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考研、游学……宁波2%受访大学生未来有"慢就业"打算 你怎么看?
2022-03-11 07:0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又到一年毕业季,更是求职季,毕业生们或四处投简历参加招聘会,或考公考研考编,都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但是,近年来,在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悄然出现“慢就业”一族。这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

大学毕业先“慢就业”,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故事一:  

目标考研

“上岸”前想尝试更多可能性

连日来,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宁波高校应届毕业生,状态各不相同。

“华东师范大学的复试分数线还没出来,不过正在准备了。”读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黄同学拿到了研究生考试成绩,不确定自己能否“撞线”成功。但她每天按部就班读书学习,为复试做准备。

身边的同学,实习的实习,找工作的找工作,她也不是没有纠结过。不过,在分数线没有下来之前,黄同学只能沿着“考研”的主线往前推进。

“对照去年的分数线,一半一半吧。”黄同学也和家人商量过,考不上就“二战”。有了这个小目标,黄同学的心态稳了。她并不着急就业,而是想尝试更多可能性。

“想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到互联网大厂、新媒体平台实习,像B站(哔哩哔哩)、小红书啊这些,去感受下不同媒体的工作状态。”黄同学也在投简历,但并不是“广撒网”,她更像在选择某个“奇妙乐园”来一场沉浸式体验。

“找不到心仪的实习单位,就到外面走走看看,给自己放个假。”黄同学说,父母的支持,让她有能力选择“慢就业”,她觉得“慢就业不是逃避就业,而是规划人生,找到兴趣所在。”

故事二:

也曾就业迷茫的她

在服务社会中不断成长

“我拿到了澳大利亚的working holiday visa (打工旅行签证),年底或将成行。”

胡燕超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物流管理2014届毕业生。8年来,她去坦桑尼亚做过志愿者,爬过乞力马扎罗山,在青藏公路上捡拾垃圾,也在青海长江源看过斑头雁……有人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背后是“实力”加持,但她的旅行只有热爱。

在国外,慢就业是“gap year”(间隔年),不少西方青年在升学或毕业之后、工作之前选择过“间隔年”,用于实习或者旅行。“在欧洲,gap year非常流行。我在非洲做志愿者,同行的外国小伙伴,大多利用间隔年做义工。”胡燕超开玩笑说,自己是非典型“慢就业”。

2014年毕业季,身边同学都在忙着考研、考公、找工作时,胡燕超到厦门半工半游,住了一个月。“当时挺迷茫的,喜欢做的,能力又不够,感兴趣的方向,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大区别。”胡燕超走到了人生岔路口。

到厦门一个月,她一边打工一边游历当地风土人情。“在环海公路上散步,吹着海风,我的心沉静下来。”一个月后,胡燕超回到宁波,找了一份旅游相关的工作。

2016年,某国际公益组织招募非洲志愿者,年龄卡在24周岁。“那年我恰好24岁,心里有个声音,一定要去,不去就没机会了。”胡燕超辞职参加坦桑尼亚的公益行动。“父母不支持,认为我不务正业。”胡燕超说,一路走来没向家人要过钱,靠自己实现一个个心愿。

胡燕超参与长江源保护站志愿活动

胡燕超带着两年工资踏上非洲,和来自全球的小伙伴开展了为期40天的公益行动和远足探险,给当地学校改建厕所,普及卫生知识等。回国后,胡燕超又参加了绿色江河【长江源驻站】项目志愿者,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长江源保护站工作一个月,引导服务,做垃圾调查、观察保护斑头雁等野生动物。

胡燕超在非洲参与志愿活动

在参与志愿行动、服务社会中,胡燕超不断成长,也把人生小目标定在了“走出去看看大世界”。之后,她来到北京依然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如今拿到了澳大利亚打工旅行签证,虽然受疫情影响还有各种变化,但胡燕超希望能尽快实现这个人生的小目标。

数据:

2%受访大学生

未来有“慢就业”打算

记者同时在宁波各大高校大学生中发放关于“慢就业”话题的问卷调查。透过大学生们填报的选择项,背后的数据颇为耐人寻味。

本次参与调查的近200人中,男生占43%,女生占比57%。这些大学生中,77%的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兴趣,23%的学生表示不大感兴趣,而在问是否考虑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时,其中83%的大学生回答“是”,17%的同学表示“否”。

在“毕业后,您对未来的打算?”一栏显示,50%同学选择“升学”,48%选择“应届就业”,而2%选择“慢就业”。50%人群有升学计划,很符合近年来考研热、专升本热等社会趋势。此外,2%的大学生有慢就业的的打算,说明“慢就业”在年轻学生中存在一定的接受度。

如何看待“慢就业”这一现象?38%选择“支持,能够比较好利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沉淀自我规划未来”,49%选择“中立,有些茫然,觉得慢就业和直接就业差别不大”,另有14%选择“反对,认为慢就业其实就是就业形势困难下形成的新‘唬人’概念。”

在调查问卷中,请答卷者回答了“慢就业”的原因,这是一道多选题。结果显示,选择经济环境的有86%,选择全球疫情的有60%,其他,选择身体健康的26%,亲友建议的22%,家庭经济状况的48%,婚恋的12%,同学去向的21%,个人规划的77%。这组数据显示,经济环境、个人规划、全球疫情、家庭经济状况是大学生们选择慢就业的主要原因。

“如果您选择了慢就业,这个阶段您会怎么安排?(多选题)”对于这个问题,选择“好好休息”的有30%、游学的有30%、支教的17%、在家陪父母的31%、进行创业考察的37%、备考研究生的35%、备考公务员的37%。这组答案就很有意思,显示出“慢就业”这段时间内,这个群体多元化的生活选择。

师长:

慢就业不是躲避就业

有目标更要有行动

记者进一步采访其中的十余名宁波应届毕业生,包括本科和高职院校。

专升本、考研、考公、实习就业是应届毕业生的主流选择,也有学生根据家庭和个人喜好,选择创业,或是沉淀自己,重新规划人生方向。

在专业对就业的影响中,记者也观察到,专业和职业匹配度高、人才培养定位精准的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更高。

“我们这个班35人,专升本上来,很拼的。也有学生,家里做生意的,人家回去接手家族企业,不用找工作。还有的就是想创业,不着急找工作。”宁波财经学院2020级视觉传达班班主任王老师介绍了今年毕业班就业情况。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陈老师,长期从事学生工作。他发现,近两年受疫情和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就业压力增加,有学生“慢就业”“懒就业”,做“neet族”(啃老族)。

“我们江浙一带经济发展水平高,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里也没给孩子太大压力,缺乏目标和动力的毕业生就在家里,借口考公、考研,书也没怎么读,工作也不找,说是慢就业,其实是懒就业,逃避就业。”陈老师为此专门在个人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解析这种想象。

陈老师认为,缺乏目标和行动的“慢就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划人生”“找到热爱所在”“实现人生价值”,而是一种恐惧和逃避就业的心理。

“有的学生毕业在家一待就是两年、三年;还有的,不停换工作,说是找到喜欢的工作,有可能是承受不了职场压力,逃避就业。”陈老师说,高校最后一年,会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也会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升学,或是就业。“这其实给到了学生思考未来人生方向的时间,也有试错、重新规划职业方向的时间,如果毕业之后较长时间里仍然处于游离不定、目标不清晰的状态,没有积极的思考和行动,家长要注意了。”

社会:

最看重综合能力

但是要警惕“慢就业”

“对于有‘慢就业’经历的大学生来应聘,我首先会在心里打个问号。”张先生是我市一家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他在招聘员工时也曾遇到过“慢就业”的毕业生,他直言不讳自己的感受。

他说:“我会问这个应聘者在这段空窗期做了什么,具体了解下他的这段日子经历,不过,只要他说得清楚,这个问号也就打消了。毕竟我们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只要能力强,有专业素养,这样的人才我们是欢迎的。”

但是,采访中,多位专家提醒大学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慢就业”。大学生为啥要警惕“慢就业”?

我市一所高校学工部负责人分析了其中原因:“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错过校园招聘良机:国家鼓励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大量政策及职位是只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一旦成为往届生或者社会人员,应聘机会减少且难度增加。”

“慢就业”遇到“就业难”,容易雪上加霜:教育部在2021年年底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预估为1076万人,同比增长167万,增量和规模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另外因疫情影响,最近两年的海归留学生越来越多,导致高校毕业生又多了一个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

社会学者意见:

期待“慢就业”早日变成“满就业”

朱美燕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愿就业,有的整天无所事事就是不急于找工作,有的对工作单位和岗位要求很高对普通单位普通岗位看不上眼,有的进行“考研”“考公”“考编”的二战。

近年来,“慢就业”人群不断增加,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她)不想就业家长也奈何不了,经济上即使有压力往往也不至于立马强行硬逼着子女出去找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在校期间自身并没有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提前规划,以至于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此外,虽然如今的高等教育已经由大众化走向了普及化,但毕业生仍然不太愿意深入真正的一线岗位去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名大学生毕业后不就业,表面上看,这只是他个人的事情,与其他人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大学毕业生应该就业也可以就业而选择不就业,自愿进入“慢就业”生活方式,有些甚至直接“躺平”,这既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给家庭和社会带去了担忧和不安,更不应该成为新时代青年一代的人生态度。

当“慢就业”成为一个群体现象时,就更加值得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了。高校要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加大改革力度,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培养人才,要引导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规划;大学生和家长应理性看待今天的“大学生”这一身份,要降低就业期望值,学生毕业后即使不及时就业,也应该积极投身社会、接触社会,比如参加志愿服务、开展社会调查、开展游学游历、做些临时性兼职活动等,以增长见识,增加阅历,为后续直接就业做些准备;政府和社会要创造更多合适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营造更加友好的适合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期待,“慢就业”早日变成“满就业”。

宁波晚报记者李臻 王冬晓 实习生项睿铖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考研、游学……宁波2%受访大学生未来有"慢就业"打算 你怎么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3-11 07:03:00

又到一年毕业季,更是求职季,毕业生们或四处投简历参加招聘会,或考公考研考编,都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但是,近年来,在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悄然出现“慢就业”一族。这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

大学毕业先“慢就业”,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故事一:  

目标考研

“上岸”前想尝试更多可能性

连日来,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宁波高校应届毕业生,状态各不相同。

“华东师范大学的复试分数线还没出来,不过正在准备了。”读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黄同学拿到了研究生考试成绩,不确定自己能否“撞线”成功。但她每天按部就班读书学习,为复试做准备。

身边的同学,实习的实习,找工作的找工作,她也不是没有纠结过。不过,在分数线没有下来之前,黄同学只能沿着“考研”的主线往前推进。

“对照去年的分数线,一半一半吧。”黄同学也和家人商量过,考不上就“二战”。有了这个小目标,黄同学的心态稳了。她并不着急就业,而是想尝试更多可能性。

“想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到互联网大厂、新媒体平台实习,像B站(哔哩哔哩)、小红书啊这些,去感受下不同媒体的工作状态。”黄同学也在投简历,但并不是“广撒网”,她更像在选择某个“奇妙乐园”来一场沉浸式体验。

“找不到心仪的实习单位,就到外面走走看看,给自己放个假。”黄同学说,父母的支持,让她有能力选择“慢就业”,她觉得“慢就业不是逃避就业,而是规划人生,找到兴趣所在。”

故事二:

也曾就业迷茫的她

在服务社会中不断成长

“我拿到了澳大利亚的working holiday visa (打工旅行签证),年底或将成行。”

胡燕超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物流管理2014届毕业生。8年来,她去坦桑尼亚做过志愿者,爬过乞力马扎罗山,在青藏公路上捡拾垃圾,也在青海长江源看过斑头雁……有人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背后是“实力”加持,但她的旅行只有热爱。

在国外,慢就业是“gap year”(间隔年),不少西方青年在升学或毕业之后、工作之前选择过“间隔年”,用于实习或者旅行。“在欧洲,gap year非常流行。我在非洲做志愿者,同行的外国小伙伴,大多利用间隔年做义工。”胡燕超开玩笑说,自己是非典型“慢就业”。

2014年毕业季,身边同学都在忙着考研、考公、找工作时,胡燕超到厦门半工半游,住了一个月。“当时挺迷茫的,喜欢做的,能力又不够,感兴趣的方向,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大区别。”胡燕超走到了人生岔路口。

到厦门一个月,她一边打工一边游历当地风土人情。“在环海公路上散步,吹着海风,我的心沉静下来。”一个月后,胡燕超回到宁波,找了一份旅游相关的工作。

2016年,某国际公益组织招募非洲志愿者,年龄卡在24周岁。“那年我恰好24岁,心里有个声音,一定要去,不去就没机会了。”胡燕超辞职参加坦桑尼亚的公益行动。“父母不支持,认为我不务正业。”胡燕超说,一路走来没向家人要过钱,靠自己实现一个个心愿。

胡燕超参与长江源保护站志愿活动

胡燕超带着两年工资踏上非洲,和来自全球的小伙伴开展了为期40天的公益行动和远足探险,给当地学校改建厕所,普及卫生知识等。回国后,胡燕超又参加了绿色江河【长江源驻站】项目志愿者,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长江源保护站工作一个月,引导服务,做垃圾调查、观察保护斑头雁等野生动物。

胡燕超在非洲参与志愿活动

在参与志愿行动、服务社会中,胡燕超不断成长,也把人生小目标定在了“走出去看看大世界”。之后,她来到北京依然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如今拿到了澳大利亚打工旅行签证,虽然受疫情影响还有各种变化,但胡燕超希望能尽快实现这个人生的小目标。

数据:

2%受访大学生

未来有“慢就业”打算

记者同时在宁波各大高校大学生中发放关于“慢就业”话题的问卷调查。透过大学生们填报的选择项,背后的数据颇为耐人寻味。

本次参与调查的近200人中,男生占43%,女生占比57%。这些大学生中,77%的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兴趣,23%的学生表示不大感兴趣,而在问是否考虑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时,其中83%的大学生回答“是”,17%的同学表示“否”。

在“毕业后,您对未来的打算?”一栏显示,50%同学选择“升学”,48%选择“应届就业”,而2%选择“慢就业”。50%人群有升学计划,很符合近年来考研热、专升本热等社会趋势。此外,2%的大学生有慢就业的的打算,说明“慢就业”在年轻学生中存在一定的接受度。

如何看待“慢就业”这一现象?38%选择“支持,能够比较好利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沉淀自我规划未来”,49%选择“中立,有些茫然,觉得慢就业和直接就业差别不大”,另有14%选择“反对,认为慢就业其实就是就业形势困难下形成的新‘唬人’概念。”

在调查问卷中,请答卷者回答了“慢就业”的原因,这是一道多选题。结果显示,选择经济环境的有86%,选择全球疫情的有60%,其他,选择身体健康的26%,亲友建议的22%,家庭经济状况的48%,婚恋的12%,同学去向的21%,个人规划的77%。这组数据显示,经济环境、个人规划、全球疫情、家庭经济状况是大学生们选择慢就业的主要原因。

“如果您选择了慢就业,这个阶段您会怎么安排?(多选题)”对于这个问题,选择“好好休息”的有30%、游学的有30%、支教的17%、在家陪父母的31%、进行创业考察的37%、备考研究生的35%、备考公务员的37%。这组答案就很有意思,显示出“慢就业”这段时间内,这个群体多元化的生活选择。

师长:

慢就业不是躲避就业

有目标更要有行动

记者进一步采访其中的十余名宁波应届毕业生,包括本科和高职院校。

专升本、考研、考公、实习就业是应届毕业生的主流选择,也有学生根据家庭和个人喜好,选择创业,或是沉淀自己,重新规划人生方向。

在专业对就业的影响中,记者也观察到,专业和职业匹配度高、人才培养定位精准的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更高。

“我们这个班35人,专升本上来,很拼的。也有学生,家里做生意的,人家回去接手家族企业,不用找工作。还有的就是想创业,不着急找工作。”宁波财经学院2020级视觉传达班班主任王老师介绍了今年毕业班就业情况。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陈老师,长期从事学生工作。他发现,近两年受疫情和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就业压力增加,有学生“慢就业”“懒就业”,做“neet族”(啃老族)。

“我们江浙一带经济发展水平高,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里也没给孩子太大压力,缺乏目标和动力的毕业生就在家里,借口考公、考研,书也没怎么读,工作也不找,说是慢就业,其实是懒就业,逃避就业。”陈老师为此专门在个人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解析这种想象。

陈老师认为,缺乏目标和行动的“慢就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划人生”“找到热爱所在”“实现人生价值”,而是一种恐惧和逃避就业的心理。

“有的学生毕业在家一待就是两年、三年;还有的,不停换工作,说是找到喜欢的工作,有可能是承受不了职场压力,逃避就业。”陈老师说,高校最后一年,会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也会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升学,或是就业。“这其实给到了学生思考未来人生方向的时间,也有试错、重新规划职业方向的时间,如果毕业之后较长时间里仍然处于游离不定、目标不清晰的状态,没有积极的思考和行动,家长要注意了。”

社会:

最看重综合能力

但是要警惕“慢就业”

“对于有‘慢就业’经历的大学生来应聘,我首先会在心里打个问号。”张先生是我市一家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他在招聘员工时也曾遇到过“慢就业”的毕业生,他直言不讳自己的感受。

他说:“我会问这个应聘者在这段空窗期做了什么,具体了解下他的这段日子经历,不过,只要他说得清楚,这个问号也就打消了。毕竟我们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只要能力强,有专业素养,这样的人才我们是欢迎的。”

但是,采访中,多位专家提醒大学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慢就业”。大学生为啥要警惕“慢就业”?

我市一所高校学工部负责人分析了其中原因:“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错过校园招聘良机:国家鼓励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大量政策及职位是只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一旦成为往届生或者社会人员,应聘机会减少且难度增加。”

“慢就业”遇到“就业难”,容易雪上加霜:教育部在2021年年底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预估为1076万人,同比增长167万,增量和规模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另外因疫情影响,最近两年的海归留学生越来越多,导致高校毕业生又多了一个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

社会学者意见:

期待“慢就业”早日变成“满就业”

朱美燕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愿就业,有的整天无所事事就是不急于找工作,有的对工作单位和岗位要求很高对普通单位普通岗位看不上眼,有的进行“考研”“考公”“考编”的二战。

近年来,“慢就业”人群不断增加,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她)不想就业家长也奈何不了,经济上即使有压力往往也不至于立马强行硬逼着子女出去找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在校期间自身并没有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提前规划,以至于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此外,虽然如今的高等教育已经由大众化走向了普及化,但毕业生仍然不太愿意深入真正的一线岗位去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名大学生毕业后不就业,表面上看,这只是他个人的事情,与其他人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大学毕业生应该就业也可以就业而选择不就业,自愿进入“慢就业”生活方式,有些甚至直接“躺平”,这既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给家庭和社会带去了担忧和不安,更不应该成为新时代青年一代的人生态度。

当“慢就业”成为一个群体现象时,就更加值得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了。高校要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加大改革力度,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培养人才,要引导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规划;大学生和家长应理性看待今天的“大学生”这一身份,要降低就业期望值,学生毕业后即使不及时就业,也应该积极投身社会、接触社会,比如参加志愿服务、开展社会调查、开展游学游历、做些临时性兼职活动等,以增长见识,增加阅历,为后续直接就业做些准备;政府和社会要创造更多合适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营造更加友好的适合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期待,“慢就业”早日变成“满就业”。

宁波晚报记者李臻 王冬晓 实习生项睿铖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