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 "最开放的区"与"最"字较劲
2022-09-26 22:2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喜迎二十大

沈建强摄

  中国宁波网记者单玉紫枫

  两年前,自贸区对宁波人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本土策源”、油气资源配置中心等概念更是陌生。

  两年后,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的“本土策源”制度创新已达107项,其中28项建设成果分批入选浙江省“十大进展”,14项制度创新案例入选省级“最佳案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信即便许多年以后,翻开宁波的历史,2020年9月24日这一天,依旧浓墨重彩:不仅仅因为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正式挂牌,更因为这一天,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令宁波悬悬而望多年的“最开放”定位,自此落地生根。

北仑区委宣传部供图

  最“硬核”,看协同并进

  市自贸办主任张延,至今念念不忘2020年12月2日,那一声汽笛。

  “新明州66”远洋轮从嘉兴乍浦港捎带的10个支线外贸中转重箱在宁波舟山港缓缓卸下,这标志着浙江自贸试验区首次中资非五星旗船舶试点沿海捎带业务顺利完成,也是宁波片区实现的首个政策突破落地。

  于货主而言,这意味着对航线的选择更多了,海运物流效率提高了,进而降低了成本;于航运企业而言,有利于提升船舶调度灵活性,提高舱位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于港口而言,可以提升货物集聚能力,优化集疏运体系。

  两年来,这样的“一举多得”直观案例在宁波片区不胜枚举,更值得细品的,是其承载始终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自贸区、保税区和硬核港口的政策功能叠加优势,在高水平开放、深层次合作中寻求新突破、重塑新优势,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

  比如,致力于“让物流变得更简单”,宁波片区打造以海港为龙头、陆港为基础、空港为特色、信息港为纽带的“四港”联动智慧物流云平台,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注入更多“智慧”基因。今年7月,该平台入选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重大应用成果名单;而随着外国籍船舶“港口国监督远程检查”机制在全国及亚太地区21个成员国(地区)运行,这份来自宁波的首创,已经成为改变国际规则的“中国方案”……

  彰显“硬核”力量,本身就意味要与“最”字较劲。宁波片区不断强化港口资源整合,统筹航线、物流、堆场、仓储等资源要素,打造“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协调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覆盖16省62市,集装箱班轮航线突破300条,与全球200多个国家600多个港口互联互通。

蒋晓东摄

  最“集成”,看统筹协调

  于宁波开放历程而言,两周年不过是一个序曲,一节前奏,但改革的任务和节奏来不得丝毫松懈。

  今年1月1日,市政府将102项市级权限统一下放到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这是宁波历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市级权限下放,涉及11个职能部门,目标剑指更大改革自主权。紧接着,1月23日,根据省、市委决策部署,新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成立运行,并挂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管委会牌子,各项工作全面提速。

  宁波提出,推进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集成改革,以各方面改革的衔接配套,回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既有牵头抓总部门市自贸办进一步发挥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考核监督作用,又强化主体责任,由管委会对标对表国家、省市方案及年度工作要点,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下,一条条的宁波举措像是“绣花针”,沿着市场需求的“针脚”,通过系统改革创新,将政策穿进“针眼”,让件件实事落地生根,也让“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宁波实践,像看不见的引力波,在各项工作中激荡开去。

  今年1月,宁波片区的66云链区块链数字仓单平台上,诞生国内首张数字仓单跟单险保单。这一在能源化工行业创立的大宗商品交易及融资新机制,成功解决大宗商品作为动产的产权确认这一全球性难题,获得国家部委认可。

  放眼全球,大宗商品领域已成港口、资源、平台、服务的全方位竞争。宁波片区以制度创新辅以数字化手段,织出一张大宗商品能源“服务网”。数年来,这张网不仅连通上下,也牵引四方,令大宗商品的宁波“舞步”变得益发“轻盈”。

蒋晓东摄

  最“创新”,看前世今生

  在大榭开发区,东华能源的地下洞库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

  面对来访者,项目总监汪波还是喜欢一遍遍地说起项目“重启”的老掌故。那是2017年,东华能源在大榭开发区投资20亿元,准备建设地下洞库。但由于规划部门无法对非建设用地出具规划选址意见,导致地下洞库无法设置采矿权,无奈搁置。

  这一切,在宁波片区挂牌后发生了彻底转变。该地块被官宣划入46平方公里的宁波片区核心区,项目被迅速列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头号突破目标,并在全国首创性地形成以“征转分离”、工程性开采、地下空间租赁使用为特征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施路径。

  沉寂数年的项目重获新生。自贸改革的成效实时“替换”为不断开挖的深度。“建成后相当于新增1200亩地面仓储用地!”汪波感慨道。

  项目盘活后,更大“虹吸效应”随之而来。目前,东华能源已在宁波设立马森集团国际能源总部项目,计划两年内将新加坡的液化石油气贸易结算业务全部转回国内,截至今年6月底已办理5.3亿美元离岸转手业务。

  不经意间,这座城市的自贸实践已经站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挑战。对宁波而言,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打好手中的“自贸牌”,是城市竞争力得以巩固、提升的前提。而作为全宁波“最开放的区”,更深层的追问是:如何以更进一步的“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使宁波成为对全省、全国有重大贡献的发展高地、开放高地。

  这是与“最”字的终极较劲,也是一座城市的自我期许。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 "最开放的区"与"最"字较劲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9-26 22:25:00

沈建强摄

  中国宁波网记者单玉紫枫

  两年前,自贸区对宁波人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本土策源”、油气资源配置中心等概念更是陌生。

  两年后,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的“本土策源”制度创新已达107项,其中28项建设成果分批入选浙江省“十大进展”,14项制度创新案例入选省级“最佳案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信即便许多年以后,翻开宁波的历史,2020年9月24日这一天,依旧浓墨重彩:不仅仅因为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正式挂牌,更因为这一天,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令宁波悬悬而望多年的“最开放”定位,自此落地生根。

北仑区委宣传部供图

  最“硬核”,看协同并进

  市自贸办主任张延,至今念念不忘2020年12月2日,那一声汽笛。

  “新明州66”远洋轮从嘉兴乍浦港捎带的10个支线外贸中转重箱在宁波舟山港缓缓卸下,这标志着浙江自贸试验区首次中资非五星旗船舶试点沿海捎带业务顺利完成,也是宁波片区实现的首个政策突破落地。

  于货主而言,这意味着对航线的选择更多了,海运物流效率提高了,进而降低了成本;于航运企业而言,有利于提升船舶调度灵活性,提高舱位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于港口而言,可以提升货物集聚能力,优化集疏运体系。

  两年来,这样的“一举多得”直观案例在宁波片区不胜枚举,更值得细品的,是其承载始终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自贸区、保税区和硬核港口的政策功能叠加优势,在高水平开放、深层次合作中寻求新突破、重塑新优势,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

  比如,致力于“让物流变得更简单”,宁波片区打造以海港为龙头、陆港为基础、空港为特色、信息港为纽带的“四港”联动智慧物流云平台,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注入更多“智慧”基因。今年7月,该平台入选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重大应用成果名单;而随着外国籍船舶“港口国监督远程检查”机制在全国及亚太地区21个成员国(地区)运行,这份来自宁波的首创,已经成为改变国际规则的“中国方案”……

  彰显“硬核”力量,本身就意味要与“最”字较劲。宁波片区不断强化港口资源整合,统筹航线、物流、堆场、仓储等资源要素,打造“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协调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覆盖16省62市,集装箱班轮航线突破300条,与全球200多个国家600多个港口互联互通。

蒋晓东摄

  最“集成”,看统筹协调

  于宁波开放历程而言,两周年不过是一个序曲,一节前奏,但改革的任务和节奏来不得丝毫松懈。

  今年1月1日,市政府将102项市级权限统一下放到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这是宁波历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市级权限下放,涉及11个职能部门,目标剑指更大改革自主权。紧接着,1月23日,根据省、市委决策部署,新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成立运行,并挂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管委会牌子,各项工作全面提速。

  宁波提出,推进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集成改革,以各方面改革的衔接配套,回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既有牵头抓总部门市自贸办进一步发挥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考核监督作用,又强化主体责任,由管委会对标对表国家、省市方案及年度工作要点,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下,一条条的宁波举措像是“绣花针”,沿着市场需求的“针脚”,通过系统改革创新,将政策穿进“针眼”,让件件实事落地生根,也让“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宁波实践,像看不见的引力波,在各项工作中激荡开去。

  今年1月,宁波片区的66云链区块链数字仓单平台上,诞生国内首张数字仓单跟单险保单。这一在能源化工行业创立的大宗商品交易及融资新机制,成功解决大宗商品作为动产的产权确认这一全球性难题,获得国家部委认可。

  放眼全球,大宗商品领域已成港口、资源、平台、服务的全方位竞争。宁波片区以制度创新辅以数字化手段,织出一张大宗商品能源“服务网”。数年来,这张网不仅连通上下,也牵引四方,令大宗商品的宁波“舞步”变得益发“轻盈”。

蒋晓东摄

  最“创新”,看前世今生

  在大榭开发区,东华能源的地下洞库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

  面对来访者,项目总监汪波还是喜欢一遍遍地说起项目“重启”的老掌故。那是2017年,东华能源在大榭开发区投资20亿元,准备建设地下洞库。但由于规划部门无法对非建设用地出具规划选址意见,导致地下洞库无法设置采矿权,无奈搁置。

  这一切,在宁波片区挂牌后发生了彻底转变。该地块被官宣划入46平方公里的宁波片区核心区,项目被迅速列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头号突破目标,并在全国首创性地形成以“征转分离”、工程性开采、地下空间租赁使用为特征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施路径。

  沉寂数年的项目重获新生。自贸改革的成效实时“替换”为不断开挖的深度。“建成后相当于新增1200亩地面仓储用地!”汪波感慨道。

  项目盘活后,更大“虹吸效应”随之而来。目前,东华能源已在宁波设立马森集团国际能源总部项目,计划两年内将新加坡的液化石油气贸易结算业务全部转回国内,截至今年6月底已办理5.3亿美元离岸转手业务。

  不经意间,这座城市的自贸实践已经站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挑战。对宁波而言,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打好手中的“自贸牌”,是城市竞争力得以巩固、提升的前提。而作为全宁波“最开放的区”,更深层的追问是:如何以更进一步的“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使宁波成为对全省、全国有重大贡献的发展高地、开放高地。

  这是与“最”字的终极较劲,也是一座城市的自我期许。

编辑: 应波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