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甬舟同心推动一体化发展开新局
2021-08-10 07:1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姚峰 摄)

  甬结同心、风雨同舟。两年前的八月,宁波与舟山召开甬舟一体化推进大会,两座“兄弟城市”紧紧拥抱,开启了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的新征程。

  两年间,两市在港口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业创新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共抓共管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以民生领域为例,截至上半年,甬舟两地分别有300家和60家医疗机构纳入了一体化就医直接结算范围;超过30项户籍业务可在两市160个窗口无差别受理;公交一卡通实现互认互通……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甬舟一体化如何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两市如何实现合作共赢,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和浙江自贸区高质量发展为主抓手,共同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全球一流先进智造基地、长三角一流滨海花园都市?近日,我们邀请到浙江省、宁波市、舟山市六位专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何见解和高招。

  健全一体化体制机制

  刘亭 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首席专家,浙大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甬舟一体化两周年,开局平稳顺利,进展可圈可点。建立了常设的市领导拜访交流机制和主要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专班;已达成近百件具体合作事项。

  作为全省诸多“一体化工程”中最具战略性、引领性和标志性的“一号工程”,甬舟一体化需要进一步聚焦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建构和完善,将甬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放在利益共同体建设的根基之上。相应方案的有效实施,亦应置于两市共同利益的协同放大之上。这种一体化才是最实在和最可持续的一体化。

  其一,在顶层设计层面,加强有规制的保障,建立起在双方高度共识基础之上的契约性安排。其二,围绕重点事项攻坚破难,促成一体化之“体”的破局或破圈。其三,把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一体化的基础工程,形成吸引五湖资源、四海要素“为我所用”的局面。

  强化一体化使命担当

  秦诗立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两年来,宁波、舟山两市为一体化努力良多。一方面,健全工作体系。建立常务副市长协调联络机制,组建甬舟一体化联合办公室(筹)和甬舟合作区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另一方面,协调难点问题。围绕甬舟一体化攻坚破难事项,共商年度计划目标,为一体化提供“路线图”“对标表”。

  目前,甬舟一体化在工作专班联合作战、重点事项攻坚破难上,已形成特有优势。面向未来,两市应深刻认识到在海洋中心城市、世界级港口集群、国际大宗商品基地建设中的使命担当,在共同富裕示范区、“重要窗口”、现代化先行省创建中的使命担当,深刻认识深度一体化对使命担当高质量完成的意义,超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以算好大账、长远账,提高深度一体化自觉性;需进一步寻找好、夯实好一体化的利益交汇区、路径共同线,增强深度一体化聚力度。

  打造港航一体化示范工程

  潘锡忠 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战略研究与法律事务部主任

  甬舟一体化有两大具世界性影响的成果,其一宁波舟山港发展规模居全球第一,其二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在最新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指数排名中跻身全球前十。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把甬舟港航一体化文章做足。宁波舟山港要打造成为全球首个一体化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要以一体化姿态跻身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一方阵,在跨行政区域港航一体化方面为全球同行提供示范。

  具体来说,就是要对标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做强“硬核”力量,深化打造宁波舟山港一体化2.0版,实现“一港一政”“一港一关”,深化“一港一态”,大力提升航运和航运服务能力,改善营商环境。

  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需两市联合制订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战略及其行动计划,联合出台引育航运服务企业(机构)和改善航运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并联合开展引育行动。还要注重有分有合,错位发展,围绕“港”“航”和“货”“船”“人(船员)”的航运特色产业,在国际上打响“宁波舟山”品牌。

  推进甬舟人才均衡发展

  王明荣 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人才所所长

  人才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甬舟人才一体化顶层设计有力、一体化载体丰富、落地成效显著,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区域拥有引领地位。

  纵深推进甬舟人才一体化,要瞄准高质量、现代化、竞争力要求,从四方面再发力:

  一是聚焦打造省域人才均衡发展先行示范。率先在人才均衡发展方面深度探索,加强两市人才政策衔接,保持力度总体均衡。加大对舟山人才发展支持力度,协同推进海洋经济人才开发,打造一批人才合作标志性工程。

  二是加强自贸区人才联合发展。共同向上争取自贸区创业创新人才个税优惠、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备案资格等权限。

  三是积极推动人才数字化改革。依托数字化改革赋能甬舟人才一体化,联合建设甬舟人力资源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率先推动两市人才码互认互通。

  四是降低甬舟两市人才流动制度成本。探索对两市人才更开放的落户举措。加快建设甬舟高铁,减免路桥通行费等方式,降低两市人才通勤成本。

  加快“智慧海洋”工程建设

  陈文钦 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建设管理中心主任特别助理

  在“甬舟一体化”框架下,共同推进智慧海洋核心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发挥宁波产业、技术、人才、资本优势和舟山海洋资源、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海洋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增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两市应以“智慧海洋”工程为引领,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丰富应用场景,发展海洋数字产业,共同打造浙江省智慧海洋核心示范区。

  一是以“智慧海洋”为指导,加快海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性推进海洋新基建实施。

  二是以“智慧海洋”为依托,整合交通、海事、海关、港航口岸、海港集团等数据资源,推进建设航运大脑并探索航运新兴金融中心建设路径,支撑世界一流强港建设。

  三是以“智慧海洋”为支撑,推动船舶制造、海洋渔业、滨海旅游、能源等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四是以“智慧海洋”为牵引,共同引育优质涉海企业,打造海洋经济新主体,集聚新业务、新人才、新技术,跨越式提升海洋科创能力。

  五是以“智慧海洋”为主题,共同谋划建设高能级产城融合海洋创新园区,承载海洋特色产业。

  构筑甬舟民生共同体

  来其 舟山市作协专家委员会主任

  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构建甬舟民生共同体、加快两地全面融合的有力推手。要以最贴近民众利益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作为突破点,通过一体化创造高品质生活,构建甬舟民生“幸福圈”,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两市人民。应该巩固一体化区域内“一盘棋”思想,各自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变“筑墙”为“推墙”,并在公共服务一体化上争取率先作出贡献。要以强带弱,各自把自己的强项进行分享和共享,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贡献甬舟一体化的特殊力量。应该创新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甬舟同心推动一体化发展开新局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8-10 07:15:00

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姚峰 摄)

  甬结同心、风雨同舟。两年前的八月,宁波与舟山召开甬舟一体化推进大会,两座“兄弟城市”紧紧拥抱,开启了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的新征程。

  两年间,两市在港口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业创新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共抓共管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以民生领域为例,截至上半年,甬舟两地分别有300家和60家医疗机构纳入了一体化就医直接结算范围;超过30项户籍业务可在两市160个窗口无差别受理;公交一卡通实现互认互通……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甬舟一体化如何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两市如何实现合作共赢,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和浙江自贸区高质量发展为主抓手,共同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全球一流先进智造基地、长三角一流滨海花园都市?近日,我们邀请到浙江省、宁波市、舟山市六位专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何见解和高招。

  健全一体化体制机制

  刘亭 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首席专家,浙大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甬舟一体化两周年,开局平稳顺利,进展可圈可点。建立了常设的市领导拜访交流机制和主要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专班;已达成近百件具体合作事项。

  作为全省诸多“一体化工程”中最具战略性、引领性和标志性的“一号工程”,甬舟一体化需要进一步聚焦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建构和完善,将甬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放在利益共同体建设的根基之上。相应方案的有效实施,亦应置于两市共同利益的协同放大之上。这种一体化才是最实在和最可持续的一体化。

  其一,在顶层设计层面,加强有规制的保障,建立起在双方高度共识基础之上的契约性安排。其二,围绕重点事项攻坚破难,促成一体化之“体”的破局或破圈。其三,把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一体化的基础工程,形成吸引五湖资源、四海要素“为我所用”的局面。

  强化一体化使命担当

  秦诗立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两年来,宁波、舟山两市为一体化努力良多。一方面,健全工作体系。建立常务副市长协调联络机制,组建甬舟一体化联合办公室(筹)和甬舟合作区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另一方面,协调难点问题。围绕甬舟一体化攻坚破难事项,共商年度计划目标,为一体化提供“路线图”“对标表”。

  目前,甬舟一体化在工作专班联合作战、重点事项攻坚破难上,已形成特有优势。面向未来,两市应深刻认识到在海洋中心城市、世界级港口集群、国际大宗商品基地建设中的使命担当,在共同富裕示范区、“重要窗口”、现代化先行省创建中的使命担当,深刻认识深度一体化对使命担当高质量完成的意义,超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以算好大账、长远账,提高深度一体化自觉性;需进一步寻找好、夯实好一体化的利益交汇区、路径共同线,增强深度一体化聚力度。

  打造港航一体化示范工程

  潘锡忠 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战略研究与法律事务部主任

  甬舟一体化有两大具世界性影响的成果,其一宁波舟山港发展规模居全球第一,其二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在最新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指数排名中跻身全球前十。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把甬舟港航一体化文章做足。宁波舟山港要打造成为全球首个一体化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要以一体化姿态跻身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一方阵,在跨行政区域港航一体化方面为全球同行提供示范。

  具体来说,就是要对标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做强“硬核”力量,深化打造宁波舟山港一体化2.0版,实现“一港一政”“一港一关”,深化“一港一态”,大力提升航运和航运服务能力,改善营商环境。

  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需两市联合制订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战略及其行动计划,联合出台引育航运服务企业(机构)和改善航运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并联合开展引育行动。还要注重有分有合,错位发展,围绕“港”“航”和“货”“船”“人(船员)”的航运特色产业,在国际上打响“宁波舟山”品牌。

  推进甬舟人才均衡发展

  王明荣 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人才所所长

  人才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甬舟人才一体化顶层设计有力、一体化载体丰富、落地成效显著,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区域拥有引领地位。

  纵深推进甬舟人才一体化,要瞄准高质量、现代化、竞争力要求,从四方面再发力:

  一是聚焦打造省域人才均衡发展先行示范。率先在人才均衡发展方面深度探索,加强两市人才政策衔接,保持力度总体均衡。加大对舟山人才发展支持力度,协同推进海洋经济人才开发,打造一批人才合作标志性工程。

  二是加强自贸区人才联合发展。共同向上争取自贸区创业创新人才个税优惠、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备案资格等权限。

  三是积极推动人才数字化改革。依托数字化改革赋能甬舟人才一体化,联合建设甬舟人力资源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率先推动两市人才码互认互通。

  四是降低甬舟两市人才流动制度成本。探索对两市人才更开放的落户举措。加快建设甬舟高铁,减免路桥通行费等方式,降低两市人才通勤成本。

  加快“智慧海洋”工程建设

  陈文钦 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建设管理中心主任特别助理

  在“甬舟一体化”框架下,共同推进智慧海洋核心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发挥宁波产业、技术、人才、资本优势和舟山海洋资源、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海洋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增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两市应以“智慧海洋”工程为引领,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丰富应用场景,发展海洋数字产业,共同打造浙江省智慧海洋核心示范区。

  一是以“智慧海洋”为指导,加快海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性推进海洋新基建实施。

  二是以“智慧海洋”为依托,整合交通、海事、海关、港航口岸、海港集团等数据资源,推进建设航运大脑并探索航运新兴金融中心建设路径,支撑世界一流强港建设。

  三是以“智慧海洋”为支撑,推动船舶制造、海洋渔业、滨海旅游、能源等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四是以“智慧海洋”为牵引,共同引育优质涉海企业,打造海洋经济新主体,集聚新业务、新人才、新技术,跨越式提升海洋科创能力。

  五是以“智慧海洋”为主题,共同谋划建设高能级产城融合海洋创新园区,承载海洋特色产业。

  构筑甬舟民生共同体

  来其 舟山市作协专家委员会主任

  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构建甬舟民生共同体、加快两地全面融合的有力推手。要以最贴近民众利益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作为突破点,通过一体化创造高品质生活,构建甬舟民生“幸福圈”,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两市人民。应该巩固一体化区域内“一盘棋”思想,各自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变“筑墙”为“推墙”,并在公共服务一体化上争取率先作出贡献。要以强带弱,各自把自己的强项进行分享和共享,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贡献甬舟一体化的特殊力量。应该创新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