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重磅!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布 宁波圈内定位明确
2022-09-28 16:4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空中俯瞰上海陆家嘴。新华社图

  中国宁波网记者 成良田 文/摄

  这两天,上海大都市圈,正迅速破圈。

  先是昨天上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实施推进会举行,上海、苏州、宁波、无锡、常州、南通、嘉兴、湖州、舟山9城主要负责人相聚“云端”,通报情况、交流发言。

  “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是上海与周边八个城市的‘大合唱’,与南京、杭州、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等互为腹地、相互促进。”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

  “互为腹地”提法,让圈内城市十分亲切;“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的目标,更是让人振奋不已。

  好消息,接踵而至。

  今天上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又在两省一市多个平台发布。记者注意到,在这个剑指“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宁波市区与苏州市区、临港新片区一起,定位为“综合性全球城市”,其地位极重

宁波东部新城

  先来看看,规划本身的不凡之处。

  这个“新时代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由上海会同江苏、浙江共同组织编制,是上海与周边8个城市协作发展的共识性文件,也是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区域的宏伟蓝图。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工作领导小组表示,规划历时2年5个月,经过3次国内外专家咨询会、5次成果研讨会、40多次城市与部分对接会,前后收集了部省市等600多条建议,采纳率近90%。

  据悉,该规划将报自然资源部备案,纳入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各地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共同组织、共同编织、共同认定、共同实施,规划之“重”,可见一斑。

  在上海大都市圈中,宁波到底是什么角色?圈内定位如何?

  不急,先看看,都市圈都有谁。

  前面提到,都市圈是“1+8”,也就是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

  不过,初时并非九城“大合唱”,而是“七城”,常州、湖州并未包括在内。

  后来,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上海大都市圈既要突出通勤圈等学术概念,也应当考虑区域重大的资源要素协同,同时要兼顾当下行政管理及政策投放的确定性以及面向未来动态调整的可能性。

  最终,规划明确,本轮上海大都市圈范围为“1+8”市域行政范围。

宁波城区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大都市圈,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通勤圈,而是以地理邻近性为基础、功能紧密关联性为核心,并兼顾行政治理的完整性。

  “多中心城市区域。”官方发布稿中,如是表述。这也是上海大都市圈的一大特点。

上海大都市圈功能体系规划图。来源:市规划资源局官网

  规划提出,上海大都市圈将“共筑紧凑开放的空间格局”,建立涵盖顶级全球城市、综合性全球城市、专业性全球城市、全球功能性节点、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的多层次功能体系。

  最终,形成“1-3-6-12-19”的功能结构——

  1个顶级全球城市,即上海市区,在全球各领域达到一流水平;

  3个综合性全球城市,即苏州市区、宁波市区、临港新片区,与上海共同组织全球核心功能,携手迈向全球城市“第二方阵”;

  6个专业性全球城市,即无锡市区、常州市区、南通市区、嘉兴市区、湖州市区、舟山市区,在专业领域发挥国际影响力;

  12个全球功能性节点,包括我市的余姚市、慈溪市等, 承担全球特色功能;

  19个相对独立的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其中包括我市象山、 宁海两县,主要服务本土,为全球城市及节点提供有力支撑。

宁波三江口

  具体在城市分工上,宁波市区是

  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发挥好宁波作为上海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协同区的三大职能;

  提升航运贸易、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补齐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短板;

  发挥自主创新优势,引进国家实验室、双一流高校等创新源,强化民营创新,建设全球知名创新城市;提升“名城名都”影响力,建设亚太文化交往中心与幸福宜居家园;

  为匹配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格局,构建紧凑开放的网络型空间结构,规划提出,廊道引领、网络流动、板块协作三大核心理念,以空间模式转型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其中,廊道引领方面,提出培育七条区域发展廊道。其中,涉及宁波的有:杭甬区域创新廊道,以及沿江沿海、通苏嘉甬三条区域特色功能廊道。

  板块协作方面,宁波涉及杭州湾战略、沿海战略两个协同区。此外还有示范区、城镇圈级别的协作内容。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层次范围示意图。来源: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官网

  加入上海大都市圈,宁波在创新方面的突破让人期待

  规划提出,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契机,在国家新一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争取更多资源,加速前沿科学创新源在上海、苏州、宁波的集聚

  其中,上海将具备更加卓越的基础创新实力,成为全球顶尖科学中心。苏州、宁波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综合性全球城市,未来以全球知名创新城市为目标。

  此外,在应用型基础创新源方面,宁波、南通、嘉兴、湖州等地,着力探索新的科技方向,在一些细分领域中形成创新集群,实现与城市能级相匹配的创新实力;在技术应用型创新源方面,宁波进一步发挥制造业优势,争取科研机构在甬培育生产环节,带动本地企业技术升级。

  产业协调发展,是都市圈的重要内容。规划提出,要共建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其中,宁波着墨颇多

  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新能源是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规划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按照苏沪引领、无锡、宁波、南通为辅、多集群布局的发展思路,形成上海、苏 州两大产业链体系,发挥无锡、宁波、南通中端制造优势,集中力量做好芯片设计及高端生产

  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方面,按照常苏甬三核、沪通为辅、多集群布局的发展思路,全面加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的整体实力。其中,宁波围绕工业互联网、关键基 础件、高端装备,努力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规划还提出,持续培育未来战略型产业集群体系,率先探索航空航天产业自主发展路径。围绕上海临港、闵行紫竹两大核心基地,以中国商飞为依托,形成国产大飞机的自主创新、研发及集成制造。发挥苏州、无锡、常州、宁波、 嘉兴、舟山等地的既有优势,为完备的国产飞机产业链条的形成提供关键配套。

  践行海洋强国战略方面,宁波、舟山、南通等城市重点突破现代海洋产业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既有产业基础的结合,建设海洋产业功能区。

  都市圈的高效流动,离不开畅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在保障直连直通方面,规划提出,以“新建城际线路站点必须进入城市中心地区”为原则,完善都市圈轨道网络布局。确保上海-前湾新区-宁波通道内的新建线路进入板块中心。

  在打造世界级枢纽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增强宁波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推进宁波舟山港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建设,强化集装箱枢纽港功能,高品质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深化无锡(江阴)港、常州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重磅!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布 宁波圈内定位明确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9-28 16:44:00

空中俯瞰上海陆家嘴。新华社图

  中国宁波网记者 成良田 文/摄

  这两天,上海大都市圈,正迅速破圈。

  先是昨天上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实施推进会举行,上海、苏州、宁波、无锡、常州、南通、嘉兴、湖州、舟山9城主要负责人相聚“云端”,通报情况、交流发言。

  “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是上海与周边八个城市的‘大合唱’,与南京、杭州、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等互为腹地、相互促进。”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

  “互为腹地”提法,让圈内城市十分亲切;“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的目标,更是让人振奋不已。

  好消息,接踵而至。

  今天上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又在两省一市多个平台发布。记者注意到,在这个剑指“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宁波市区与苏州市区、临港新片区一起,定位为“综合性全球城市”,其地位极重

宁波东部新城

  先来看看,规划本身的不凡之处。

  这个“新时代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由上海会同江苏、浙江共同组织编制,是上海与周边8个城市协作发展的共识性文件,也是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区域的宏伟蓝图。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工作领导小组表示,规划历时2年5个月,经过3次国内外专家咨询会、5次成果研讨会、40多次城市与部分对接会,前后收集了部省市等600多条建议,采纳率近90%。

  据悉,该规划将报自然资源部备案,纳入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各地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共同组织、共同编织、共同认定、共同实施,规划之“重”,可见一斑。

  在上海大都市圈中,宁波到底是什么角色?圈内定位如何?

  不急,先看看,都市圈都有谁。

  前面提到,都市圈是“1+8”,也就是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

  不过,初时并非九城“大合唱”,而是“七城”,常州、湖州并未包括在内。

  后来,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上海大都市圈既要突出通勤圈等学术概念,也应当考虑区域重大的资源要素协同,同时要兼顾当下行政管理及政策投放的确定性以及面向未来动态调整的可能性。

  最终,规划明确,本轮上海大都市圈范围为“1+8”市域行政范围。

宁波城区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大都市圈,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通勤圈,而是以地理邻近性为基础、功能紧密关联性为核心,并兼顾行政治理的完整性。

  “多中心城市区域。”官方发布稿中,如是表述。这也是上海大都市圈的一大特点。

上海大都市圈功能体系规划图。来源:市规划资源局官网

  规划提出,上海大都市圈将“共筑紧凑开放的空间格局”,建立涵盖顶级全球城市、综合性全球城市、专业性全球城市、全球功能性节点、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的多层次功能体系。

  最终,形成“1-3-6-12-19”的功能结构——

  1个顶级全球城市,即上海市区,在全球各领域达到一流水平;

  3个综合性全球城市,即苏州市区、宁波市区、临港新片区,与上海共同组织全球核心功能,携手迈向全球城市“第二方阵”;

  6个专业性全球城市,即无锡市区、常州市区、南通市区、嘉兴市区、湖州市区、舟山市区,在专业领域发挥国际影响力;

  12个全球功能性节点,包括我市的余姚市、慈溪市等, 承担全球特色功能;

  19个相对独立的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其中包括我市象山、 宁海两县,主要服务本土,为全球城市及节点提供有力支撑。

宁波三江口

  具体在城市分工上,宁波市区是

  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发挥好宁波作为上海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协同区的三大职能;

  提升航运贸易、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补齐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短板;

  发挥自主创新优势,引进国家实验室、双一流高校等创新源,强化民营创新,建设全球知名创新城市;提升“名城名都”影响力,建设亚太文化交往中心与幸福宜居家园;

  为匹配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格局,构建紧凑开放的网络型空间结构,规划提出,廊道引领、网络流动、板块协作三大核心理念,以空间模式转型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其中,廊道引领方面,提出培育七条区域发展廊道。其中,涉及宁波的有:杭甬区域创新廊道,以及沿江沿海、通苏嘉甬三条区域特色功能廊道。

  板块协作方面,宁波涉及杭州湾战略、沿海战略两个协同区。此外还有示范区、城镇圈级别的协作内容。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层次范围示意图。来源: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官网

  加入上海大都市圈,宁波在创新方面的突破让人期待

  规划提出,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契机,在国家新一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争取更多资源,加速前沿科学创新源在上海、苏州、宁波的集聚

  其中,上海将具备更加卓越的基础创新实力,成为全球顶尖科学中心。苏州、宁波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综合性全球城市,未来以全球知名创新城市为目标。

  此外,在应用型基础创新源方面,宁波、南通、嘉兴、湖州等地,着力探索新的科技方向,在一些细分领域中形成创新集群,实现与城市能级相匹配的创新实力;在技术应用型创新源方面,宁波进一步发挥制造业优势,争取科研机构在甬培育生产环节,带动本地企业技术升级。

  产业协调发展,是都市圈的重要内容。规划提出,要共建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其中,宁波着墨颇多

  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新能源是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规划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按照苏沪引领、无锡、宁波、南通为辅、多集群布局的发展思路,形成上海、苏 州两大产业链体系,发挥无锡、宁波、南通中端制造优势,集中力量做好芯片设计及高端生产

  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方面,按照常苏甬三核、沪通为辅、多集群布局的发展思路,全面加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的整体实力。其中,宁波围绕工业互联网、关键基 础件、高端装备,努力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规划还提出,持续培育未来战略型产业集群体系,率先探索航空航天产业自主发展路径。围绕上海临港、闵行紫竹两大核心基地,以中国商飞为依托,形成国产大飞机的自主创新、研发及集成制造。发挥苏州、无锡、常州、宁波、 嘉兴、舟山等地的既有优势,为完备的国产飞机产业链条的形成提供关键配套。

  践行海洋强国战略方面,宁波、舟山、南通等城市重点突破现代海洋产业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既有产业基础的结合,建设海洋产业功能区。

  都市圈的高效流动,离不开畅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在保障直连直通方面,规划提出,以“新建城际线路站点必须进入城市中心地区”为原则,完善都市圈轨道网络布局。确保上海-前湾新区-宁波通道内的新建线路进入板块中心。

  在打造世界级枢纽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增强宁波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推进宁波舟山港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建设,强化集装箱枢纽港功能,高品质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深化无锡(江阴)港、常州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