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5张国字号名片+1个长三角先行区 宁波文化产业发展蓝图绘就
2021-12-17 12:5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银凤

  近日,《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未来五年,宁波市文化产业将发展成什么模样?她将拥有5张国字号金名片,1个长三角文旅融合先行区,形成“一核、两带、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接下来,让我们一层层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吧。

  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成绩单如何?

  “十三五”以来,我市文化产业持续较快增长,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按宁波市统计口径,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987.7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0%, “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达14.I%;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708. 5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1.6%。按浙江省统计口径,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390.67亿元,增速为10.8%,高出同期GDP增速7.5个百分点。

  文化制造业优势明显,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增加值215亿元,占全省27.9%,总量高居全省第一,并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和品牌化发展,其中文具产业获评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

  文化消费市场逐步升级。截至202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1038家,企业营业收入达1713. 5亿元。 “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年均增速达5.9%。

  新时代文化产业高地怎么打造?

  力争到2025年,建成“一心两地三区”,即将宁波建设成为全球文化智造中心、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国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和长三角文旅融合先行区。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8%,规上文化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3500亿元。

  集群效应明显增。形成“一核、两带、十区”的文化产业布局。

  企业主体实力跃升。到2025年,全市新培育营业收入超50亿元文化企业1家、超30亿元文化企业3家、超10亿元文化企业15家,新增文化产业上市企业3家以上。国家级“单项冠军”和省级“隐形冠军”文化企业达20家。

  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应用更加深。到2025年,规上数字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65%左右。

  五张国字号金名片怎么打造?

  到2025年,宁波力争建设成为全球文化智造中心、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国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

  这五张国字号金名片怎么打造?

  全球文化智造中心打造方面,做大做强重点制造行业。转型发展文化用品制造,打造IP和文化衍生产品,提高文教办公用品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在余姚、北仑、镇海和鄞州等区域培育一批高端文化装备制造基地。另外,实施全产业链数字化赋,提升数字文化装备创新水平。

  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打造方面,争创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世界电影之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每年推出由本市企业主导出品、拍摄的宁波题材2-3部优秀影视作品。打造全国一流影视拍摄示范区。重点发展象山影视城,象山星光影视小镇、中国海影城、宁波民和文化产业园和博地(宁波)现代影视基地、溪口民国风情街影视拍摄基地。吸引国内外著名编剧、出品方、发行机构来甬设立影视营运机构。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方面,探索“保税+文化”模式,推进从文化艺术品展览交易拓展至其他文化领域,建立工艺美术交易和拍卖电子商务平台。培育一批文化创意、影视音像、动漫游戏、文化演艺等文化服务出口企业。发挥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和“东亚文化之都”的窗口作用,举办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全国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方面,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等资金支持,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文化资金长效投入机制。推进宁波文旅产业基金运作。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和投资功能,开发影视、艺术品、演艺类文化产业责任险等产品。推进文化资产证券。支持发展文化金融特色支行或文化金融事业部,加快发展文化担保公司等服务机构。

  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打造方面,着力培育数字文化新业态,具体请看图。

  长三角文旅融合先行区未来啥模样?

  围绕“大运河一海丝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加快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河海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南馆等项目建设,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发展社群共建、帆船和游艇等滨海文旅产品。

  挖掘四明山、翠屏山和东钱湖区域沿线诗画作品,建设一批专题展馆和剧场,打造诗画文旅产品。到2025 年末,培育形成10颗诗路珍珠。

  打造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出一批红色旅游产品,培育形成2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5个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到2025年,全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达35家,提供更具文化内涵的乡村文旅产品。

  至“十四五”末,重点建设7个有区域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文旅融合发展IP。

  “一核、两带、十区”怎么布局?

点击看大图

  1、三江都市文化核

  建设以泛三江片核心区为载体的三江都市文化核,做强文创港、月湖西区历史文化街区、甬江时尚东外滩、鼓楼沿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国家、省、市级载体平台。

  2、运河—丝路文化产业带

  依托大运河(宁波段)沿岸余姚古城、慈城古镇、宁波老城、镇海县城,以及马渚斗门、丈亭老街、半浦古村等运河城镇和文化节点,谋划建设宁波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打造一批宁波文化遗产重大标识。

  3、数字文化产业带

  主动融入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的数字大走廊建设步伐,形成高端数字文化产业带。

  4、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

  布局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展示文化活力的文化产业特色集群。

  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分别是:海曙书香文化功能区、江北音乐演艺功能区、鄞州数字文化功能区、镇海文化科技功能区、北仑影视传媒功能区、奉化人文旅游功能区、余姚文化智造功能区、慈溪工艺美术功能区、宁海非遗传承功能区、象山影视休闲功能区。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5张国字号名片+1个长三角先行区 宁波文化产业发展蓝图绘就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12-17 12:54: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黄银凤

  近日,《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未来五年,宁波市文化产业将发展成什么模样?她将拥有5张国字号金名片,1个长三角文旅融合先行区,形成“一核、两带、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接下来,让我们一层层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吧。

  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成绩单如何?

  “十三五”以来,我市文化产业持续较快增长,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按宁波市统计口径,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987.7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0%, “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达14.I%;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708. 5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1.6%。按浙江省统计口径,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390.67亿元,增速为10.8%,高出同期GDP增速7.5个百分点。

  文化制造业优势明显,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增加值215亿元,占全省27.9%,总量高居全省第一,并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和品牌化发展,其中文具产业获评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

  文化消费市场逐步升级。截至202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1038家,企业营业收入达1713. 5亿元。 “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年均增速达5.9%。

  新时代文化产业高地怎么打造?

  力争到2025年,建成“一心两地三区”,即将宁波建设成为全球文化智造中心、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国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和长三角文旅融合先行区。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8%,规上文化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3500亿元。

  集群效应明显增。形成“一核、两带、十区”的文化产业布局。

  企业主体实力跃升。到2025年,全市新培育营业收入超50亿元文化企业1家、超30亿元文化企业3家、超10亿元文化企业15家,新增文化产业上市企业3家以上。国家级“单项冠军”和省级“隐形冠军”文化企业达20家。

  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应用更加深。到2025年,规上数字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65%左右。

  五张国字号金名片怎么打造?

  到2025年,宁波力争建设成为全球文化智造中心、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全国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

  这五张国字号金名片怎么打造?

  全球文化智造中心打造方面,做大做强重点制造行业。转型发展文化用品制造,打造IP和文化衍生产品,提高文教办公用品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在余姚、北仑、镇海和鄞州等区域培育一批高端文化装备制造基地。另外,实施全产业链数字化赋,提升数字文化装备创新水平。

  全国一流影视产业基地打造方面,争创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世界电影之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每年推出由本市企业主导出品、拍摄的宁波题材2-3部优秀影视作品。打造全国一流影视拍摄示范区。重点发展象山影视城,象山星光影视小镇、中国海影城、宁波民和文化产业园和博地(宁波)现代影视基地、溪口民国风情街影视拍摄基地。吸引国内外著名编剧、出品方、发行机构来甬设立影视营运机构。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方面,探索“保税+文化”模式,推进从文化艺术品展览交易拓展至其他文化领域,建立工艺美术交易和拍卖电子商务平台。培育一批文化创意、影视音像、动漫游戏、文化演艺等文化服务出口企业。发挥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和“东亚文化之都”的窗口作用,举办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全国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方面,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等资金支持,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文化资金长效投入机制。推进宁波文旅产业基金运作。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和投资功能,开发影视、艺术品、演艺类文化产业责任险等产品。推进文化资产证券。支持发展文化金融特色支行或文化金融事业部,加快发展文化担保公司等服务机构。

  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打造方面,着力培育数字文化新业态,具体请看图。

  长三角文旅融合先行区未来啥模样?

  围绕“大运河一海丝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加快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河海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南馆等项目建设,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发展社群共建、帆船和游艇等滨海文旅产品。

  挖掘四明山、翠屏山和东钱湖区域沿线诗画作品,建设一批专题展馆和剧场,打造诗画文旅产品。到2025 年末,培育形成10颗诗路珍珠。

  打造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出一批红色旅游产品,培育形成2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5个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到2025年,全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达35家,提供更具文化内涵的乡村文旅产品。

  至“十四五”末,重点建设7个有区域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文旅融合发展IP。

  “一核、两带、十区”怎么布局?

点击看大图

  1、三江都市文化核

  建设以泛三江片核心区为载体的三江都市文化核,做强文创港、月湖西区历史文化街区、甬江时尚东外滩、鼓楼沿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国家、省、市级载体平台。

  2、运河—丝路文化产业带

  依托大运河(宁波段)沿岸余姚古城、慈城古镇、宁波老城、镇海县城,以及马渚斗门、丈亭老街、半浦古村等运河城镇和文化节点,谋划建设宁波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打造一批宁波文化遗产重大标识。

  3、数字文化产业带

  主动融入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的数字大走廊建设步伐,形成高端数字文化产业带。

  4、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

  布局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展示文化活力的文化产业特色集群。

  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分别是:海曙书香文化功能区、江北音乐演艺功能区、鄞州数字文化功能区、镇海文化科技功能区、北仑影视传媒功能区、奉化人文旅游功能区、余姚文化智造功能区、慈溪工艺美术功能区、宁海非遗传承功能区、象山影视休闲功能区。

编辑: 应波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