干,直到星星挂上了天。

  (黄大发与陈晓彤坐在渠边交谈)

  工程最难的地方在三处悬崖绝壁间,其中尤以擦耳岩最为险要,村里不少年轻小伙子站在崖上往下望都有些发怵。年近六十的黄大发没太多犹豫,带头在腰间绑上绳子,吊下去测量。

  看着擦耳岩的照片,陈晓彤蹙眉小声发问:“爷爷,您当时在上面害怕吗?”“不怕的,眼睛闭紧,把红线标记一打就上来,绳绳拴着,有人管你,又不是把你放下来(就不管了)。”

  1994年6月1日,这条7200米长的主渠修通,日夜期盼的水终于流进了草王坝,次年端午,2200米长的支渠再次修通,这条渠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大发渠”。

  "生命到哪一天就干到哪一天"

  (黄大发坐在渠边远眺)

  渠修好了,黄大发又带着大伙儿改造了400多亩梯田,种上了水稻,2001年和2005年,草王坝等地遭遇旱情,但在大发渠的滋润下,村里的水稻仍获得了丰收。

  从修渠造田,到后来的通电、修路、发展产业,几十年下来,黄大发心里装着的全是老百姓的事儿,而他自己的生活则过得像那渠水一样清俭。

  2018年以前,黄大发一家还住在梁柱已经发生歪斜的老房子里。2017年村里开始实施分批次危房改造项目,黄大发总是把改造的名额一让再让,硬是把自家拖到了最后一拨。后来这间老房子被征用作为文物进行保护,老两口这才搬进了在屋后坡地上新修的房子里,屋内只有些简单的家具电器,基本还都是从老屋搬来的。

  对于黄大发而言,老房子承载了乡亲们太多的恩情。身世坎坷的他自幼吃着百家饭,在乡亲们的帮衬下一点点长大。24岁那年,黄大发家的土坯房坍塌,靠着大伙儿“众筹”来的100块现金和出的力气才盖起了新房子,一住就是大半辈子。

  (黄大发的入党申请书及党员证)

  这份恩情黄大发记了一辈子。24岁申请入党时,他才在夜校学习识字不久,对照着字典,一笔一划地在申请书上写下:“我要求入党,以后是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到底,帮群众当好勤务员,不怕牺生(牲)、不怕困难、不怕流血......我肉体生命在其(齐)那(哪)一天,干其(齐)那(哪)一天......”

  这份入党誓言,黄大发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如今他的老房子被改造成了“党代表工作室”,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一有空,黄大发就会去给他们讲讲从前的故事,语言简单但却铿锵有力:共产党员就是要务实贡献,要多实事,要有担当,不畏难。

  更多时候,黄大发在思考着的是,摘了贫困帽子的团结村要怎么继续发展好。

  现阶段,团结村边除了那条盘亘在灵宝山间的长渠外,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工程,当属那座两山间正在逐步合龙的高速公路桥,名为大发渠特大桥。大桥奠基的那天,黄大发特地去桥上看了看,把目光投向老远,似要把那山看穿,要看见乡亲们更远的未来。

  (鸣谢: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贵州大学、播州区委宣传部、播州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跨越时空的对话|黄大发:立下愚公志 绝壁凿天渠

稿源: 荔枝新闻 2021-06-30 20:47:48

  编者按: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从战火纷飞到河清海晏,初心不改的高龄党员如何看今日之中国?风华正茂的青年党员又当如何奋进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荔枝新闻推出《跨越时空的对话丨“00后”大学生党员对话老党员》系列报道,用信仰串联时空长河,以对话感悟初心、传承使命。

  

   荔枝特报记者/李爱 摄像/权廉程、雷逊 剪辑/周胜男 设计/叶如冰

  “摇一摇,让棉线沾上墨,一个人拽着线头,量准位置一弹,就有了直线。没有这东西,渠就修不整齐”,黄大发用手轻轻转动破损了的墨盒,一边对陈晓彤回忆着在崖壁上凿渠的经历。

  亲眼见到老人前,有关他的故事,陈晓彤已经听过许多遍了:在遵义市平正仡佬族乡的山坳坳里,有个名叫黄大发的老支书,像“愚公”一样,带着乡亲们花了数十年,绕过三重山、穿过三处险崖,将清凌凌的山泉水源源不断地引到了世代缺水的草王坝村。

  白米饭不再是奢望

  从遵义市区出发,经过两小时的路途,在山路回转的一处尽头,远远望见两山之间正凌空架设着一座穿山公路桥,桥的背后便是草王坝。

  曾经,这里是遵义市播州区(原遵义县)最贫困的自然村,在村陈列馆里,陈晓彤看到了许多草王坝昔日的艰难光景。

  草王坝地形起伏大,常年干旱少雨,即使有雨也难存住水。这样的条件下,村民只能种些耐旱的玉米、红薯。玉米粒磨成粉,蒸熟了就是当地人的主食,玉米棒子脱粒后的玉米芯,碾碎了,细一点的拌上红薯,也用来补充食物的不足。

  一村人全靠着距离山下几里远的一口老水井过活,一挑水“三用”:先淘菜、再洗脸,最后留着喂牲口。村里的姑娘总是能嫁多远就嫁多远。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难找米汤喝。”一首旧民谣,传唱出了当地人实实在在的苦。

  (团结村边上正在架设的大发渠特大桥)

  如今,这里已与周边村民组,合并构成了新的团结村,映入陈晓彤眼里的村庄,也已然有了另一番景象。

  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木骨砖墙的老房子焕新成了白粉墙、雕花窗的新民居,一亩亩的梯田种起了精品水稻,依山而建的木屋民宿给村子增添了几分归隐的诗意,载满游客的大巴车一辆接一辆地往村里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来看望和学习黄大发的。

  黄大发身高不到一米六,扎在人堆里只是一个样貌普通的老人,很难将他瘦小的身躯和绝壁上那道长长的凿痕联系起来。

  (黄大发巡渠 胡志刚摄)

  年近九旬的他依旧耳聪目明,走起路来步伐稳健,有时候甚至能把年轻人甩在身后。他告诉陈晓彤,这辈子习惯了,当初修渠路途远,走得快些才能早点把渠修好。

  前几年,他依旧坚持着每天上山巡查水渠,现在隔三差五也要上去看看,只不过不再去到那些被栅栏锁起来的危险路段。

  那天下午,陈晓彤走进黄大发家里时,他刚从屋后头进来,脚上还穿着一双下地干活的草鞋。老伴和外孙相继从厨房里端出来一窝米饭和三两小菜,黄大发笑着招呼陈晓彤一起吃。

  白米饭对于黄大发有着特殊的含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吃顿白米饭对于村里人来说还是一种奢望,为了让大伙儿吃上白米饭,他和大山较劲了一辈子。

  “天外”来的一条渠

  (大发渠该段因地势险峻现已被栅栏围起)

  上世纪60年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河南林州“红旗渠”工程轰动全国,相似境遇下的草王坝人备受鼓舞,黄大发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也带着乡亲们开始修建“红旗水利”,计划将附近一条水量丰富的螺丝河水引进村里,工程总计15公里。

  但放眼全村,没有一个人有修渠经验。没有测量设备,就靠竖起几根竹竿、两端用眼睛瞄来定高程;不懂技术,就依地形挖下宽窄不一的沟;没有水泥,就用黄泥巴和着石灰来糊沟壁和沟底,不懂也更想不到还要修建导洪渠等必备的配套设施。

  由此产生的结果,便是渠道取水量小、渗漏严重、极易被大雨冲毁。从1962年到1975年,“红旗水利”修修补补了十几年,水还是没能引进草王坝。

  再聊起这段失败的往事时,黄大发的眉眼间已察觉不到什么别样的情绪,只是顺着陈晓彤手指的渠道照片,反复说了句:“失败了还要干,失败了还要干”,声音越发响了些。

  (黄大发带着陈晓彤巡渠)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他修渠的心却没有变,当初在取水点附近挖沟时,看到的那么一大股山泉水始终流淌在黄大发的心尖儿上。

  他花了近十年时间来理清失败,自1984年起,黄大发开始反复向上级写材料,申请批复再次修渠。他在材料上立下军令状:“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也要修成!”

  1989年,54岁的黄大发获得了一个去水利站跟班学习的机会,在同期学员里,他年纪最大,基础最差。“随身揣本字典,碰到不认识的字就翻着查,不懂的就去问”,他告诉陈晓彤,自己就是这样把修渠的知识给补齐了的。

  筹备三年后,修渠工程再次启动。常常天还未完全亮,黄大发就和村民们穿上草鞋,揣几个红薯、炒点苞沙饭装在包里,提上壶水就上山去了,累了就滚草窝睡一会,醒了再接着干,直到星星挂上了天。

  (黄大发与陈晓彤坐在渠边交谈)

  工程最难的地方在三处悬崖绝壁间,其中尤以擦耳岩最为险要,村里不少年轻小伙子站在崖上往下望都有些发怵。年近六十的黄大发没太多犹豫,带头在腰间绑上绳子,吊下去测量。

  看着擦耳岩的照片,陈晓彤蹙眉小声发问:“爷爷,您当时在上面害怕吗?”“不怕的,眼睛闭紧,把红线标记一打就上来,绳绳拴着,有人管你,又不是把你放下来(就不管了)。”

  1994年6月1日,这条7200米长的主渠修通,日夜期盼的水终于流进了草王坝,次年端午,2200米长的支渠再次修通,这条渠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大发渠”。

  "生命到哪一天就干到哪一天"

  (黄大发坐在渠边远眺)

  渠修好了,黄大发又带着大伙儿改造了400多亩梯田,种上了水稻,2001年和2005年,草王坝等地遭遇旱情,但在大发渠的滋润下,村里的水稻仍获得了丰收。

  从修渠造田,到后来的通电、修路、发展产业,几十年下来,黄大发心里装着的全是老百姓的事儿,而他自己的生活则过得像那渠水一样清俭。

  2018年以前,黄大发一家还住在梁柱已经发生歪斜的老房子里。2017年村里开始实施分批次危房改造项目,黄大发总是把改造的名额一让再让,硬是把自家拖到了最后一拨。后来这间老房子被征用作为文物进行保护,老两口这才搬进了在屋后坡地上新修的房子里,屋内只有些简单的家具电器,基本还都是从老屋搬来的。

  对于黄大发而言,老房子承载了乡亲们太多的恩情。身世坎坷的他自幼吃着百家饭,在乡亲们的帮衬下一点点长大。24岁那年,黄大发家的土坯房坍塌,靠着大伙儿“众筹”来的100块现金和出的力气才盖起了新房子,一住就是大半辈子。

  (黄大发的入党申请书及党员证)

  这份恩情黄大发记了一辈子。24岁申请入党时,他才在夜校学习识字不久,对照着字典,一笔一划地在申请书上写下:“我要求入党,以后是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到底,帮群众当好勤务员,不怕牺生(牲)、不怕困难、不怕流血......我肉体生命在其(齐)那(哪)一天,干其(齐)那(哪)一天......”

  这份入党誓言,黄大发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如今他的老房子被改造成了“党代表工作室”,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一有空,黄大发就会去给他们讲讲从前的故事,语言简单但却铿锵有力:共产党员就是要务实贡献,要多实事,要有担当,不畏难。

  更多时候,黄大发在思考着的是,摘了贫困帽子的团结村要怎么继续发展好。

  现阶段,团结村边除了那条盘亘在灵宝山间的长渠外,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工程,当属那座两山间正在逐步合龙的高速公路桥,名为大发渠特大桥。大桥奠基的那天,黄大发特地去桥上看了看,把目光投向老远,似要把那山看穿,要看见乡亲们更远的未来。

  (鸣谢: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贵州大学、播州区委宣传部、播州区融媒体中心)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