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推送
《网络安全法》五周年: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2022-06-02 14:52:00 稿源: 央视网  

【专题】网安法实施五年来

央视网消息: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五周年。

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

要保证信息通信技术及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网络安全是基础,信息安全是条件。网络平台不安全,平台所承载的数据就不安全;网络数据不安全,数据所承载的信息就不安全;信息内容不安全,各种网络应用就不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

顶层设计 构建网络安全“四梁八柱”

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国就不断探索和推进互联网立法。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步伐,在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的基础上,针对各界关注、百姓关切的突出问题,制定完善了网络安全相关战略规划。

相继颁布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等政策文件,建立了一批重要制度。

其中,由中央网信办等13部门联合修订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有力维护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为防范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保驾护航。

此外,还制定发布了300余项网络安全领域国家标准,推动发布多项我国主导和参与的国际标准,基本构建起了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

回应关切 持续推进个人信息数据保护

互联网通达亿万群众。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2019年起,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先后制定实施《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多项制度规范,采取公开通报、责令整改、下架等处罚措施,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配套实施细则正在制定并已公开征求意见,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已初步确立。

电信诈骗、黑客攻击、钓鱼软件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安全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力惩治,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持续推进。

防患未然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日益健全

随着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领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犯罪、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等时有发生。

今年3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发现,2月下旬以来,我国互联网持续遭受境外网络攻击,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已及时对攻击行为最大限度予以处置。

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应对网络安全风险挑战,需要防患于未然。《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出台促使金融、能源、通信、交通等各行各业有效建立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安全防护体系,持续提升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自《网络安全法》落地以来,我国不仅构建了切实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还在推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系列举措。在前期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基础上,国家组织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国内有6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学院,20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本科专业,每年网络安全毕业生超过2万人。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将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打造网络安全工作新格局。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网络安全法》五周年: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稿源: 央视网 2022-06-02 14:52:00

央视网消息: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五周年。

作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

要保证信息通信技术及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网络安全是基础,信息安全是条件。网络平台不安全,平台所承载的数据就不安全;网络数据不安全,数据所承载的信息就不安全;信息内容不安全,各种网络应用就不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

顶层设计 构建网络安全“四梁八柱”

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国就不断探索和推进互联网立法。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步伐,在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的基础上,针对各界关注、百姓关切的突出问题,制定完善了网络安全相关战略规划。

相继颁布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等政策文件,建立了一批重要制度。

其中,由中央网信办等13部门联合修订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有力维护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为防范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保驾护航。

此外,还制定发布了300余项网络安全领域国家标准,推动发布多项我国主导和参与的国际标准,基本构建起了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

回应关切 持续推进个人信息数据保护

互联网通达亿万群众。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2019年起,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先后制定实施《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多项制度规范,采取公开通报、责令整改、下架等处罚措施,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配套实施细则正在制定并已公开征求意见,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已初步确立。

电信诈骗、黑客攻击、钓鱼软件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安全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力惩治,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持续推进。

防患未然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日益健全

随着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领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犯罪、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等时有发生。

今年3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发现,2月下旬以来,我国互联网持续遭受境外网络攻击,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已及时对攻击行为最大限度予以处置。

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应对网络安全风险挑战,需要防患于未然。《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出台促使金融、能源、通信、交通等各行各业有效建立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安全防护体系,持续提升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自《网络安全法》落地以来,我国不仅构建了切实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还在推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系列举措。在前期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基础上,国家组织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国内有6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学院,20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本科专业,每年网络安全毕业生超过2万人。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将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打造网络安全工作新格局。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