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添衣吾缝”工作站成为吸引居民的“爱心磁场”
2022-06-27 08:00:27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添衣吾缝”工作站成员在工作中。记者刘波摄

  每逢星期三上午,走过海曙区月湖街道平桥社区菱池西区小区居民自治服务站,总能看到很多居民拿着一件件衣物走进去。周边的居民都知道,那是“添衣吾缝”工作站又开张了。从2007年以来,“添衣吾缝”的“掌门人”应伟峰就带着妻子和其他成员,为居民提供免费缝补服务,至今已经累计服务千余人次,缝补了上万件衣物。但在应伟峰看来,他这个工作室除了缝补衣物外,还像爱心磁场一样,“缝补”了邻里情。

  近日,记者见识到了这个“爱心磁场”。

  15年累计缝补上万件衣物

  今年69岁的应伟峰原是一家绣品厂的行政管理人员,懂一点缝纫,而妻子钱红妹则是一名缝纫高手。“2007年,我们在社区开展党员学习的时候,了解到很多党员居民想改衣物但找不到地方。”他们就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社区党员和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提供缝补服务。

  刚开始的时候,应伟峰还在社区警务室工作,因此他和妻子就把旁边的社区居委会作为“接头”地点,居民把需要修改或缝补的衣物放到居委会,并跟应伟峰说明修改、缝补的地方、尺寸;下班后应伟峰把衣物带回家,两夫妻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分工合作把衣物修改、缝补好;第二天,应伟峰就把衣物再带回到居委会,让主人来领取。

  2014年1月,街道、社区、热心居民群策群力之下,“添衣吾缝”缝纫志愿服务团队开张了。团队规模不大,只有3名志愿者,场地就设立在平桥社区的老年活动室——平桥缘,现在也是菱池西区小区居民自治服务站。从那以后,这个工作室每周三上午就风雨无阻地开门,处理社区居民们等候了一周的订单。

  应伟峰现在已经不再亲自上手缝补了,去年开始工作室已经有了5名成员。一名当成了徒弟培养,主攻缝纫技术,一名负责登记居民的衣物和各种需求,还有一名则会在门口为老年居民量血压。“我现在只要负责统筹就行了。”

  “添衣吾缝”过硬的技术、暖心的服务早在邻里间传播开来,每周三来这里的居民也是越来越多。从2007年以来,“添衣吾缝”已经累计服务千余人次周边居民,缝补了上万件衣物。

  工作室成了邻里情“缝补室”

  “很多居民把每周三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他们相聚在这里唠家常、问寒暖。我们让工作室成为一座爱心桥梁,缝补的不仅仅是穿在身上的衣物,更缝补了很多老人的内心。”应伟峰说,有时候居民还会在这里说一些心里话,而他也会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带给社区、街道。

  前段时间,社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有一名居民聊天的时候就说起,施工队进来没多久,就要拆他们楼下的防盗门。”应伟峰一听就觉得不对,工程还没开始就先拆了防盗门,肯定会带来安全隐患。他把事情向社区进行了反映,而社区也立即和施工队进行沟通,后来防盗门就暂时不拆了。

  虽然工作室只在周三开放,其实应伟峰和团队每天都在忙着公益。“这两天,我们正在家里制作牛奶袋。”这些牛奶袋都是应伟峰找来碎布做的,他主要负责找材料、画样、剪样,妻子和其他成员手工缝制。“下个月,我们准备把50个牛奶袋送给附近一个小区的老人,方便他们拿牛奶瓶。”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菱池小区送了60多个。

  另外,下个月他们还计划做10套睡衣送给社区老年人党员。

  由于钱红妹还曾在一家幼儿园做过保育阿姨,为此“添衣吾缝”团队之前制作了1000多套椅套赠送给宁波市第一幼儿园、新芝幼儿园、竹福园幼儿园、宝韵音乐幼儿园、闻裕顺幼儿园等十几家幼儿园。“椅套后面还有一个袋子,方便孩子们放图书。”

  “我们夫妻俩都有近50年的党龄,用我们所长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乐意做的。”应伟峰还制作了一首打油诗,这也是他们多年志愿服务工作最简单最朴实的心得和体会:

  “添衣吾缝”暖人心,社区居民很欢迎。别看一件小事情,解决居民大事情。听到居民赞扬声,我们心里很高兴。心中牢记人民事,永远跟党向前进。宁波晚报记者林伟通讯员唐茜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添衣吾缝”工作站成为吸引居民的“爱心磁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6-27 08:00:27

  “添衣吾缝”工作站成员在工作中。记者刘波摄

  每逢星期三上午,走过海曙区月湖街道平桥社区菱池西区小区居民自治服务站,总能看到很多居民拿着一件件衣物走进去。周边的居民都知道,那是“添衣吾缝”工作站又开张了。从2007年以来,“添衣吾缝”的“掌门人”应伟峰就带着妻子和其他成员,为居民提供免费缝补服务,至今已经累计服务千余人次,缝补了上万件衣物。但在应伟峰看来,他这个工作室除了缝补衣物外,还像爱心磁场一样,“缝补”了邻里情。

  近日,记者见识到了这个“爱心磁场”。

  15年累计缝补上万件衣物

  今年69岁的应伟峰原是一家绣品厂的行政管理人员,懂一点缝纫,而妻子钱红妹则是一名缝纫高手。“2007年,我们在社区开展党员学习的时候,了解到很多党员居民想改衣物但找不到地方。”他们就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社区党员和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提供缝补服务。

  刚开始的时候,应伟峰还在社区警务室工作,因此他和妻子就把旁边的社区居委会作为“接头”地点,居民把需要修改或缝补的衣物放到居委会,并跟应伟峰说明修改、缝补的地方、尺寸;下班后应伟峰把衣物带回家,两夫妻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分工合作把衣物修改、缝补好;第二天,应伟峰就把衣物再带回到居委会,让主人来领取。

  2014年1月,街道、社区、热心居民群策群力之下,“添衣吾缝”缝纫志愿服务团队开张了。团队规模不大,只有3名志愿者,场地就设立在平桥社区的老年活动室——平桥缘,现在也是菱池西区小区居民自治服务站。从那以后,这个工作室每周三上午就风雨无阻地开门,处理社区居民们等候了一周的订单。

  应伟峰现在已经不再亲自上手缝补了,去年开始工作室已经有了5名成员。一名当成了徒弟培养,主攻缝纫技术,一名负责登记居民的衣物和各种需求,还有一名则会在门口为老年居民量血压。“我现在只要负责统筹就行了。”

  “添衣吾缝”过硬的技术、暖心的服务早在邻里间传播开来,每周三来这里的居民也是越来越多。从2007年以来,“添衣吾缝”已经累计服务千余人次周边居民,缝补了上万件衣物。

  工作室成了邻里情“缝补室”

  “很多居民把每周三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他们相聚在这里唠家常、问寒暖。我们让工作室成为一座爱心桥梁,缝补的不仅仅是穿在身上的衣物,更缝补了很多老人的内心。”应伟峰说,有时候居民还会在这里说一些心里话,而他也会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带给社区、街道。

  前段时间,社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有一名居民聊天的时候就说起,施工队进来没多久,就要拆他们楼下的防盗门。”应伟峰一听就觉得不对,工程还没开始就先拆了防盗门,肯定会带来安全隐患。他把事情向社区进行了反映,而社区也立即和施工队进行沟通,后来防盗门就暂时不拆了。

  虽然工作室只在周三开放,其实应伟峰和团队每天都在忙着公益。“这两天,我们正在家里制作牛奶袋。”这些牛奶袋都是应伟峰找来碎布做的,他主要负责找材料、画样、剪样,妻子和其他成员手工缝制。“下个月,我们准备把50个牛奶袋送给附近一个小区的老人,方便他们拿牛奶瓶。”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菱池小区送了60多个。

  另外,下个月他们还计划做10套睡衣送给社区老年人党员。

  由于钱红妹还曾在一家幼儿园做过保育阿姨,为此“添衣吾缝”团队之前制作了1000多套椅套赠送给宁波市第一幼儿园、新芝幼儿园、竹福园幼儿园、宝韵音乐幼儿园、闻裕顺幼儿园等十几家幼儿园。“椅套后面还有一个袋子,方便孩子们放图书。”

  “我们夫妻俩都有近50年的党龄,用我们所长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乐意做的。”应伟峰还制作了一首打油诗,这也是他们多年志愿服务工作最简单最朴实的心得和体会:

  “添衣吾缝”暖人心,社区居民很欢迎。别看一件小事情,解决居民大事情。听到居民赞扬声,我们心里很高兴。心中牢记人民事,永远跟党向前进。宁波晚报记者林伟通讯员唐茜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