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是这届年轻人送给专家们的集体“建议”。
事件起源于一次离谱的“撞车”。近日,微博热搜榜单上出现了两条专家建议,分别是“专家建议不要掏空六个人的钱包凑首付”和“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可谓南辕北辙。
在一片嘲讽声中,“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词条冲上了热搜榜,热度久居不下,可见这届年轻人“苦专家久矣”。
细究起来,专家们的“名声变差”,还真不能怪年轻人过于挑剔,实在是现在的部分“专家建议”,既不专业,也不实用,用居高临下的姿态,以及说教的口吻,站在看似巨人的肩膀上,还要指责年轻人不够努力。
为什么“专家”会被群嘲
“下次把提建议的专家名字写出来,我看看他配不配称得上专家。”李瑶吐槽道。李瑶是一名创业者,在创业圈,她见过许多没什么创业经验的人,拿着一套精美PPT,靠一张嘴,一套西装,就把自己包装成“专家”。这些人满嘴跑火车,到处蹭会议,发表一些出格言论,来给自己增加曝光度。
“说白了,很多自称是专家的人,他们或许只是在这个行业待过,或是稍稍查了点资料,就来胡言乱语。”李瑶说,这些头衔一大堆的“专家”,要是让他们报一下论文数量,或者做一份调研报告,就直接露馅。
“我之前遇见过一个自称资深币圈专家的,说了一堆数据,结果得出的结论说‘狗狗币行情大好’,要我们每个人都去投资。”李瑶回去研究了一些这位“专家”列举的数据,发现这些都来自一个币圈社区的共享文档,他有选择性地扒了下来,就变成了自己的“专家建议”。
“专家”的身份注水颇多,导致年轻人开始不信任专家,这是其一;专家所提建议的内容,部分缺乏专业性,过于空洞的“为了提建议而提建议”,这是其二。
年轻人听过最多的建议,莫过于按时吃饭早睡早起,这些与其说是建议,更不如说是“正确的废话”。
一名在互联网公司负责后端编程的程序员张磊告诉我:“我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我妈发来的各种链接,里面开头都是专家建议,什么‘饮水机里的热水喝了对身体不好’‘不吃早饭的十大危害’‘熬夜对身体的影响’等等,以前我还会稍稍点开看看,现在我直接忽略。”
张磊觉得,这些建议只能给人徒增焦虑。张磊的公司只有单休,几乎每天都会加班到晚上7点左右。然后通勤40分钟,从地铁站骑着共享单车到出租房,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从晚上8点半到深夜12点的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里,无论是跟着刘畊宏健身也好,还是低头刷刷手机也罢,都是一天里最快乐的时候。“我不知道熬夜不好吗?可是加班的问题不解决,我的时间就这么多,很难协调,这才是我面临的真正困境。但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专家却不发声了。”张磊说。
空泛的建议背后,实则是部分专家离地太高,脱离群众生活造成的后果。
事实上,对沽名钓誉的专家“拍砖”,并不是这届年轻人的专利——要知道,早在他们的前辈网上冲浪之时,就将“砖家”的雅号送给了这部分群体。
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专家
一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有这么一段话,引发了互联网上巨大的争议——
“我觉得‘灵活就业’可能是对传统就业的有效补充,如果你有私家车可以拉活,这对于解决就业问题,解决低收入群体收入问题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还比如说,你把自己闲置的房子租出去,也是获得收入的一种方式。”
这一套说辞,被一些网友说成是“何不食肉糜”的现代版。低收入群体究竟是怎样一种生存状态?如果有车有房,是否还会被定义成低收入群体?这位专家的说辞,是否经得起实践上的推敲?
还有上文提到的“买房建议”。先说“不要掏空六个人的钱包凑首付”,又说“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虽然这两个建议很可能出自立场完全不同的两位专家之口,但是在面对“买房”这项普通人一生中的大事时,没有大数据的支撑,也没有针对不同人群的调查,就这样草率提出建议,是否也是脱离事实,不负责任的体现?
如今,互联网上的信息如此发达,任何领域年轻人都能通过数据和资料快速了解和学习,信息不对称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如果只是基于一些表面的资料,就能够得出结论的建议,其实并不需要专家出面,年轻人自己就可以听到看到。
年轻人真正需要的建议,是真正基于某个领域深耕后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是为公众利益发声,是接地气,可以实行的思路和策略。
大到“儿童性教育的开展”“推动家暴的立法”“HPV疫苗的引入”等这些公共议题,小到“疫情之下调节情绪的几个方法”“在妇检中如何更好保护女性的隐私和尊严”“如何控制情绪和孩子有效沟通”等等。这些建议,或是推动了我们国家一些领域政策的完善和进步,或是让普通人能自我改善和提高,这才是有价值的建议。
这波“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热议,并不是说明年轻人已经不再需要专家,而是希望能听到更多真正有价值的建议,而不是那些流于表面的哗众取宠。在经过这一波舆论反弹后,希望专家能够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也希望他们能更接地气,更贴近大多数人的生活。
建议是别人的,生活是自己的
“事实上真正的建议都是复杂、具体化的,绝不是微博热搜词条几个字就能说清楚的。”一位社会学教授告诉我,“一个社会现象的成因往往是由经济、政策、地域特性、历史因素等复杂的元素共同构建而成的,因此在提建议时,也需要一事一议,考虑到群体利益的平衡和协调。”
从这个角度出发,专家的建议依然是这个社会迫切需要的。至于如何判断其是否有价值,就要看建议本身的质量和可行度。
那些经常挂在热搜上的建议,年轻人也大可以将其当做一个信息来源,既不需要盲从,也不必过于激进反对,兼听则明。最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自己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
说到底,建议始终是别人的,而生活是自己的。至于那些掺了水的“专家建议”,就把它们放到时间的长河里去检验吧,不必过于在意。是一粒沙还是一颗钻石,自会见分晓。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