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家眼镜店出售的美瞳产品。
疫情反复,口罩成为市民的日常穿戴。对于爱美的女生来说,失去“下半张脸”的美妆阵地后,眼部成了重点打造的颜值担当,眼妆相关的商品因此成为热销产品,这其中就有美瞳一份成绩。
比标配“花”一点点最受欢迎
“如果日常佩戴,月抛比较合适,度数一样的话,可以买两种颜色换着带。”10月31日,在海曙高鑫广场的大光明眼镜店,一位正在选购美瞳的女士对记者说。她告诉记者,公司近期有一场讲解活动,因为需要佩戴口罩,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一些,同事推荐她佩戴美瞳。最后,在营业员的推荐下,她购买了一套“有些改变但不太夸张”的棕色美瞳。
在不远处的一家博士眼镜店里,也有美瞳出售。工作人员表示,以前美瞳仅限于“黑环”,但近一两年逐渐开始流行“彩环”,颜色有灰色、棕色甚至还有绿色、黄色、金色,带上后有少许混血感。“销量上比以前确实提升了不少,消费者基本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棕色、灰色比较受欢迎,戴着有些不一样但又不会太夸张。”这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留意到,店里出售的美瞳品牌集中在海昌、博士伦、强生等较知名的品牌上,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即便同个品牌,不同店里或者不同系列也有价格差,例如海昌月抛两片装的有售价110元的产品,也有售价68元的,总体说来比普通的隐形眼镜要贵一些。
线上渠道成美瞳“大本营”
或许因为受众更多是“Z世代”的年轻人,美瞳产品在线上网店和短视频平台上更走俏。记者在几个网购以及短视频平台上输入“美瞳”关键词后,跳出来的产品不仅品牌更多,价格选择余地也更大、色彩更丰富。
更重要的是,比起线下销售人员略显枯燥的产品介绍,线上通过联名款、达人演示推介等花式玩法,让产品自己说话,而且说到了目标客群的心里:你玩《阴阳师》吗?“不知火”和“青行灯”同款眼眸要不要来一对?你追崇美妆大V陈彦妃的护肤美妆理念吗?她推荐的“混血感眼”要不要试试?
“我觉得美瞳跟彩妆一样,很适合由视频展现而且容易让观众‘种草’。最早我在小红书里看达人的图片,后来又在抖音里刷到了类似的视频,看到戴上美瞳的效果挺能打动人的,然后自己也爱上了。”00后消费者晓鸥这几天趁着“双11”的优惠,囤了足够半年使用的各式美瞳,而她对于美瞳的“种草”经历是很多美瞳消费者共同拥有的。
美瞳消费市场潜力十足
美瞳,其实是专属美国强生公司的具有美容效果的隐形眼镜的注册商标,不过在市面上“美瞳”一词已经成为彩色隐形眼镜这个品类的代名词。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看起来只是个小生意的美瞳市场,却因为“快消”“美妆”两大属性的加持,从眼科器械类眼科矫治和防护器具大类中脱颖而出,不仅获得了一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更是让资本嗅到了香甜味。
据投资机构青山资本的统计,近5年来美瞳市场规模快速攀升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1%,2020年终端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天猫隐形眼镜行业人口洞察白皮书》的数据也显示,2021年上半年隐形眼镜同比增速达60%,彩色隐形眼镜同比增速达83%。疫情下,彩瞳的复购率高达30%-50%,成为时尚人士必备单品,其中95后年轻人已经成为主力消费人群,消费潜力十足。据Mob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彩瞳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在火爆的市场前,投资者快速带资入组。例如2021初,国产美瞳品牌Moody连续完成总值约3.8亿元的融资;3月,美瞳专售电商4iNLOOK完成1亿元B轮融资……
专家说法
美瞳不是双眼皮贴,热爱之余莫忘消费理性
也许是美容效果比原有的矫正用途更为突出,让很多消费者忘记了美瞳“医疗器械”的真实身份。市面上琳琅满目且购买方便的美瞳产品也让消费者更加注重价格和款式,而忽略了对其品质的要求。
事实上,美瞳的销售需要严苛的资质,至少要具备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国内明确规定,美瞳类产品不能请代言人,大多只能通过头部博主、大V或发烧友进行营销推广;另一方面,社交平台和电商对美瞳审核限流也很严格,例如抖音不允许美瞳品牌做直播,天猫不仅要商家提供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还要为消费者上保险。
尽管正规渠道要求严苛,但快速增长的市场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增加了美瞳的消费隐患。
另外,在潮流带动下出现的不合理佩戴也让消费者面临健康风险。“彩色隐形眼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的,严格意义上来讲要有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者眼科医疗机构才可以验配。因为需要添加颜色或者做夹层加颜色,所以彩色隐形眼镜的透氧率比一般透明的隐形眼镜低,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角膜缺氧。”宁波市第一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余威德告诉记者,从眼科医生的角度,并不建议佩戴特别是长时间佩戴彩色隐形眼镜。“因为不仅有色素沉着的可能,还会增加隐形眼镜相关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如果要佩戴,要选择质量有保障的品牌,且佩戴时间应尽量短一些。”余威德提醒。
宁波晚报记者黎莉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