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打造传播中华文化“最佳窗口” 天一阁南馆方案邀你投票
2022-06-15 15:12:00 稿源: 甬派  

  吴维春/摄

  记者今天从相关单位获悉,天一阁博物院南馆项目概念性设计方案通过前期多轮的论证、遴选、优化、评审,现优选出2个方案,特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建议,诚邀广大市民参与投票,积极建言献策。

  天一阁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圣地,有着“南国书城”的美誉。

  新中国建立后,宁波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天一阁的保护与发展。天一阁已逐步扩大发展成为一座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文物征集、典藏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社会教育、旅游休闲等诸多功能,融社会历史与文化艺术为一体的面向公众开放的特色博物馆,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为一体,是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城市形象的生动写照。

  2022年,天一阁博物院南馆项目先后列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高水平建设天一阁博物院南馆”,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标志性文化地标”,赓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争光添彩。

  建设目标

  以天一阁为核心,打造一南一北功能互补、内涵呼应的两大馆区,共同讲述书籍的“家国天下”,建设面向世界的“书香圣地”、探索创新融合的“文旅典范”、打造传播中华文化的“最佳窗口”。

  项目选址

  现天一阁博物院南面,北至马衙街、东至偃月街、南至大书院巷、西至长春路,包括四个地块(E、D、G、F),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分为展览交流区(G地块)、文化休闲区(F地块)、典藏修复(服务)区(E、D地块)三个功能区块。

  具体方案详细介绍

  方案1

  姚仁喜|大元建筑工场

  天一阁博物院南馆项目,依循“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月湖历史文化街区”及“天一阁”三个保护规划,将新建包含博物馆、典藏书库及文化街区三大区块。

  本案在设计及规划,可以归纳为三个重点层次来说明:一是保护历史、二是传承文化、三是创新设计。

  保护历史:整体规划遵循了月湖西岸的“梳状结构”,以偃月街为纵,马衙街、大书院巷为横,梳理后营巷、三圣巷、太阳巷及小书院巷,恢复传统城市肌理,延续历史空间文脉。将基地现存13栋历史建筑中,5栋进行原址修缮、其余8栋则落架复建,在街区适当的位置复建修缮。

  对清真寺规划了由大书院巷的进出流线,保证宗教活动的独立性。再有机地将院落建筑填补于场地内,重现三条古巷,形成独特的文化街区,再现区域活力。

  传承文化:空间架构上以中轴来强化空间传承,将原天一阁轴线向南延伸,自宝书楼起,经过秦氏祠堂、马眼漕、牌坊、范钦广场、直至轴线南端的“讲学堂”,形成“书藏古今,阁闻天下”的对话。

  从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延伸,东侧是新博物馆,西侧是典藏书库,两大功能布置均衡、东西呼应。两座建筑的高度由东西向内逐渐降低,整体态势向内汇聚,减少体量的冲击,融合街巷建筑尺度,强化区域的整体感。建筑形式借鉴江南园林和宁波民居的建筑风格,转化为现代元素,与周遭历史建筑区达到新旧的融合,诠释宁波传统建筑的内涵与精神。

  创新设计:讲学堂位于从宝书楼向南延伸的中轴线的末端,立面以六开间的传统窗棂为造型。前方的一方水池,承袭天一阁特有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概念。博物馆的主要建筑元素为层迭错落的双坡屋顶,较长的坡顶朝西,强化中轴线的重要性。较短的坡顶朝东边的偃月街,面向月湖景观区的传统尺度。博物馆主入口位于东北侧,一个现代窗棂造型的玻璃盒子作为入口意象,一横一竖,与超然阁相互辉映。屋顶由现代材料向传统屋瓦互融及过渡,坡顶由低处的青瓦向高处逐渐转换为金属圆管及铝板,以现代材料传达传统屋瓦的意象及线条。西侧典藏区补足天一阁长久以来不足的藏书空间,配置各类典藏库房、研究工作室、及文物修缮实验室等空间。

  于基地南北两侧,借用了传统园林游廊概念,设置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手法的“时间长廊”与“空间长廊”,贯穿全区。地下空间引入具有时代活力的文创业态,利用下沉广场串联;地面巷弄里的讲舍、书院、学堂、高墙、敞院、黛瓦,充分体现宁波特色,达成充满生机的“有机更新”。

  设计结语:新的天一阁南馆项目将创造一个展现古今交汇、新旧交融的场所,提高社会对月湖文化的关注,成为延续宁波历史记忆,同时面向城市未来的文化橱窗和文化新地标。

  方案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总体设计策略:方案总体构思为“水岸书香、新阁揽月。”以“保护、延续、发展”为理念,梳理月湖历史街区和天一阁景区存在的问题,综合平衡历史风貌保护与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需求,创建以建筑群体空间统筹和再现历史意象的新模式,使天一阁博物院南馆融入城市生活空间。

  历史意象再造:充分挖掘月湖地区水文化的历史渊源,以马眼槽为中心,将马衙河景观空间沿天一阁中轴线向南延伸,与南端的国学大讲堂形成首尾呼应、一气呵成的空间序列,使这条中轴线成为贯穿连接天一阁新老建筑群体的核心空间,创造独特的滨水公共空间。将场地内现存分散的传统民居迁建集中于场地中央的F地块,恢复历史街巷肌理,提升街区整体空间品质。

  城市活力提升:将天一阁南馆工程中的书籍体验空间、商业消费空间、文创休闲空间沿天一阁区域的观众主要参观流线布置,并通过对保留民居的保护和再利用,以F地块为中心形成地上、地下立体化的辐射周边的园林式特色休闲空间,提升本区域的城市活力。

  建筑融入城市空间:南馆工程位于月湖区域偃月街的重要滨水节点,通过合理的人车分流组织,打造本区域安全连续的步行空间。通过精心处理,博物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融于历史街区环境。博物馆北侧沿马衙河布置的咖啡、文创商店等公共服务功能与中央地块的园林休闲空间连通互动,使博物馆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一部分。

  便捷完善的功能设计:结合天一阁藏书文化的核心特点,以开放紧凑的空间布局、先进的科技展示手段,实现展、教、学、游的全面结合,打造书香四溢的特色街区。在流线组织上,突出以人为本,观众进出、VIP、展品、办公等基本功能流线各行其道,衔接有序。

  和谐共生的建筑群体风貌:按照历史遗产的原真性以及可识别性原则,天一阁南馆建筑群的外立面设计突出和谐共生的理念,妥善处理保存、修复、迁建、加建和新建之间的比例权衡。严格按照上位保护规划所确定的分区限高控制新建建筑的檐口高度,通过传统材料的创新使用与历史建筑形成对比,力求赋予建筑群体新旧融合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建筑风格新旧辉映:博物馆主体的建筑风格、材料和建造技术凸显宁波的地方特点,青砖、黑瓦与粉墙的交替使用与周边的历史街区相呼应。我们特别设计了一座可以眺望天一阁以及月湖景观的现代重檐藏书阁,极大地丰富了月湖地区的城市天际线,这座形如弯月的新藏书阁,将赋予文化遗产传承的崭新活力。通讯员 徐生华 王伊婧 记者 厉晓杭

  本次征求意见时间自6月15日至6月21日。采取线上线下进行(宁波发布、甬派、天一阁状元厅、宁波日报)。欢迎广大市民踊跃参与投票,积极建言献策,选出您心目中未来美好的天一阁南馆。如您有其他的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评论。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打造传播中华文化“最佳窗口” 天一阁南馆方案邀你投票

稿源: 甬派 2022-06-15 15:12:00

  吴维春/摄

  记者今天从相关单位获悉,天一阁博物院南馆项目概念性设计方案通过前期多轮的论证、遴选、优化、评审,现优选出2个方案,特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建议,诚邀广大市民参与投票,积极建言献策。

  天一阁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圣地,有着“南国书城”的美誉。

  新中国建立后,宁波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天一阁的保护与发展。天一阁已逐步扩大发展成为一座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文物征集、典藏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社会教育、旅游休闲等诸多功能,融社会历史与文化艺术为一体的面向公众开放的特色博物馆,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为一体,是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城市形象的生动写照。

  2022年,天一阁博物院南馆项目先后列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高水平建设天一阁博物院南馆”,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标志性文化地标”,赓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争光添彩。

  建设目标

  以天一阁为核心,打造一南一北功能互补、内涵呼应的两大馆区,共同讲述书籍的“家国天下”,建设面向世界的“书香圣地”、探索创新融合的“文旅典范”、打造传播中华文化的“最佳窗口”。

  项目选址

  现天一阁博物院南面,北至马衙街、东至偃月街、南至大书院巷、西至长春路,包括四个地块(E、D、G、F),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分为展览交流区(G地块)、文化休闲区(F地块)、典藏修复(服务)区(E、D地块)三个功能区块。

  具体方案详细介绍

  方案1

  姚仁喜|大元建筑工场

  天一阁博物院南馆项目,依循“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月湖历史文化街区”及“天一阁”三个保护规划,将新建包含博物馆、典藏书库及文化街区三大区块。

  本案在设计及规划,可以归纳为三个重点层次来说明:一是保护历史、二是传承文化、三是创新设计。

  保护历史:整体规划遵循了月湖西岸的“梳状结构”,以偃月街为纵,马衙街、大书院巷为横,梳理后营巷、三圣巷、太阳巷及小书院巷,恢复传统城市肌理,延续历史空间文脉。将基地现存13栋历史建筑中,5栋进行原址修缮、其余8栋则落架复建,在街区适当的位置复建修缮。

  对清真寺规划了由大书院巷的进出流线,保证宗教活动的独立性。再有机地将院落建筑填补于场地内,重现三条古巷,形成独特的文化街区,再现区域活力。

  传承文化:空间架构上以中轴来强化空间传承,将原天一阁轴线向南延伸,自宝书楼起,经过秦氏祠堂、马眼漕、牌坊、范钦广场、直至轴线南端的“讲学堂”,形成“书藏古今,阁闻天下”的对话。

  从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延伸,东侧是新博物馆,西侧是典藏书库,两大功能布置均衡、东西呼应。两座建筑的高度由东西向内逐渐降低,整体态势向内汇聚,减少体量的冲击,融合街巷建筑尺度,强化区域的整体感。建筑形式借鉴江南园林和宁波民居的建筑风格,转化为现代元素,与周遭历史建筑区达到新旧的融合,诠释宁波传统建筑的内涵与精神。

  创新设计:讲学堂位于从宝书楼向南延伸的中轴线的末端,立面以六开间的传统窗棂为造型。前方的一方水池,承袭天一阁特有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概念。博物馆的主要建筑元素为层迭错落的双坡屋顶,较长的坡顶朝西,强化中轴线的重要性。较短的坡顶朝东边的偃月街,面向月湖景观区的传统尺度。博物馆主入口位于东北侧,一个现代窗棂造型的玻璃盒子作为入口意象,一横一竖,与超然阁相互辉映。屋顶由现代材料向传统屋瓦互融及过渡,坡顶由低处的青瓦向高处逐渐转换为金属圆管及铝板,以现代材料传达传统屋瓦的意象及线条。西侧典藏区补足天一阁长久以来不足的藏书空间,配置各类典藏库房、研究工作室、及文物修缮实验室等空间。

  于基地南北两侧,借用了传统园林游廊概念,设置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手法的“时间长廊”与“空间长廊”,贯穿全区。地下空间引入具有时代活力的文创业态,利用下沉广场串联;地面巷弄里的讲舍、书院、学堂、高墙、敞院、黛瓦,充分体现宁波特色,达成充满生机的“有机更新”。

  设计结语:新的天一阁南馆项目将创造一个展现古今交汇、新旧交融的场所,提高社会对月湖文化的关注,成为延续宁波历史记忆,同时面向城市未来的文化橱窗和文化新地标。

  方案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总体设计策略:方案总体构思为“水岸书香、新阁揽月。”以“保护、延续、发展”为理念,梳理月湖历史街区和天一阁景区存在的问题,综合平衡历史风貌保护与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需求,创建以建筑群体空间统筹和再现历史意象的新模式,使天一阁博物院南馆融入城市生活空间。

  历史意象再造:充分挖掘月湖地区水文化的历史渊源,以马眼槽为中心,将马衙河景观空间沿天一阁中轴线向南延伸,与南端的国学大讲堂形成首尾呼应、一气呵成的空间序列,使这条中轴线成为贯穿连接天一阁新老建筑群体的核心空间,创造独特的滨水公共空间。将场地内现存分散的传统民居迁建集中于场地中央的F地块,恢复历史街巷肌理,提升街区整体空间品质。

  城市活力提升:将天一阁南馆工程中的书籍体验空间、商业消费空间、文创休闲空间沿天一阁区域的观众主要参观流线布置,并通过对保留民居的保护和再利用,以F地块为中心形成地上、地下立体化的辐射周边的园林式特色休闲空间,提升本区域的城市活力。

  建筑融入城市空间:南馆工程位于月湖区域偃月街的重要滨水节点,通过合理的人车分流组织,打造本区域安全连续的步行空间。通过精心处理,博物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融于历史街区环境。博物馆北侧沿马衙河布置的咖啡、文创商店等公共服务功能与中央地块的园林休闲空间连通互动,使博物馆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一部分。

  便捷完善的功能设计:结合天一阁藏书文化的核心特点,以开放紧凑的空间布局、先进的科技展示手段,实现展、教、学、游的全面结合,打造书香四溢的特色街区。在流线组织上,突出以人为本,观众进出、VIP、展品、办公等基本功能流线各行其道,衔接有序。

  和谐共生的建筑群体风貌:按照历史遗产的原真性以及可识别性原则,天一阁南馆建筑群的外立面设计突出和谐共生的理念,妥善处理保存、修复、迁建、加建和新建之间的比例权衡。严格按照上位保护规划所确定的分区限高控制新建建筑的檐口高度,通过传统材料的创新使用与历史建筑形成对比,力求赋予建筑群体新旧融合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建筑风格新旧辉映:博物馆主体的建筑风格、材料和建造技术凸显宁波的地方特点,青砖、黑瓦与粉墙的交替使用与周边的历史街区相呼应。我们特别设计了一座可以眺望天一阁以及月湖景观的现代重檐藏书阁,极大地丰富了月湖地区的城市天际线,这座形如弯月的新藏书阁,将赋予文化遗产传承的崭新活力。通讯员 徐生华 王伊婧 记者 厉晓杭

  本次征求意见时间自6月15日至6月21日。采取线上线下进行(宁波发布、甬派、天一阁状元厅、宁波日报)。欢迎广大市民踊跃参与投票,积极建言献策,选出您心目中未来美好的天一阁南馆。如您有其他的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评论。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