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图片均由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中国宁波网记者张颖
宁波,东海之滨,却不乏“绿色”。
根据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三调数据、森林资源一张图调查统计数据,目前,宁波市域森林覆盖率为47.92%,森林蓄积量2250万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1789万吨。
如何让这份绿色不断延展,且盎然不绝?
中心区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图。
记者从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宁波都市区国家森林城市群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文简称《规划》)已经编制完毕,目前正在向各相关部门意见征求中。或许,这份规划的不少细节还会修改,但大框处处显示着未来15年宁波林业生态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方向。
“这份《规划》对落实美丽浙江发展要求,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发挥森林强大的“四库”(粮库、钱库、水库、碳库)功能,加快实现区域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支撑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规划范围示意图。
据了解,宁波都市区自然景观基本呈现山、水、城、田、海的格局。森林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四明山、天台山山脉,由此发源的众多河流润泽平原、城市、乡村,最后汇入东海。
都市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关联性、一体性非常强。但也存在森林质量不高、湿地环境退化、滨海外来入侵植物泛滥等问题。
由此,这份《规划》基于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关联性、一体性的考虑,规划范围覆盖了宁波全域,并延伸至舟山市域、台州市域及绍兴市的新昌县、嵊州市等宁波城市群区域。
都市区空间布局结构图。
《规划》中,我们来划几个重点——
首先,是都市区生态共建共享共治:
保护和提升四明山、天台山和东部海岛的森林资源质量,强化生态屏障功能;
重视与绍兴、舟山、台州联合共建,共同开展天台山、四明山及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等山海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共同应对松材线虫病、互花米草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治;
其次,是市域生态空间查漏补缺:
重点开展战略储备林、健康森林和美丽生态廊道建设,全力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植被碳储量,构建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必须重视城市、乡村集中分布、人口密集的宁波中北部平原地区的生态建设;
开展姚江、奉化江、甬江流域及平原水网的生态水系建设,构建平原生态水网。
“努力拓展城镇蓝绿生态空间”,也是《规划》中提及的,比如正在进行中的将城镇受损地因地制宜地改造为口袋公园;大力发展平原地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解决生态服务载体空间不匹配问题,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需求。
宁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将“文化”需求也纳入其中。比如,深入挖掘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与森林城市群建设相关的文化资源,加强森林古道保护与修复。
根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的数据,全市建立有28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17个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保护总面积近1500平方公里。为此,《规划》提出,以自然保护地为主要载体,加快建设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生态文化体验场所,拓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绿色产业发展和服务模式。
森林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发挥森林强大的碳汇功能,对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的高效整体利用有利于拓宽转化通道。这份《规划》对于“绿色宁波”来说,很有意义。
记者了解到,自1993年宁波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开始,到2007年宁波全域通过高标准平原绿化达标验收;从2010年宁波沿海基干林带基本合拢,并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编制实施《宁波市森林美化彩化总体规划(2015~2020年)》,近20年来,宁波对绿色生态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
4年前,《宁波市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计划(2019~2022年)》出台;4年后,《宁波都市区国家森林城市群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完成,每一步,都是为这座城市的生态空间在不断谋划。
从绿起来到美起来,宁波这份发展底色,不远了。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