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通讯员 董莹 记者 陈敏
自12月5日以来,截至12月16日24时,宁波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4例,病例的行程轨迹均已公布。而这行程轨迹公布的背后,是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们夜以继日地付出。宁波市疾控中心的董莹就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在这64份流调报告背后,不仅有着流调人员们与病毒赛跑的艰辛,更有着一个个让人泪目的故事。
采访中,董莹给记者看了一篇她写的工作日记。
12月16日 下午 小雨 镇海-疾控联合流调工作组
窗外,雨停了,但天空还是阴沉沉的。风并不刺骨,微凉中透着清新的味道。周围还是那么安静,只有小鸟时不时在唱两首小曲儿,仿佛在向我们问候。
今天是我来镇海疫情防控的第11天。时间好快,“通宵王”张栋梁那没时间剃的胡子,都快能编辫子了。
网上常说10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在我们身上还倒真被验证了,近100个人24小时保持随时出动,群里一发出初筛阳性信息,9个流调小组瞬间集体“秒杀抢单”,更有不讲“武德”的兄弟,时不时蹲守在陈奕、闫克栋两个市、区传防所所长身边,提前下手!这股耿直的冲劲,是我们这支应急队伍爆表的战斗力,更是战友之间同担风雨的共情。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要求快速、细致、准确,而对调查人员来说,需要细心,耐心,爱心和决心!和时间赛跑,和病毒抢时间,无论是初晓的凌晨还是漆黑的深夜,在这个会议室,总有这样一群红色的身影,他们常常围成一圈,中间队员一手电话流调一手记录信息,旁边几个小脑袋飞速串联搜集各路线索,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病例的基本情况,排摸主要行动轨迹,推测感染来源、判定密切接触者和次密。而在之后,消杀组的大白们整装上阵,奔赴疫点,环境采样、现场消杀,还要第一时间把现场具体情况反馈至流调组。在完成这份流调报告的同时,常常还要主动发现新的风险点,实时向专家组汇报。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不仅是单个病例的详细记录,更是全局策略的制定基础,两位在工作组现场办公的中心副主任张涛、张丹丹,会同退休后再上前线的资深公共卫生专家董红军,不仅要分析每个病例报告,还要结合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每日将流调工作组意见建议提交至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再由“最强大脑”科学研判疫情形势和风险点,最后形成一份份技术内参,供市委市政府决策使用。
除了在镇海镜头前的应急队员,还有一群在市疾控中心默默奉献的疾控人。徐红书记、陶毓敏副主任镇守大本营,实验室24小时运转,60余人轮番收样、检测,病毒捕手只为最快揪出凶手;电话专班每天超1000例的热线量,健康教育科普线上线下互动传播,尽全力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惑。
每天我都被我们疾控人的坚守与拼搏而感动,而在流调的过程中,更是忍不住多次哽咽。
那是次晚上22点的流调,电话那头是一位年轻的爸爸,家中老人、爱人、小女儿之前已陆续感染,而现在我又要告诉他大女儿初筛阳性的结果。在一声凝重的吸气声后,我听到了哗哗的水声,不忍心那么快继续问询她女儿的信息。另一位爸爸,也是继家里老人感染后,告知他爱人也感染的结果,几秒钟的沉默背后,他强装镇定地询问爱人及孩子的具体情况。
还有那个学生族和工人朋友,他们每日的轨迹是如此固定,清晨5点起床,赶大巴、赶公交,直至日落而回,为了学业、生计而奔波努力。当我询问一个大哥早餐去哪里吃时,他顿了顿,略有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基本不吃,或者就随便吃点面包、饼干。”已经习惯继续追问的我,忽然仿佛被什么堵住了喉咙。或许他是为了省点花费,或许是为了省点时间,而现在他只担心自己会怎么样,需要他的爱人和孩子还在老家。
还有在现场调查时,那些住在办公室里的基层工作者,他们直面群众,既要配合组织人群核酸采样,又要配合人员转运、管控等工作,眼睛里的红血丝、沙哑的喉咙,丝毫不比我们轻松。
也有让我特别感动的人们。一个老太太,得知自己感染后,一边努力回忆自己的行动轨迹,一边不停地道歉着,说自己给那么多人带来麻烦。她还告诉我,复采复检时,半夜在家门口张望,就怕采样人员深夜里摸不到门,耽误了我们的时间。
还有那个紧急的深夜,是一个貌似福建口音的小姐姐抚平了我们紧张的情绪,她温柔又热情地说:“你们辛苦了,你们要什么信息随时打我电话,我全部提供,非常感谢你们!你们太辛苦了!”挂下电话,我真想拥抱还在忙碌着的小伙伴们,把她的感谢继续传递……
“头发有它的影子
炊烟有它的重量
一颗圆点有它的面积
你知道,存在是可贵的
夜将一切存在化为灰烬
白昼又恢复着猛烈的燃烧
你知道,倒退一步
必然跃进得更远。”
诗人绿原的《存在》,就如同描述着疫情防控中的每个人,这一张张可爱又努力的面孔,最值得感谢!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