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雷锋纪念馆内,铁岭市第七中学的学生在留言墙上写下参观感言。
雷锋在雨天抢救水泥使用的棉被。
雷锋穿过的胶靴珍藏在辽阳雷锋纪念馆。
抚顺雷锋纪念馆
位于抚顺市望花区雷锋路东段61号,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驻地附近,传播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阵地之一
辽阳雷锋纪念馆
位于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三官庙村,馆内有全国唯一工人形象的雷锋塑像
铁岭雷锋纪念馆
位于铁岭市铁岭县横道河子镇下石碑山村,全国唯一建在村庄里的雷锋纪念馆
记者 赵雪
辽宁是雷锋的第二故乡。63年前,18岁的雷锋离开家乡湖南来到辽宁。
从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的推土机手到弓长岭焦化厂的工人,再到营口新兵连的入伍新兵、运输连的战士,在抚顺因公殉职……雷锋的足迹深深地印在辽宁这片土地上。在辽宁3年多的时光里,记录了雷锋从工人到军人、从个人成长到影响全国的每一个瞬间。
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雷锋精神永远年轻。
为了纪念雷锋,让雷锋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如今,在雷锋战斗过的地方建起了雷锋纪念馆。抚顺、辽阳、铁岭……一座座雷锋纪念馆将雷锋的足迹串联起来,也将雷锋精神的红色种子根植在每个人的心里。
雷锋故事在抚顺永传颂
在位于抚顺市望花区雷锋路东段61号的抚顺雷锋纪念馆里,铁岭市第七中学师生在留言墙上写下他们的参观感言。“雷锋的故事感动了我,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好好学习,多做好事。”“这是一次难忘的参观,我会永远记住雷锋的故事。”“希望我以后也能成为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铁岭市第七中学将今年研学活动的第一站设在了抚顺雷锋纪念馆。7年10班的学生于帆告诉记者,这次活动让她更深入地了解雷锋,也更深刻地了解到学习雷锋的意义。
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进营口新兵连,后来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成为一名汽车兵,并来到抚顺随部队执行施工任务。到1962年8月15日牺牲,雷锋在抚顺工作生活了2年多的时间。正是在这里,雷锋留下了一个个感人故事。
参加抚顺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故事发生在抚顺瓢儿屯火车站……雷锋在抚顺期间,抢险立功、入党、当班长、当两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在这里,雷锋精神开始形成,并被人们铭记。
1960年11月,雷锋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应邀到部队、地方作报告,介绍自己怎样从一个旧社会的苦孩子成长为一名新中国的解放军战士,雷锋的事迹激发了人们对党的深厚情感。
抚顺雷锋纪念馆就建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附近。这座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纪念馆,在经历了4次改扩建之后,如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雷锋纪念馆之一。
馆内以“光辉的一生”“永恒的精神”“永远的传承”为主题,记录了雷锋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作为全国最大的雷锋纪念馆之一,这里已经成为传播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阵地之一。”抚顺雷锋纪念馆馆长任广友说。
如今,80岁的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也居住在抚顺,并且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传播雷锋精神,他去全国各地作报告,讲雷锋故事。记者见到乔安山时,他刚刚从北京作完一场报告回来。作为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原型,乔安山说他会尽全力让更多人学习雷锋精神。“我会一直讲到讲不动的那天为止。雷锋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他处处为别人着想,时刻想着人民,对党忠诚,永远跟党走,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乔安山说。
唯一工人形象雷锋塑像在辽阳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这篇日记是雷锋在辽阳市弓长岭工作期间写下的。雷锋在参军之前,在弓长岭参加焦化厂建设,并从这里走向了军营。
在辽阳雷锋纪念馆,参观者走过一座工人形象的塑像前,都会驻足瞻仰。这是雷锋的塑像,辽阳雷锋纪念馆馆长詹丽杰告诉记者,辽阳雷锋纪念馆是全国唯一拥有工人形象雷锋塑像的纪念馆。
1959年5月,鞍钢决定在弓长岭铁矿建一座年产30万吨焦炭的化工厂,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同年8月中旬,鞍钢从化工总厂选调一批技术骨干和青年工人到弓长岭焦化厂,雷锋就是这个时候来到弓长岭焦化厂建设工地的。1959年年底,国家征兵的消息传到了辽阳。雷锋随即在鞍钢弓长岭矿党委会主办的弓长岭报上发表《我决心应召》的申请书,表达了渴望参军的坚定决心。同年12月27日,雷锋接到入伍通知书。
雷锋在弓长岭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虽然只有142天,却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馆里,陈列着多篇雷锋日记,纪念馆讲解员佟昕濡告诉记者,雷锋在弓长岭留下的珍贵日记有20余篇,这些日记多为经典名篇,是雷锋精神的重要体现,比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因为当年在弓长岭有不少雷锋的工友、战友,所以辽阳雷锋纪念馆也成为拥有雷锋文物最多的纪念馆之一。2019年,纪念馆还建成雷锋小剧场,成为主题情景剧《雷锋在弓长岭》的主要演出场地。
詹丽杰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最大的工人雷锋纪念馆,该馆一直在深入挖掘整理雷锋当工人的经历,希望能够更丰富地展示雷锋的一生及雷锋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辽阳雷锋纪念馆的展柜里,一床雷锋曾经用来盖水泥的棉被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同时,该馆采用幻影成像的技术,再现了雷锋抢救水泥的整个过程。
1959年11月5日深夜,天气突变,大雨将至。正在看书的雷锋想起了7200多袋高标号水泥还散放在外面工地上,就立即跑到工地。当他看到遮雨布不够时,马上跑回宿舍把自己的棉被抱出来,并脱下衣服,盖在水泥上,减少了公共财产的损失。为了抢救水泥,雷锋的棉被被雨水淋湿了,烘干后变得硬硬的,同乡工友易秀珍为雷锋拆洗棉被时,偷偷换上了自己被子里的棉絮,交给雷锋。
入伍前,雷锋把这床棉被留给易秀珍作为纪念。2010年,易秀珍将这床珍藏了几十年的棉被无偿捐赠给辽阳雷锋纪念馆。
2019年,该馆成立了辽阳雷锋纪念馆宣讲团(艺术团),面向机关、学校、社区、乡村、企业等开展志愿宣讲、演出服务。还开发了“读懂雷锋”红色研学之旅。今年3月,该纪念馆启动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雷锋故事云讲解”活动。
村庄里的雷锋纪念馆在铁岭
雷锋在辽宁的足迹中,有一段很特别,那就是在1962年2月26日至8月15日期间,雷锋曾随部队驻扎在铁岭市铁岭县横道河子镇下石碑山村,在这里,雷锋一共工作和生活了170天。如今,这里修建了雷锋纪念馆,这是全国唯一一座建在村庄里的雷锋纪念馆。
铁岭县横道河子镇镇长孙雪峰带着记者参观了这座雷锋纪念馆。铁岭雷锋纪念馆于2016年12月开馆,介绍了雷锋在铁岭170天的历程。雷锋在铁岭留有39篇日记、18则感人故事、4封家书、2篇讲话和1篇赠言等。馆内通过情景再现等形式,为参观者呈现“雨夜送大嫂”“雷锋绘制道路图”等动态情景故事。
铁岭雷锋纪念馆建成后,不仅附近的村民常来参观,因为紧邻国道,很多人开车路过时,也会停车专门到这里参观。孙雪峰介绍说:“依托这座雷锋纪念馆,横道河子镇还将打造雷锋文化小镇。为了更加深入地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如今,横道河子镇中心小学已经正式更名为雷锋小学,镇里的雷锋小剧场、雷锋超市也陆续建成。”
在铁岭雷锋纪念馆的序厅中央,耸立着一棵巨大的雷锋树,上面刻有经典的雷锋日记。树干上有22颗星,代表雷锋短暂而伟大的一生。据雷锋当年的房东与当地百姓讲,雷锋初到下石碑山村,见到红带沟千年古松,有感而发,于1962年3月4日写下了“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的经典日记,这座雕塑正是由此产生的创意灵感,寓意为雷锋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在辽宁大地上,雷锋的足迹依然在闪闪发光,雷锋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正如抚顺雷锋纪念馆馆长任广友所说,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事迹人人可学,处处可为。雷锋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将爱心传递给他人,将伟大寓于平凡之中。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宝贵品质,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永远都不会过时。可以说,雷锋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雷锋精神是学党史的重要一课。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