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浙江日报】宁波:以光伏和智慧能源引领数字化绿色发展
2022-06-06 11:18:46 稿源: 浙江日报  

  如何以低碳和数字化支撑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宁波,正在进行一场生动的实践。

  在这片热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化石能源消费过高、能源消耗总量较高等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为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争取经济发展的能源要素空间,宁波市结合本地区实际,紧紧围绕新能源发展和节能降碳的主线,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抓手,形成了“宁波经验”。截至2021年底,宁波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43万千瓦,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通过数字化赋能,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民生福祉,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光伏篇

  作为浙江省传统能源生产基地,近年来,宁波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光伏跨越式发展。2021年12月23日,宁波市能源局会同经信、财政、住建、机关事务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宁波市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系统性谋划全市光伏产业发展。预计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确保达到500万千瓦,力争达到570万千瓦,打造国内重要的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因地制宜

  推进地面光伏电站规模化建设

  波光粼粼的海水养殖塘上,无数光伏组件在阳光的映衬下泛着亮丽蓝光……“今天的蛏子大不大?”“每只8~9公分,品相很不错。”3月28日,在宁海县三门湾现代渔业园区的蛇蟠涂“渔光互补”示范区内,10余位村民正在帮养殖户金守科挖蛏子。

  从凌晨4时到中午11时,养殖户从这一方方的海塘内收获近3000斤蛏子,毛利润近5万元。

  别看现在一副热闹景象,2015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滩涂,2017年光伏电站建成后,荒地变成了宝地。

  蛇蟠涂“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占地4200亩,总投资约7亿元,是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渔光互补”项目。通过“一种资源、两个产业”的集约发展模式,该项目年养殖收益约3000万元,年发电量约1.3亿千瓦时,实现就地消纳,满足了当地5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445吨,减少氮氧排放量382吨。

  充分利用慈溪、象山、宁海等地沿海滩涂、水库和农业用地资源,宁波大力发展光伏地面电站,已建成大型地面电站9个,装机113万千瓦,储备大型光伏电站项目80万千瓦以上。

  厘清重点

  推进分布式光伏产业化布局

  将能源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宁波重点在用电量大、能耗强度高、消纳能力强的企业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建成杭州湾大众汽车68兆瓦、金田铜业40兆瓦、宝新不锈钢20兆瓦等项目。

  同时,利用大型火电厂既有屋顶和送出线路,发展全额上网分布式光伏,北仑、象山、宁海、镇海区域四大火电厂区内已建成和在建的分布式光伏就达到14.2万千瓦。对公共建筑和工商业屋顶开展排查,共梳理出可利用屋顶面积1243万平方米,可建设约120万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

  共富引领

  推进家庭屋顶光伏特色化运营

  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设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的决策部署,针对户用光伏建设成本高、收益率低、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宁波市因村施策,探索多种投资分享模式,积极推进家庭屋顶光伏建设,并配套市级财政补贴,形成了“海曙龙观光伏村”“奉化光伏消薄村”等光伏村建设的“宁波经验”,推进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融合发展。

  位于宁波市西南、四明山东麓的海曙龙观乡,被誉为中国“光伏之乡”,其中,能源主管部门牵头、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积极参与的龙谷村、雪岙村屋顶光伏是支持乡村振兴、推进整村光伏建设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在光伏如何适应农村建筑形态、农村光伏建设完成后如何并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宁波乡村能源低碳转型提供了实践路径。

  以龙谷村为例,该村村民仅需提供闲置屋顶无需出资即可享受每月免费使用50度电的福利,在经济收益上实现村民、投资方共赢,这是浙江省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最鲜活的光伏实践、最真实的“阳光工程”。该村游龙形状的地貌,项目采用CdTe薄膜,家家户户屋顶光伏有序排布,如同穿行于山谷的游龙身上的片片龙鳞,也成为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

  数字引领

  推进分布式光伏智慧化监管

  奉化区率先试点区域分布式光伏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搭建“智慧光伏”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应用,将数字化改革引入新能源领域,实现分布式光伏电站一站式集中运管,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配套增值服务。

  目前,全市已有1478个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宁波市智慧光伏”系统,总装机超过100万千瓦,不仅能够实现光伏发电量科学预测,企业高效、科学用电,同时弥补了分布式光伏“管建设不管运营”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安全运营的监管水平,为全省首创。

  智慧能源篇

  为强化能源运行监测、整合资源力量,宁波市结合能源工作实际需求,建设“智慧能源管理服务系统”,形成一张能源管理的“全景式地图”。以这一应用为基础,有效开展能耗在线监测工作,加强用能管理。

  积极统筹谋划

  做好数据采集

  一个有效的“智慧能源管理服务系统”,数据采集是基础。

  近年来,宁波市能源局积极统筹谋划,通过与国家、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及各类能源企业单位等积极对接,掌握企业用能管理信息化水平,寻找到一条低成本、易维护、接入范围广、数据质量高的能源数据采集方式。

  在市级有关业务部门和供能单位大力支持下,确定通过以主要供电、供热、供气企业计费系统对接方式为主、消费端直采和企业填报为辅的方式,明确接入范围覆盖年能耗1000tce以上重点用能单位,收集2100家重点用能单位用能基本信息,掌握各企业用能品种及供能单位对应关系。

  在数据“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抓实开发保障,全速推进接入进度,通过座谈会议、现场对接、资金补贴等方式,推进接口开发工作。这一应用自2021年11月上线以来,截至目前,已实现1家供电单位、11家供气单位、16家供热单位数据接口开发,用能单位接入1943家,其中电力数据接入1808家,对应电力户号3512个,用热数据接入261家,用气数据接入334家,采集实时用能数据4700万条。

  今年,根据省能源局用能预算监测工作的要求,宁波还将统计辖区内重点行业企业用能信息,对已接入名单进行梳理比对,进一步推进新增加企业的能耗数据接入工作。

  挖掘数据价值

  强化数据赋能

  “原先查企业用能需要每年报送大量盖章的纸质材料,政府工作人员还要多次上门来企业走访,现在通过信息化手段不增加企业成本,减少了企业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还为节能降碳工作指明数字化方向。”宁波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能源管理服务系统”正在有效优化能源管理方式。

  通过建设该智慧能源管理服务系统项目,整合现有宁波能源预测预警填报系统、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系统、统计局能耗数据,可实现全品类能源数据汇聚和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为用能预算化规则制定提供用科学依据。通过对宁波能耗大数据分析,编写能源分析月报,积极挖掘数据价值,发挥数智引领作用,可实现电力、天然气、石油(成品油)、煤炭、新能源等各类能源生产、运输、存储、使用等环节的数字化分析,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

  数据共享开放

  谋深多跨场景

  以数字化改革助力能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宁波市能源局将采集的能耗信息数据按照省、市数字化改革要求,应归尽归,目前通过接口归集至大数据管理部门。随着与省级部门实现全面数据贯通,这项工作将为我省用能预算化管理工作、为浙江省节能降碳e本账应用贯通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宁波市能源局还在构建多跨协同应用场景,通过“十四五”期间将监测范围扩展至其他行业及交通、建筑等领域,为宁波市可再生能源发展、碳排放监测、低碳高效行业分析等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为企业提供项目线上申报、提供节能降碳改造技术方案等服务,积极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随着“双碳”工作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迭代更新,宁波市将聚焦用能预算管理、区域能源分析、企业碳效评价、高耗能设备能效在线诊断等典型应用场景,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扩充平台功能模块,进一步描绘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蓝图。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浙江日报】宁波:以光伏和智慧能源引领数字化绿色发展

稿源: 浙江日报 2022-06-06 11:18:46

  如何以低碳和数字化支撑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宁波,正在进行一场生动的实践。

  在这片热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化石能源消费过高、能源消耗总量较高等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为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争取经济发展的能源要素空间,宁波市结合本地区实际,紧紧围绕新能源发展和节能降碳的主线,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抓手,形成了“宁波经验”。截至2021年底,宁波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43万千瓦,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通过数字化赋能,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民生福祉,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光伏篇

  作为浙江省传统能源生产基地,近年来,宁波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光伏跨越式发展。2021年12月23日,宁波市能源局会同经信、财政、住建、机关事务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宁波市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系统性谋划全市光伏产业发展。预计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确保达到500万千瓦,力争达到570万千瓦,打造国内重要的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因地制宜

  推进地面光伏电站规模化建设

  波光粼粼的海水养殖塘上,无数光伏组件在阳光的映衬下泛着亮丽蓝光……“今天的蛏子大不大?”“每只8~9公分,品相很不错。”3月28日,在宁海县三门湾现代渔业园区的蛇蟠涂“渔光互补”示范区内,10余位村民正在帮养殖户金守科挖蛏子。

  从凌晨4时到中午11时,养殖户从这一方方的海塘内收获近3000斤蛏子,毛利润近5万元。

  别看现在一副热闹景象,2015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滩涂,2017年光伏电站建成后,荒地变成了宝地。

  蛇蟠涂“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占地4200亩,总投资约7亿元,是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渔光互补”项目。通过“一种资源、两个产业”的集约发展模式,该项目年养殖收益约3000万元,年发电量约1.3亿千瓦时,实现就地消纳,满足了当地5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445吨,减少氮氧排放量382吨。

  充分利用慈溪、象山、宁海等地沿海滩涂、水库和农业用地资源,宁波大力发展光伏地面电站,已建成大型地面电站9个,装机113万千瓦,储备大型光伏电站项目80万千瓦以上。

  厘清重点

  推进分布式光伏产业化布局

  将能源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宁波重点在用电量大、能耗强度高、消纳能力强的企业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建成杭州湾大众汽车68兆瓦、金田铜业40兆瓦、宝新不锈钢20兆瓦等项目。

  同时,利用大型火电厂既有屋顶和送出线路,发展全额上网分布式光伏,北仑、象山、宁海、镇海区域四大火电厂区内已建成和在建的分布式光伏就达到14.2万千瓦。对公共建筑和工商业屋顶开展排查,共梳理出可利用屋顶面积1243万平方米,可建设约120万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

  共富引领

  推进家庭屋顶光伏特色化运营

  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设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的决策部署,针对户用光伏建设成本高、收益率低、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宁波市因村施策,探索多种投资分享模式,积极推进家庭屋顶光伏建设,并配套市级财政补贴,形成了“海曙龙观光伏村”“奉化光伏消薄村”等光伏村建设的“宁波经验”,推进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融合发展。

  位于宁波市西南、四明山东麓的海曙龙观乡,被誉为中国“光伏之乡”,其中,能源主管部门牵头、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积极参与的龙谷村、雪岙村屋顶光伏是支持乡村振兴、推进整村光伏建设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在光伏如何适应农村建筑形态、农村光伏建设完成后如何并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宁波乡村能源低碳转型提供了实践路径。

  以龙谷村为例,该村村民仅需提供闲置屋顶无需出资即可享受每月免费使用50度电的福利,在经济收益上实现村民、投资方共赢,这是浙江省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最鲜活的光伏实践、最真实的“阳光工程”。该村游龙形状的地貌,项目采用CdTe薄膜,家家户户屋顶光伏有序排布,如同穿行于山谷的游龙身上的片片龙鳞,也成为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

  数字引领

  推进分布式光伏智慧化监管

  奉化区率先试点区域分布式光伏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搭建“智慧光伏”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应用,将数字化改革引入新能源领域,实现分布式光伏电站一站式集中运管,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配套增值服务。

  目前,全市已有1478个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宁波市智慧光伏”系统,总装机超过100万千瓦,不仅能够实现光伏发电量科学预测,企业高效、科学用电,同时弥补了分布式光伏“管建设不管运营”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安全运营的监管水平,为全省首创。

  智慧能源篇

  为强化能源运行监测、整合资源力量,宁波市结合能源工作实际需求,建设“智慧能源管理服务系统”,形成一张能源管理的“全景式地图”。以这一应用为基础,有效开展能耗在线监测工作,加强用能管理。

  积极统筹谋划

  做好数据采集

  一个有效的“智慧能源管理服务系统”,数据采集是基础。

  近年来,宁波市能源局积极统筹谋划,通过与国家、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及各类能源企业单位等积极对接,掌握企业用能管理信息化水平,寻找到一条低成本、易维护、接入范围广、数据质量高的能源数据采集方式。

  在市级有关业务部门和供能单位大力支持下,确定通过以主要供电、供热、供气企业计费系统对接方式为主、消费端直采和企业填报为辅的方式,明确接入范围覆盖年能耗1000tce以上重点用能单位,收集2100家重点用能单位用能基本信息,掌握各企业用能品种及供能单位对应关系。

  在数据“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抓实开发保障,全速推进接入进度,通过座谈会议、现场对接、资金补贴等方式,推进接口开发工作。这一应用自2021年11月上线以来,截至目前,已实现1家供电单位、11家供气单位、16家供热单位数据接口开发,用能单位接入1943家,其中电力数据接入1808家,对应电力户号3512个,用热数据接入261家,用气数据接入334家,采集实时用能数据4700万条。

  今年,根据省能源局用能预算监测工作的要求,宁波还将统计辖区内重点行业企业用能信息,对已接入名单进行梳理比对,进一步推进新增加企业的能耗数据接入工作。

  挖掘数据价值

  强化数据赋能

  “原先查企业用能需要每年报送大量盖章的纸质材料,政府工作人员还要多次上门来企业走访,现在通过信息化手段不增加企业成本,减少了企业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还为节能降碳工作指明数字化方向。”宁波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能源管理服务系统”正在有效优化能源管理方式。

  通过建设该智慧能源管理服务系统项目,整合现有宁波能源预测预警填报系统、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系统、统计局能耗数据,可实现全品类能源数据汇聚和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为用能预算化规则制定提供用科学依据。通过对宁波能耗大数据分析,编写能源分析月报,积极挖掘数据价值,发挥数智引领作用,可实现电力、天然气、石油(成品油)、煤炭、新能源等各类能源生产、运输、存储、使用等环节的数字化分析,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

  数据共享开放

  谋深多跨场景

  以数字化改革助力能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宁波市能源局将采集的能耗信息数据按照省、市数字化改革要求,应归尽归,目前通过接口归集至大数据管理部门。随着与省级部门实现全面数据贯通,这项工作将为我省用能预算化管理工作、为浙江省节能降碳e本账应用贯通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宁波市能源局还在构建多跨协同应用场景,通过“十四五”期间将监测范围扩展至其他行业及交通、建筑等领域,为宁波市可再生能源发展、碳排放监测、低碳高效行业分析等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为企业提供项目线上申报、提供节能降碳改造技术方案等服务,积极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随着“双碳”工作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迭代更新,宁波市将聚焦用能预算管理、区域能源分析、企业碳效评价、高耗能设备能效在线诊断等典型应用场景,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扩充平台功能模块,进一步描绘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蓝图。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