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新年踔厉奋发,新春笃行不怠。报网端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记者进社区、访农家、入企业、探窗口,为您及时报道发生在四明大地上的新气象、新风貌,记录他们对乡愁民情的温馨体味,抒写各行各业抢抓开门红的实干作为。
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燕 通讯员 施蕾蕾
农历虎年春节临近,省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S3合同段滨海互通施工现场吊机的转动臂还在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搭建、拆除互通平台部分钢栈桥,为节后即将启动的工程节点做充足准备。据悉,2022年春节期间,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全线5个标段,19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全力拼搏“开门红”。今天,我们走近留甬过年的外乡人,他们心中有家,在哪儿都是家。
保管员老王:“心中有家,哪儿过年都一样”
项目S5合同段预制梁场的物资保管员王梅生,由于工地上他最年长,大家都喜欢叫他“老王”。老王的妻子也在工地上干活,平时主要负责打扫梁场的卫生。这个年,他和老伴一起在工地上过。
老王的老家在湖北石首,儿子十多年前患心脏病去世了,留下年幼的孙子,儿媳妇又没有固定收入,于是抚养孙子的重担就落在他和老伴的肩上。“这么多年,我干过好多个工地,两年前来到这个项目后,这里的领导知道我们的情况,对我们两口子都很照顾。”老王说着,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孙子,眼里泛起了泪花:“小孙子也是争气,去年考上了武汉大学,我们老俩口辛苦点也是值得,再说了,只要心中有家,哪儿过年都一样。”老王还说:“既然公司这么信任我们,让我们负责保管这里的物资,我一定好好把这个家看好,让其他工友们踏踏实实地在家过个年。”
彝族小伙:“工程干好了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项目S3合同段的施工人员瓦扎尔古,这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小伙,说起项目进展情况,他总是如数家珍:“2019年杭甬复线一期项目刚开始建设,我就来了,所以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
瓦扎尔古有两个孩子,大的5岁,小的还不到2岁。聊起家人,这位腼腆的彝族小伙一下子沉默了下来,他说:“说心里话,其实还是很想家人和孩子,2019年的时候大孩子刚出生不久我就来到了项目,这两年因为疫情,一年也很难回去看他们一次。”为了工友们一起抢回因去年镇海疫情影响的工期,瓦扎尔古还是主动选择留了下来,“这么多年看着这个工程拔地而起,我非常感动。能参与建设亚洲最大的海上互通项目,家人们也为我感到自豪。他们让我安心在这把工程干好,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说着,瓦扎尔古指着滨海互通施工现场正在拆除的栈桥平台说:“你看这个平台,平时天气好的时候我们正常也要拆3-4天,最近宁波一直在下雨,海边温度又低,我们作业工人在架子上一会,手都冻僵了。”“我看着也着急,年后马上要开始新的工程节点,但是无论怎样,我还是要跟兄弟们说,干活安全第一。”
食堂大厨高师傅:“过年给他们做点家乡菜,我也高兴”
傍晚时分,项目S2合同段预制梁场的员工食堂里,食堂师傅高春平正在紧张地为留守的工人们准备晚餐,有红烧肉、油炸带鱼、猪肉白菜炖粉条和素炒蘑菇。“最多的时候,我负责这里60多个员工的一日三餐,今年春节,有6位留守的兄弟,我就更不能走了,我要回去了,他们都得饿肚子啊,哈哈。”说着,高师傅脸上洋溢着自豪。
高师傅继续兴致勃勃地介绍道:“我是沈阳人,我们这个项目的工人大多来自东北,大伙也都喜欢吃我做的东北菜。”“我们这里好多小伙子好几年都没有回家和家人团聚了,我老伴前些年去世了,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觉得我这些工友兄弟们更需要我,所以我就留下来。工地上的活我也帮不上忙,我就给大家做点可口的饭菜,大伙吃好喝好,我就满足了。”
说起在建的项目,高师傅举起大拇指,说:“这在海上建的大高架,真气派!我没想到我这么年纪还能为这么大工程服务,我心里高兴。我给大伙们准备了酸菜肉馅儿的饺子,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在工地过个年,为明年开工做好准备。”
记者从市高建中心了解到,今年全市在建高速工程各项目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400多人留甬过年。除了杭甬复线一期工程,象山湾疏港工程、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一期工程三大在建的高速公路工程,都派人留守。对此,该中心给他们送去了猪肉、米油、炒货等慰问品和新春祝福。同样,为保障留守人员在宁波也能安心过年,各项目部也采取了基本福利、假期调休等方面的措施,还有发放春节留岗大红包、伙食补助、安排年夜饭等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让宁波成为他们第二故乡。
编辑: 蔡嘉妮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