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王安石也是位旅行家 跟着他的诗词一同游历宁波
2021-12-20 06:53:41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姚江游船。

  今年12月18日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中国历史上,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是诗人,是政治家,是改革家,实际上还是一位遍览四方风景的旅行者。他自幼博览群书,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沿途美景中悟出事理,他在宁波生活的3年时间,也留下不少佳作,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王安石的古诗词,一同去游历宁波吧。

  被唤作“美景收割机”

  宁波天一阁,中国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在它的北面,有一片著名的明州碑林,辨认那些因岁月剥蚀而显得有些模糊的字迹,发现很多碑文的开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王文荆公”——他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才华横溢,在赴任鄞县县令之时,年仅27岁。他一到鄞县,工作热情高涨,到各个地方作一番实地考察,包括写就《鄞县经游记》,3年来留下百篇文章和诗词,笔下美景无数,被不少旅友亲切唤作“美景收割机”。

  可以说,没有王安石,就没有东钱湖“西湖风光,太湖气魄”的美誉,他任鄞县县令期间看到东钱湖水草杂生,丧失了灌溉机能,他动员民众兴修水利,重清湖界。在东钱湖得到了修治,湖水清明,船只航行畅通无阻后,王安石也不免游览一番。《忆东吴太白山水》这首诗便是其回忆当时情景,其中“最思南山春树蔼,更忆东湖秋水波”中的“东湖”,即东钱湖。如今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东钱湖,不仅有王安石雕塑,还修建了3座王安石庙,分别是:下水村的忠应庙、绿野村外的灵佑庙、菊岛内的福应庙。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溪口景区内的千丈岩瀑布。

  宁波的不少景点也都有王安石的身影。例如,一首《千丈岩瀑布》为诸多旅友知晓,在诗中被描绘为“拨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的奉化千丈岩,所在地便是如今5A级旅游景区——溪口景区。

  此外,相传王安石有一年上山勘察地界,突降暴雨,一行人前往石洞避雨,后人为纪念王安石(号半山)勤政爱民,在此修亭名为“半山亭”,也叫“安石洞”,位置就在4A级旅游景区——北仑九峰山旅游区。

  山水胜景“醉”逍遥

  凡是诗人,都有山水情怀,王安石也不例外。

  在古代,天童寺最“出圈”的植物,是松树。自小白岭至天童寺,有29里古松夹道。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期间,曾以《天童道上》一诗赞曰:“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周边乡村及古松夹道的美丽景象。如今,古松只剩山门至寺院这一小段,但依稀可见旧日之盛大规模。

  同片区域,同为春季,王安石多次“打卡”不吝赞美。他在《游天童山溪上》写道:“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大意是,溪水清澈、泛着涟漪,千年老树、高大苍郁,诗人在林间穿行,走在春日的阳光下,不仅心情放松,而且忘记了烦恼。

  古代版“宁波之夜”也是一绝。在余姚,既有群岩竞秀、涌潮奔腾的雄浑,又有平畴万里、水影交错的秀丽……王安石曾在夜泊姚江时见此胜景,以一首《泊姚江》盛赞余姚:“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他把姚江流域比作仙人居住的地方。如今在余姚,以姚江为主体的浙东运河延续着往昔景致,还有姚江夜游项目,王安石若“穿越”到今天,必来体验。

  别看王安石是个“文艺男”,可他是很有空间方位感的。其实,想要做好一个诗人,确实得有几何概念,例如,他的《游建岙山》诗:“两岸青山刻削成,一溪回曲篆纹平;绿荫隐隐无层数,欲去黄鹂又一声。”简单几个线条,就把眼前建岙这个古老山村的轮廓勾勒清楚了,放目所及,青山、溪水、松涛,经纬都有,一横一竖画面就出来了。

  一草一木承载厚重情感

  宁波,是王安石重要的执政站点,这里的一草一木也承载了他厚重的情感。

  出余姚古城,溯姚江运河西上,西行20华里,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千年古渡——马渚镇菁江渡。菁江渡有今天的名声,也与王安石有关。宋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王安石做鄞令秩满归朝,见此地山清水明、景色秀丽,便吟出一首题为《离鄞至菁江东望》的诗来:“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丹楼碧阁无处所,只有溪山相照明。”后人根据他的题咏,在凉亭中间的石柱上刻了一副楹联:“丹楼碧阁无处所,惟有溪山照眼明”。而今小庙已荡然无存,但凉亭依旧,楹联依稀可辨。

  而在多年之后,王安石又在《忆鄞县东吴太白山水》中深情忆起鄞县:“孤城回首距几何,忆得好处长经过。最思东山春树霭,更忆南湖秋水波。三年飘忽如梦寐,万事感激徒悲歌。应须饮酒不复道,今夜江头明月多。”

  离开宁波的几十年来,王安石或再没有踏上宁波的土地。一日,见有人送来了《明州图》,他“望梅止渴”挥笔写下《观明州图》:“明州城郭画中传,尚记西亭一舣船。投老心情非复昔,当时山水故依然。”读此诗,让人不由想到他的《入瓜步望扬州》:“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白头追想当时事,幕府青衫最少年。”有网友指出,两者笔调看起来闲淡理性,实际都是深婉中暗寓悲壮。两首诗所写,说到底,就是一个解不开的青春情结。岁月尽可流逝,皱纹可以平添,但青春难说再见!

  宁波晚报记者 谢舒奕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王安石也是位旅行家 跟着他的诗词一同游历宁波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12-20 06:53:41

姚江游船。

  今年12月18日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中国历史上,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是诗人,是政治家,是改革家,实际上还是一位遍览四方风景的旅行者。他自幼博览群书,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沿途美景中悟出事理,他在宁波生活的3年时间,也留下不少佳作,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王安石的古诗词,一同去游历宁波吧。

  被唤作“美景收割机”

  宁波天一阁,中国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在它的北面,有一片著名的明州碑林,辨认那些因岁月剥蚀而显得有些模糊的字迹,发现很多碑文的开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王文荆公”——他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才华横溢,在赴任鄞县县令之时,年仅27岁。他一到鄞县,工作热情高涨,到各个地方作一番实地考察,包括写就《鄞县经游记》,3年来留下百篇文章和诗词,笔下美景无数,被不少旅友亲切唤作“美景收割机”。

  可以说,没有王安石,就没有东钱湖“西湖风光,太湖气魄”的美誉,他任鄞县县令期间看到东钱湖水草杂生,丧失了灌溉机能,他动员民众兴修水利,重清湖界。在东钱湖得到了修治,湖水清明,船只航行畅通无阻后,王安石也不免游览一番。《忆东吴太白山水》这首诗便是其回忆当时情景,其中“最思南山春树蔼,更忆东湖秋水波”中的“东湖”,即东钱湖。如今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东钱湖,不仅有王安石雕塑,还修建了3座王安石庙,分别是:下水村的忠应庙、绿野村外的灵佑庙、菊岛内的福应庙。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溪口景区内的千丈岩瀑布。

  宁波的不少景点也都有王安石的身影。例如,一首《千丈岩瀑布》为诸多旅友知晓,在诗中被描绘为“拨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的奉化千丈岩,所在地便是如今5A级旅游景区——溪口景区。

  此外,相传王安石有一年上山勘察地界,突降暴雨,一行人前往石洞避雨,后人为纪念王安石(号半山)勤政爱民,在此修亭名为“半山亭”,也叫“安石洞”,位置就在4A级旅游景区——北仑九峰山旅游区。

  山水胜景“醉”逍遥

  凡是诗人,都有山水情怀,王安石也不例外。

  在古代,天童寺最“出圈”的植物,是松树。自小白岭至天童寺,有29里古松夹道。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期间,曾以《天童道上》一诗赞曰:“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周边乡村及古松夹道的美丽景象。如今,古松只剩山门至寺院这一小段,但依稀可见旧日之盛大规模。

  同片区域,同为春季,王安石多次“打卡”不吝赞美。他在《游天童山溪上》写道:“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大意是,溪水清澈、泛着涟漪,千年老树、高大苍郁,诗人在林间穿行,走在春日的阳光下,不仅心情放松,而且忘记了烦恼。

  古代版“宁波之夜”也是一绝。在余姚,既有群岩竞秀、涌潮奔腾的雄浑,又有平畴万里、水影交错的秀丽……王安石曾在夜泊姚江时见此胜景,以一首《泊姚江》盛赞余姚:“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他把姚江流域比作仙人居住的地方。如今在余姚,以姚江为主体的浙东运河延续着往昔景致,还有姚江夜游项目,王安石若“穿越”到今天,必来体验。

  别看王安石是个“文艺男”,可他是很有空间方位感的。其实,想要做好一个诗人,确实得有几何概念,例如,他的《游建岙山》诗:“两岸青山刻削成,一溪回曲篆纹平;绿荫隐隐无层数,欲去黄鹂又一声。”简单几个线条,就把眼前建岙这个古老山村的轮廓勾勒清楚了,放目所及,青山、溪水、松涛,经纬都有,一横一竖画面就出来了。

  一草一木承载厚重情感

  宁波,是王安石重要的执政站点,这里的一草一木也承载了他厚重的情感。

  出余姚古城,溯姚江运河西上,西行20华里,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千年古渡——马渚镇菁江渡。菁江渡有今天的名声,也与王安石有关。宋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王安石做鄞令秩满归朝,见此地山清水明、景色秀丽,便吟出一首题为《离鄞至菁江东望》的诗来:“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丹楼碧阁无处所,只有溪山相照明。”后人根据他的题咏,在凉亭中间的石柱上刻了一副楹联:“丹楼碧阁无处所,惟有溪山照眼明”。而今小庙已荡然无存,但凉亭依旧,楹联依稀可辨。

  而在多年之后,王安石又在《忆鄞县东吴太白山水》中深情忆起鄞县:“孤城回首距几何,忆得好处长经过。最思东山春树霭,更忆南湖秋水波。三年飘忽如梦寐,万事感激徒悲歌。应须饮酒不复道,今夜江头明月多。”

  离开宁波的几十年来,王安石或再没有踏上宁波的土地。一日,见有人送来了《明州图》,他“望梅止渴”挥笔写下《观明州图》:“明州城郭画中传,尚记西亭一舣船。投老心情非复昔,当时山水故依然。”读此诗,让人不由想到他的《入瓜步望扬州》:“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白头追想当时事,幕府青衫最少年。”有网友指出,两者笔调看起来闲淡理性,实际都是深婉中暗寓悲壮。两首诗所写,说到底,就是一个解不开的青春情结。岁月尽可流逝,皱纹可以平添,但青春难说再见!

  宁波晚报记者 谢舒奕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