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影响,一些孩子不能正常去上学。宅在家里的日子里,不管是24小时和精力无穷的熊娃捆绑在一起,还是面对上网课吊儿郎当还不听话的青春期少年,都让不少家庭火药味十足。一起宅家的日子里,如何化解亲子冲突?
4月以来,设在宁波市康宁医院的宁波市阳光心理咨询热线,接到了几个学生或家长的求助,反映的都是疫情影响下亲子矛盾突出的问题。
“受不了了,知道不能生气,但又忍不住!”王女士是一位高二家长,因为疫情影响,她儿子所在的学校上周上了一周左右的网课,这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两年前新冠疫情刚出现的时候,儿子中考前那个悠长的网课周期。当时中考在即,孩子在家上网课却很不认真,爆发了好几次家庭大战。
这次上网课,孩子又重蹈覆辙,上课时间到了也不打开电脑,还说没有他的课。后来王女士从老师那里要到了课表才知道,是因为熊孩子手机游戏没结束,就没有上课,这让家里的氛围又紧张起来。前天拿到孩子的期中考试成绩单,王女士彻底崩溃了——成绩一落千丈,最擅长的科目也比平均分低了十几分。无奈之下,她拨通了心理求助热线。
同样崩溃的还有徐女士,她是个两孩妈妈,两个孩子之间相差2岁。平时有长辈帮助送上学,她和丈夫还能应付,这次因为所在小区是封控区,生活彻底打乱。“以前还能送个兴趣班,不指望学到太多,至少家长能轻松一点,现在整天在家对着孩子,真的要崩溃了!”徐女士说,每天睁开眼睛就要应付两个孩子;老公还是个甩手掌柜,平时管得少。她觉得心力交瘁,只能向心理热线求助。
专家支招
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
“疫情期间,要想改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都要努力。”宁波市康宁医院心理治疗师崔静静说,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维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陪孩子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让孩子静下来。父母可以多陪孩子玩亲子游戏,比如飞行棋、角色扮演等。在游戏当中所产生的亲密感,不仅可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也可以帮助家长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中。
家长如何在不破坏亲子关系的前提下,处理孩子和网络的关系?宁波市康宁医院儿少心理病区主任张文武建议,家长首先是父母角色,其次是临时的教师角色,不要因为承担了教师的角色,就削弱了做父母的温情和关爱。在和孩子沟通前,家长要先检查自己的情绪,避免一些没有事实依据的焦虑,例如“你这样玩,你的同学在好好学习,你跟同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不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不会有出息!”等,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
发现孩子玩网络游戏时间过长时,家长可以试着询问孩子在玩网络游戏时的感受,当家长充分理解孩子感受的时候,才有机会让孩子倾听家长对网络使用的担心。
防止孩子过度沉迷网络,建立行为规则非常必要。但家庭规则的设置必须要有弹性,不能过于僵化。对青春期的孩子,更明智的方式是要求孩子完成一些必要的事情,例如学习、帮助家长做家务、和同学交往等,在不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暂时同意孩子去安排自己的时间。
宁波晚报记者孙美星 通讯员李湘兰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