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戎美容 通讯员 詹柴
季夏的上午9时许,在宁波市现代种业孵化基地的稻田阡陌间,没有一丝清风,只有明晃晃的烈日,但此时此景,倒也映衬了前来收割稻谷的农技专家的好心情。
“4年了,终于成功啦!亩产可达493公斤!”市农科院“基因编辑体细胞杂交”课题负责人严成其博士眉开眼笑地说道,过不了多久,宁波市民就可以提早4个月吃上本地新鲜的早粳米了。
稻田试验地。
3000到30再到3,优胜劣汰发挥到极致
走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一个个白色的小牌牌插在稻田里,严成其告诉记者,这是为选取更好的水稻品种做的标志,网格标签化管理有利于更好地鉴别。
记者走了几片网格区域,凑近一看,果然有些稻谷还未结穗,看似一畦春韭,有些杂株太多,品相不好,而可以丰收的稻谷则颗粒饱满,稻穗弯弯。
据严成其介绍,他们课题组首先引进了优质粳稻稻花香和课题组先期选育的具有日本越光米相仿的润香稻作为亲本,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手段用野生稻后代进行抗病性改良和基因聚合,从3000多个株系中层层选育、优胜劣汰,通过大量工作选拔“种子选手”,感觉年年穗一样,却又是年年不一样,种子经过连续6代的选育,进而选出了在30个优质的早粳稻株系,继续层层选育获得3个稳定早粳稻新株系。
“做科研就是这样,一定要精益求精,别说几千份的株系,上万份的株系我们也遇到过,必须把最好的选出来,让农户们有最大化的丰收。”严成其说。
农技人员开始收割。
生物实验室。
一年种两季 海南宁波4年间来回“迁徙”
严成其说,其实,课题组一直励志于水稻相关的研究领域,之前是研究如何给水稻加上“抗病”的功效,之后研制雪珍和润香系列优质米,如今又花费4年培育适合于宁波种植的早粳米。
“宁波人爱吃粳米,粳米香、营养足,口感好,但因为品种和气候的关系,现在吃的粳米都是去年11月份收割的陈米,所以我们想着如何做一款新鲜的早粳米。”严成其说,在市科技局2025育种专项的资助下,他们课题组引进稻花香的亲本进行种植,但在本地产量低,易倒伏,非常不理想,于是课题组将先期选育的有越光和野生稻血统的润香优质稻进行基因聚合,开启了育种之路。
姜洁锋是团队成员之一,他回忆说:“为了提高试种效率,研究团队来到海南开辟试验田,进行高效加代。因为气候关系,我们将选育的早粳稻在3月份种下,7月份收割,11月份再把种子带去海南种植,像候鸟过冬一样,4年如此来来回回,早粳米品种特性终于得到了稳定,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
团队成员在实验室操作,居中为严成其。
农技专家在做测试。
严成其说,这种选育的早粳稻新株系具有抗寒性强、耐低温、米质优、成熟期早、避台风及全年双季稳产优质等特点,目前,已经向农业农村部申请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这次无论从早熟性、抗病性、品质上都得到了一个质变的成功,市民不仅可以吃到口感比较好的早粳米,而且推广种植潜力很大,日后为农户增收也开辟了一个新渠道。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