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刘洋研究员团队利用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在地质年代较年轻的着陆区发现了岩化的板状硬壳层,其中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
研究团队推断,这些硬壳层可能是由地下水涌溢或者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了火星土壤后经岩化作用形成。
这一发现对理解火星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祝融号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刘洋研究员团队利用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在地质年代较年轻的着陆区发现了岩化的板状硬壳层,其中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
研究团队推断,这些硬壳层可能是由地下水涌溢或者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了火星土壤后经岩化作用形成。
这一发现对理解火星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祝融号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祝融号,重大发现!
稿源: 新华社客户端 2022-05-13 09:52:29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刘洋研究员团队利用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在地质年代较年轻的着陆区发现了岩化的板状硬壳层,其中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
研究团队推断,这些硬壳层可能是由地下水涌溢或者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了火星土壤后经岩化作用形成。
这一发现对理解火星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祝融号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