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浙江日报】慈溪:文化为媒营造富足精神家园
2022-06-06 13:44:38 稿源: 浙江日报  

  城区的民营书店、乡镇的农家书房、山间水畔的特色博物馆……5月的宁波慈溪,处处是文化浸润的美好风景。

  地处杭州湾畔的慈溪,自古物阜民丰、底蕴深厚。上林湖畔,碧水没过瓷片,大隐溪旁,慈孝青史留名。三北大地,用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四方移民,一代代慈溪人创造出缤纷瑰丽的地域文化。截至去年,慈溪市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65处,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博物馆、纪念馆13家。

  仓廪实而知礼节。坐拥丰厚历史文化资产,“百强县”排头兵慈溪守正创新,通过资源下沉、服务延伸、阵地拓展,着力打通精神文化产品从创造到传播再到共享的生态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同时,也显著提升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广全民阅读

  促进精神富足

  打开手机小程序,周边书店所在方位一览无余。近日,“慈溪全民阅读”公众号推送“书香地图”新功能,市民买书、看书更方便了。

  促进群众精神富足,推广全民阅读是最基础、最有效的路径。近年来,慈溪市以“全民读书月”等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高标准建设空间载体,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书海墨香。最新数据显示,慈溪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人均纸质和电子书阅读量位居浙江省前列。

  “推广全民阅读,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慈溪市委宣传部(慈溪市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年初,慈溪都会向各镇街、部门征集读书活动,今年总计有71个系列活动将向市民作重点推介。为满足新时期不同领域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慈溪还积极创新组织模式,举办“书香音乐节”等特色节庆,大大提升了全民阅读的可参与度。

  阵地建设步稳蹄疾。通过政府与社会多级联动,遍布慈溪各地的农家书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地标。目前,慈溪已成功创建17个首批“宁波市农家书屋示范点”。在实现农家书屋村级全覆盖的基础上,慈溪还积极试点数字网络、地域特色、共享运营等“农家书屋+”创建新模式。

  数字化手段拓展全民阅读场景。前不久,慈溪首批“数字书香”城乡公交专线开通。乘客用手机扫一扫车身、手拉环上的二维码,就能进入“慈溪数字阅读平台”,免费浏览海量电子书。“把阅读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助力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慈溪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特色读书团体不断涌现。2016年创立以来,稻读公社秉承“推广分享优质阅读”的理念,定期开展线上线下阅读分享、亲子绘本阅读、知名作家面对面、社科通识共读等活动,引领城市生活新风尚。今年,慈溪还将依托稻读公社的专业力量,创新开展“悦读四季”进书屋主题阅读示范活动。

  打造“最美书店”

  推动文化消费

  最近,由中宣部主办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慈溪书城荣获“年度最美书店”大奖,成为宁波唯一获此奖项的实体书店。

  走进慈溪书城,原木色融合青瓷色营造的优雅展陈格调让人眼前一亮。书城不同楼层,都布设了一条“慈文化走廊”。移民文化、围垦文化、慈孝文化、青瓷文化、慈溪老照片、慈溪非遗文化,伴着淡淡书香,向读者展示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收藏展厅,还陈列着一块块从上林湖河床搜集的瓷片。

  慈溪书城的目标是打造“市民的书房、学习的园地、城镇的客厅、文明的窗口”。可席地而坐的木质阶梯、窗边展架之间的长条座椅……漫步书城,随处可见适合读者休闲阅读的公共空间。书店一楼的宽大落地玻璃窗旁,一个不规则的狭长空间被精心布置成了小巧的“文艺沙龙”。

  “不少文学大师、知名作家曾在这里开过讲座,”书城负责人张渭根介绍,这里原是经济效益较高的售卖板块,书城重新装修后,他们将其改造成能够举办各类沙龙活动的公益单元。“窗边光线好,视野好,我们要把最好的位置留给读者。”

  是书店,也是文化消费综合体。这几年,慈溪书城积极由单一堆货式卖场向“书店+”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型升级,营收连续3年位居浙江省县市书城第一,年接待读者75万人次,成为当地文化消费的标志性窗口。

  书店是城市的精神地标。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网购冲击等影响,实体书店的生存环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慈溪通过出台奖补等具体措施,积极帮扶实体书店创新发展。明州书城、荇海书店……一批特色民营书店成为慈溪市民文化消费好去处。

  建设德育阵地

  传承优秀文化

  “清风托纸鸢,扶摇上青天。”近日,慈溪市匡堰镇石人山村复兴少年宫的小广场上,一只只由孩子们巧手制作的风筝迎风而起。此次活动,旨在让更多青少年感悟非遗文化、了解“浙风十礼”。

  2021年,中央文明办部署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慈溪成为全国5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聚焦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慈溪先行先试,着力构建“365”工作格局,打造“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建设、社会参与、全域覆盖”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模式。截至今年3月底,慈溪全市累计改造各类村(社区)休闲空间、活动场所、图书馆等278个,面向各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护、劳动实践等服务1200余场次;建成各类乡村“复兴少年宫”180个,建设资金1200余万元。

  整合优质资源,传承优秀文化。花样跳绳是胜山镇胜西小学的特色项目,近年来在省、市频获佳绩。胜山镇把这一特色体育品牌引入“复兴少年宫”,开展“绿色健体”教育,通过村校结对、骨干师资入驻执教等方式,向农村少年普及花样跳绳。横河镇彭桥村一方面招募有经验的幼儿园和小学老师进行公益授课,另一方面利用与市镇单位合作共建的机会,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等提供“复兴少年宫”课程设计和教学服务。“我们的课程融入了地方民俗文化,比如做彭桥麻花等,很受孩子们欢迎。”彭桥村党委副书记黄佳杰介绍。

  慈溪大胆探索,创新乡村“复兴少年宫”工作机制。慈溪市文明办牵头优化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管理措施,出台政策鼓励多主体建设,引入第三方进行科学评估,取得良好效果。慈溪还构建激励、绩效、管理三大机制,制定乡村“复兴少年宫”《十有标准》和《考核办法》,形成高质量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工作合力。

  下沉优质资源

  激发文化活力

  优质精神文化产品需要传承,也需要创造。慈溪通过优质资源下沉、优化服务供给,着力激发基层文化的创新活力。

  晚上7时不到,浒山街道鸣山社区,戏曲名角施树张准时来到活动室,带大家排练越剧选段。在慈溪,像施树张这样的“文艺村长”有30多位。为破解农村文化人才缺乏、传统“文化下乡”难扎根等“老大难”问题,去年,慈溪大胆创新工作机制,遴选一批有能力、有意愿的文艺志愿者沉到村(社区)担任“文艺村长”。试点以来,慈溪首批“文艺村长”累计下村时长超过2000小时。接下来,慈溪将通过完善试点经验,拓展“文艺村长”队伍规模,争取用三年时间培育百名以上“文艺村长”。

  “种”文化的同时也要送文化。去年,慈溪组建农民画等基层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分队9个,培育“三团三社”乡村文艺队伍18支。全年举办“文旅融合·非遗慈溪”等活动30余场次,评定第八批慈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个,第六批代表性传人5人、传承基地11个,3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人。慈溪还获评宁波首个“中国曲艺之乡”。深耕“四百文化”等惠民品牌工程,去年完成送戏剧进农村628场、文艺演出20场,举办“百姓课堂”培训993期,“百姓书场”等公益演出、展览112场次。慈溪市电影公司依托文化礼堂等固有阵地,推出“周末影院”项目,去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达5000余场次。

  数字化手段让文化更加可亲、可感。在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微信公众号内,点点屏幕就能在指尖360度全景欣赏遗址的风采,在慈溪,这样的“云逛展”“云看文物”越来越平常。慈溪市博物馆越窑青瓷数字展厅加入浙博公共服务综合平台、腾讯博物馆等“云展览”平台,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逛博物馆。

  笔者了解到,今年,慈溪还将积极扩容“公共文体服务圈”,推进资源配置更“触手可及”,实施“小区+”“公园+”等基础设施配建工程,落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化驿站等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升级“云享艺”等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推进传统文化更“鲜明鲜活”,以文物考古和非遗传承增信人民,培育瓯乐文旅演艺等新业态,创造性开展文化基因解码,打响“千年越窑·秘色慈溪”地域文化标识。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浙江日报】慈溪:文化为媒营造富足精神家园

稿源: 浙江日报 2022-06-06 13:44:38

  城区的民营书店、乡镇的农家书房、山间水畔的特色博物馆……5月的宁波慈溪,处处是文化浸润的美好风景。

  地处杭州湾畔的慈溪,自古物阜民丰、底蕴深厚。上林湖畔,碧水没过瓷片,大隐溪旁,慈孝青史留名。三北大地,用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四方移民,一代代慈溪人创造出缤纷瑰丽的地域文化。截至去年,慈溪市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65处,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博物馆、纪念馆13家。

  仓廪实而知礼节。坐拥丰厚历史文化资产,“百强县”排头兵慈溪守正创新,通过资源下沉、服务延伸、阵地拓展,着力打通精神文化产品从创造到传播再到共享的生态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同时,也显著提升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广全民阅读

  促进精神富足

  打开手机小程序,周边书店所在方位一览无余。近日,“慈溪全民阅读”公众号推送“书香地图”新功能,市民买书、看书更方便了。

  促进群众精神富足,推广全民阅读是最基础、最有效的路径。近年来,慈溪市以“全民读书月”等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高标准建设空间载体,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书海墨香。最新数据显示,慈溪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人均纸质和电子书阅读量位居浙江省前列。

  “推广全民阅读,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慈溪市委宣传部(慈溪市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年初,慈溪都会向各镇街、部门征集读书活动,今年总计有71个系列活动将向市民作重点推介。为满足新时期不同领域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慈溪还积极创新组织模式,举办“书香音乐节”等特色节庆,大大提升了全民阅读的可参与度。

  阵地建设步稳蹄疾。通过政府与社会多级联动,遍布慈溪各地的农家书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地标。目前,慈溪已成功创建17个首批“宁波市农家书屋示范点”。在实现农家书屋村级全覆盖的基础上,慈溪还积极试点数字网络、地域特色、共享运营等“农家书屋+”创建新模式。

  数字化手段拓展全民阅读场景。前不久,慈溪首批“数字书香”城乡公交专线开通。乘客用手机扫一扫车身、手拉环上的二维码,就能进入“慈溪数字阅读平台”,免费浏览海量电子书。“把阅读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助力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慈溪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特色读书团体不断涌现。2016年创立以来,稻读公社秉承“推广分享优质阅读”的理念,定期开展线上线下阅读分享、亲子绘本阅读、知名作家面对面、社科通识共读等活动,引领城市生活新风尚。今年,慈溪还将依托稻读公社的专业力量,创新开展“悦读四季”进书屋主题阅读示范活动。

  打造“最美书店”

  推动文化消费

  最近,由中宣部主办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慈溪书城荣获“年度最美书店”大奖,成为宁波唯一获此奖项的实体书店。

  走进慈溪书城,原木色融合青瓷色营造的优雅展陈格调让人眼前一亮。书城不同楼层,都布设了一条“慈文化走廊”。移民文化、围垦文化、慈孝文化、青瓷文化、慈溪老照片、慈溪非遗文化,伴着淡淡书香,向读者展示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收藏展厅,还陈列着一块块从上林湖河床搜集的瓷片。

  慈溪书城的目标是打造“市民的书房、学习的园地、城镇的客厅、文明的窗口”。可席地而坐的木质阶梯、窗边展架之间的长条座椅……漫步书城,随处可见适合读者休闲阅读的公共空间。书店一楼的宽大落地玻璃窗旁,一个不规则的狭长空间被精心布置成了小巧的“文艺沙龙”。

  “不少文学大师、知名作家曾在这里开过讲座,”书城负责人张渭根介绍,这里原是经济效益较高的售卖板块,书城重新装修后,他们将其改造成能够举办各类沙龙活动的公益单元。“窗边光线好,视野好,我们要把最好的位置留给读者。”

  是书店,也是文化消费综合体。这几年,慈溪书城积极由单一堆货式卖场向“书店+”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型升级,营收连续3年位居浙江省县市书城第一,年接待读者75万人次,成为当地文化消费的标志性窗口。

  书店是城市的精神地标。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网购冲击等影响,实体书店的生存环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慈溪通过出台奖补等具体措施,积极帮扶实体书店创新发展。明州书城、荇海书店……一批特色民营书店成为慈溪市民文化消费好去处。

  建设德育阵地

  传承优秀文化

  “清风托纸鸢,扶摇上青天。”近日,慈溪市匡堰镇石人山村复兴少年宫的小广场上,一只只由孩子们巧手制作的风筝迎风而起。此次活动,旨在让更多青少年感悟非遗文化、了解“浙风十礼”。

  2021年,中央文明办部署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慈溪成为全国5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聚焦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慈溪先行先试,着力构建“365”工作格局,打造“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建设、社会参与、全域覆盖”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模式。截至今年3月底,慈溪全市累计改造各类村(社区)休闲空间、活动场所、图书馆等278个,面向各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护、劳动实践等服务1200余场次;建成各类乡村“复兴少年宫”180个,建设资金1200余万元。

  整合优质资源,传承优秀文化。花样跳绳是胜山镇胜西小学的特色项目,近年来在省、市频获佳绩。胜山镇把这一特色体育品牌引入“复兴少年宫”,开展“绿色健体”教育,通过村校结对、骨干师资入驻执教等方式,向农村少年普及花样跳绳。横河镇彭桥村一方面招募有经验的幼儿园和小学老师进行公益授课,另一方面利用与市镇单位合作共建的机会,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等提供“复兴少年宫”课程设计和教学服务。“我们的课程融入了地方民俗文化,比如做彭桥麻花等,很受孩子们欢迎。”彭桥村党委副书记黄佳杰介绍。

  慈溪大胆探索,创新乡村“复兴少年宫”工作机制。慈溪市文明办牵头优化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管理措施,出台政策鼓励多主体建设,引入第三方进行科学评估,取得良好效果。慈溪还构建激励、绩效、管理三大机制,制定乡村“复兴少年宫”《十有标准》和《考核办法》,形成高质量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工作合力。

  下沉优质资源

  激发文化活力

  优质精神文化产品需要传承,也需要创造。慈溪通过优质资源下沉、优化服务供给,着力激发基层文化的创新活力。

  晚上7时不到,浒山街道鸣山社区,戏曲名角施树张准时来到活动室,带大家排练越剧选段。在慈溪,像施树张这样的“文艺村长”有30多位。为破解农村文化人才缺乏、传统“文化下乡”难扎根等“老大难”问题,去年,慈溪大胆创新工作机制,遴选一批有能力、有意愿的文艺志愿者沉到村(社区)担任“文艺村长”。试点以来,慈溪首批“文艺村长”累计下村时长超过2000小时。接下来,慈溪将通过完善试点经验,拓展“文艺村长”队伍规模,争取用三年时间培育百名以上“文艺村长”。

  “种”文化的同时也要送文化。去年,慈溪组建农民画等基层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分队9个,培育“三团三社”乡村文艺队伍18支。全年举办“文旅融合·非遗慈溪”等活动30余场次,评定第八批慈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个,第六批代表性传人5人、传承基地11个,3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人。慈溪还获评宁波首个“中国曲艺之乡”。深耕“四百文化”等惠民品牌工程,去年完成送戏剧进农村628场、文艺演出20场,举办“百姓课堂”培训993期,“百姓书场”等公益演出、展览112场次。慈溪市电影公司依托文化礼堂等固有阵地,推出“周末影院”项目,去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达5000余场次。

  数字化手段让文化更加可亲、可感。在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微信公众号内,点点屏幕就能在指尖360度全景欣赏遗址的风采,在慈溪,这样的“云逛展”“云看文物”越来越平常。慈溪市博物馆越窑青瓷数字展厅加入浙博公共服务综合平台、腾讯博物馆等“云展览”平台,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逛博物馆。

  笔者了解到,今年,慈溪还将积极扩容“公共文体服务圈”,推进资源配置更“触手可及”,实施“小区+”“公园+”等基础设施配建工程,落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化驿站等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升级“云享艺”等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推进传统文化更“鲜明鲜活”,以文物考古和非遗传承增信人民,培育瓯乐文旅演艺等新业态,创造性开展文化基因解码,打响“千年越窑·秘色慈溪”地域文化标识。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