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燕 通讯员 甬轨君
全自动驾驶、随体感调整空调温度、自助服务远程响应的客服系统……“论道杭州湾——2021轨道交通·杭州湾高峰会议”今天正在我市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高校、轨道交通业内的院士、资深专家、知名学者以“聚力‘十四五’,智启轨道交通新未来”为主题,用两个字回答了未来轨道交通的模样,那就是“智”和“绿”。
本次峰会分一场主论坛、四场平行分论坛,共38场主旨主题演讲。重点围绕“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运维与绿色低碳、铁路PPP模式等行业热点和焦点话题,多领域、多层次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宁波轨道交通集团总工程师姚燕明、运营分公司总工程师杨树松分别作演讲。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宁波轨道交通在“四网融合”和“智慧城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将大展宏图。
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计划年底开通,届时全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将达到183公里,而第三期轨道建设规划正加快实施,宁波至象山、宁波至慈溪等市域(郊)线建设也在加快启动,尤其是宁波至象山市域(郊)铁路先行开工站大目湾站已完成了土建工程规划选址的公示、初步设计预审查等工作;通苏嘉甬铁路、宁波西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加快谋划落地,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国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线“四网融合”的发展格局。
在智慧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宁波轨道交通深化数字化转型,5号线一期不仅是全省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也是宁波轨道交通首次探索实践智能列车运行体系。车辆采用目前全球自动化水平最高的GOA4运行模式,自动联动列车、车站和控制中心。杨树松介绍,今后乘客坐在5号线列车上,看不到列车司机,从车头就能看到前方的轨道;5号线还采用智能运维系统,首次在将要开通的地铁5号线一期试点智能巡检机器人,助力运营维保数字化转型。新上线的智能机器人配备了可见光高清摄像机、红外热成像仪、温湿度传感器等检测设备,具有智能识别图像、全局温度检测、自主联动开启柜体后门、激光自主导航、断电续航、记录异常状态等功能,可实现全自动、全方位自主巡检。小机器人扫描到的数据和图像信息会被“秒速”上传到后台监控界面,运维人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软件实时查看各类信息和报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和精准度。
此外,既有的4号线采用的是专用轨回流技术,它能解决电流腐蚀问题,这在轨道交通业内首次使用,比普通系统节能5%。而第三轮建设中的6、7、8号线建设在城轨云数据平台,将成为智慧和绿色城轨的“集大成者”。
记者获悉,从2009年开工建设以来,宁波轨道交通一手抓技术创新,一手抓科研攻关,开展科技专题研究200余项,25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市级科技奖。牵头研制国内首个类矩形“阳明号”盾构机,国内首创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技术,专用轨回流、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等多项创新技术成果,连续攻克超深地连墙施工、大偏心转体桥施工等技术难关,开展了车辆基地上盖、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物业开发项目,聚焦“双碳”目标,践行绿色能源发展理念成效明显。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