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晒出自己孩子做饭的图片。(图片来自朋友圈)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细化了实施要求。其中,要求学生学会做饭,明确7-9年级的学生会做四菜一汤,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回忆和热议。
记者调查
“70后”“80后”从小会做饭
“95后”“00后”基本靠外卖
这份细则中对于做饭的要求让很多成年人感慨,不少人有话要说。记者在朋友圈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发现“70后”“80后”基本从小都会做饭;而“95后”和“00后”基本是靠外卖,很多人最多会煮方便面,加个鸡蛋就算是“大厨”了。
“80后”王先生表示,自己出生在农村,小时候跟着哥哥姐姐很早就学会了各种家务,做饭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现在的孩子确实有点缺乏生活锻炼,做饭这种基本的生活技能,还需要教育部制定专门实施方案,说不出有什么感觉。”他不由地发出了感慨。
小邬是“00后”,老家在湖北,去年大学刚毕业,来宁波工作。他告诉记者,他们这代人由于生活条件比较好,从小就很少接触做饭这样的家务。
“以前在家里,父母都会把饭做好,学校有食堂,伙食也不错,而且现在外卖那么发达,还真没有自己做饭的积极性。”不过,小邬也承认,疫情期间的管控措施对他也是一个触动,“有时候,你拿到了食材,怎么弄熟,并且弄得好吃,还真是一个问题。”于是,有人就通过各种美食APP学习做菜,还有的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请教自己的父母,现场教学。
网友热议
土豆丝、荷包蛋……
不少人回忆自己做的第一道菜
记者注意到,这一消息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回忆。大家都在回想自己会做的第一道菜是什么。
“西红柿炒鸡蛋啊!”说到这个话题,“80后”朱女士脱口而出。她说,她是小学四年级时,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会这道菜的,现在她的孩子也学会了。
“70后”徐先生回忆自己学会的第一道菜应该是荷包蛋。“那应该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班级举办劳动课成果展示,我就煎了一个荷包蛋,虽然当时有点烧焦了,但我还是全部吃光了,那个味道记忆犹新。”
1990年出生的赵女士说,她小时候家里土豆丰收,因此学会的第一道菜就是炒土豆。“当时,在妈妈的指导下,我仔细地切土豆,虽然厚薄不一样,但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吃起来特别香。”
也有不少“95后”和“00后”回忆,自己小时候做的第一道菜就是——方便面。小张出生于1998年,他告诉记者,小时候父母工作忙,他从小学就自己做饭。“为了省事,就自己煮个方便面,也是很多同龄人的共同记忆吧。”不过现在他就不怎么吃方便面了。
专家观点
学会的不仅是技能
更多的是从中体会劳动的意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很多成年人小时候并没有专门学过做饭,但是在父母的影响下,都慢慢掌握了相关技巧。随着年岁的增长,不少人从厨艺“小白”变成了家庭大厨。
“我以前也不会做饭,但是老婆怀孕之后,突然感到肩上的责任重了,因此到处学习做营养餐,希望给她和孩子做更多好吃的。”做父亲不久的王先生说。
大学生小张疫情期间一直在家进行网络学习,中午父母也不能回来,她就学着自己做饭。“其实应该早点学会这个技能,好食物真的可以让心情变好!”现在她已经学会了好几个拿手菜。
而随着各种自动料理机器和美食APP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自己做饭,效率也在提高。
“80后”任女士刚刚入手了一台全自动的美食料理机,她说:“我非常支持国家的这个政策,现在我也指导孩子尽早学会自己做饭,不但掌握生活技能,也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健康。”
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朱美燕表示,国家倡导学生尽早学会各种生活技能,不但是应对日常生活的需求,更多的是从中体会劳动的意义。“还可以让未成年人通过做饭等日常劳动,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以及生活的小美好。”宁波晚报记者毛雷君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