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鄞州、象山、奉化、北仑等地教育局发布通知,8月16日起,建议师生不再离甬。具体消息如下——
鄞 州
8月3日,鄞州区教育局发布通知,要求全区各学校切实做好暑期和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严密落实师生健康管理、严明师生外出管理纪律、坚持师生健康信息报告、强化落实校园管控措施、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自觉加强个人安全防护、严格执行返校健康核查和周密制定开学工作方案。
通知要求全区师生员工应按规定严密落实相应健康管理,即对从中高风险地区或经研判决定视同中高风险地区来甬返甬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或县(市、区)要求人员持一定时间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离开的来甬返甬人员,应核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出现本土阳性病例,但尚未被划定风险等级的来甬返甬人员,要求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不能提供报告的应在24小时内就近完成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健康监测至离开疫情发生地满14天为止。
各学校要严控人员流动风险,暂缓省外疗休养、培训、研学、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提醒倡导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省”;8月16日起,师生员工原则上不再离开宁波大市,确需出市的,须向所在学校报批(干部外出按管理权限审批)。8月16日前,在大市外的师生员工应尽量返回宁波,并严格落实相对应的健康管理措施,确保完成14天个人健康监测,以免影响正常开学。
学校要实行师生员工精准管理,畅通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准确掌握每名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外出行动轨迹,凡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师生,必须主动如实向所在村(社区)和学校报告,并规范佩戴口罩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检查治疗。各学校应落实专人并根据最新要求,每天(含暑期中的周六、日)向区教育局报送“疫情日报表”,不得迟报、漏报和虚报。
各学校暑假期间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严格控制因工作需要进入校园的人员规模,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特殊情况必须进校的需经学校同意并登记备案,严格落实问询、登记、亮码(含疫苗接种情况)、测温、规范佩戴口罩等措施。近期,各学校原则上不举办全国性会议及300人以上各类大型活动,必须举办的,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向属地防疫机构和区教育局报备报批,活动原则上不邀请近期境外返回人员和涉疫地区返回人员参与。
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我区已启动12到17周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各中小学要精心做好学生集中疫苗接种保障服务的准备工作(以小学高段及初中学生为主的12-14岁人群,安排在9月20-30日集中完成第一剂接种)。适龄学生也可在家长或监护人陪同下提前到社区接种点或方舱接种点进行接种。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安全稳妥分步推进适龄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及早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引导师生员工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会。全体师生员工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营养膳食,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确保身体健康。要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自觉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不接触境外或其他中高风险人员,不到人群密集场所和空气不流通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开学前三天,师生员工(含临聘人员)须向学校提交《健康申报表》,报告健康状况和近14天行程状况,相关健康状况、健康码(除极个别疫苗接种禁忌症以外,报到时教职员工还需核验疫苗接种情况)无异常且测温合格方可进入校园,确保秋季开学平稳有序。
通知还要求各学校结合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充实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防控措施,落实应急预案演练和防疫物资储备。要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和保洁消杀工作,严格履行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依规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严防进口冷链食品风险,杜绝食源性疾病发生。坚持按照“错时错峰”原则,有序组织教职工、学生分批返校。
象 山
近期,南京等地发生聚集性疫情,已波及多个省份。为进一步落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切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确保师生平安,象山县教育局现向广大师生员工紧急提示如下:
1.主动申报告知
动态关注目前国内高风险、中风险地区的调整信息。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和已出现本土阳性病例地区旅居史的来象返象师生员工,须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及学校报告,并主动配合疾控部门和社区的调查登记、样本采集、日常健康监测、居家健康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
2.加强外出报备
即日起,全体师生员工暂缓出省。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已有本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报告但尚未确定为中高风险的地区。暂停省外的疗休养、培训、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非必要不离甬,必须到省外的须向学校报备。非必要不邀请省外人员来甬。已离甬到省外的师生员工在8月16日前返甬,并做好14天健康管理。8月16日起,建议师生不再离甬,以免影响正常开学。
3.配合健康监测
出入医疗机构、养老院、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宾馆、电影院、农贸市场、景区等公共场所时,应积极配合体温测量、健康码和疫苗接种情况查验。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十大症状”,应佩戴口罩到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实报告相关的旅居史和接触史。
4.做好疫苗接种
接种新冠疫苗是构建全民免疫屏障的需要,是每一位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责任,符合条件的师生员工要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根据省、市、县统一部署,8月份开始我县将启动12-17岁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具体接种时间由学校通知各位家长,请家长按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和有关部门做好孩子的疫苗接种工作。
5.保持良好习惯
广大师生员工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仍要继续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牢记“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六大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6.及时报送信息
目前正值暑期,全县各校要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做好本校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要落实专人做好“日报告”和涉疫地区人员排摸工作,有突发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报送信息。
奉 化
根据省、市防控办最新通知要求,为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向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紧急提示如下:
主动申报告知
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甬返甬师生员工,须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及学校报告,并主动配合疾控部门和社区的调查登记、样本采集、日常健康监测、居家健康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
建议暂缓离甬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已有本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报告但尚未确定中高风险的地区。暂停省外的疗休养、培训、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非必要不离甬,必须到省外的须通过向教育局报备。已离甬到省外的师生员工在8月16日前返甬,并做好14天健康管理(特殊年段另行通知)。8月16日起,建议师生不再离甬,以免影响正常开学。
抓好疫苗接种
为了给孩子们建立免疫屏障,除特殊身体情况外目前未能完成疫苗接种的家长朋友请抓紧时间进行接种,做到应接尽接。8月初已启动15-17周岁孩子的接种工作,符合接种条件的孩子应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前往就近接种点接种,8月20-31日集中完成该年龄段学生第一剂接种工作。对于已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也不可放松警惕,仍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健康生活方式。
做好个人防护
勤洗手、常通风、公筷公勺、保持“一米线”安全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相关症状,应在做好个人防护下到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及时报送信息
各单位要按防控要求,做好对本单位师生员工近期行程的摸排和健康管理,落实好健康申报“日报告”和涉疫地区人员排摸“日报告”。
北 仑
根据省、市防控办最新通知要求,为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向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紧急提示如下:
主动申报告知
近期有江苏南京旅居史,与南京病例、南京病例关联人员行程轨迹有交集的人员,7月17日至23日有湖南张家界旅居史,7月23日至24日有湘西州凤凰县旅居史的师生以及从国内其它中高风险地区返甬的师生,应及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属地疾控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十大症状”,应佩戴口罩到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实报告相关旅居史或接触史。
建议暂缓出省
各单位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引导师生合理安排暑期出行,建议暂缓出省旅游、出差、探亲等,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和已有本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报告但尚未确定中高风险的地区。暂停省外的疗休养、培训、社会实践等集体外出活动。确需离甬的,提前向学校做好报备。非必要不邀请外省人员来甬。为确保秋季正常开学,建议所有离甬的师生员工于8月16日前返甬并做好14天的自我健康观察。8月16日起,建议师生不再离甬。
尽快接种疫苗
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既是构建全民免疫屏障的需要,更是对自身、对家人的安全健康负责。 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要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部署,8月我区将启动12-17周岁的青少年疫苗接种,各单位要按照要求组织好学生疫苗接种工作。请各位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及相关部门做好孩子的疫苗接种。
做好个人防护
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使用公筷公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关注疫情防控信息,学习掌握卫生防病知识,做好个人防护。
及时报送信息
目前正值暑期,全区各校要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做好本校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要落实人员做好“日报告”和涉疫地区人员排摸工作。有突发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报送信息。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