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让宁波老人们“老有所乐”
2022-10-03 13:5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喜迎二十大

我眼中的“国之大者”·热词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对宁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争先进位,续写了“八八战略”精彩的宁波篇章。宁波这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老百姓获得感最多的十年。近日,中国宁波网推出“我眼中的‘国之大者’·热词”栏目,以十年流行词汇的变迁,展现我市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领域的变革与成就故事。

  中国宁波网见习记者 伍慧

  热词:老有所乐

  为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享受快乐、愉悦精神的需求,市委老干部局以宁波老年大学为龙头强化示范带动,输出办学经验、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引导各区(县、市)老年大学积极培育特色鲜明、接地气的“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推动“老年大学”向基层下沉,助力我市老年人享有一个充实、进步、快乐的晚年。截至目前,宁波共有“家门口的老年大学”300余个,老年学员2万余人。

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课程表。

  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新三宝服务社的老年学员们正跟着京剧老师的节奏,在认真学习每一句唱词……每周二上午8点45分,宁波市镇海区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的京剧班都准时开课,这里的学员年纪虽然都不小,但精气神和学习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满足的笑容。在这里,除京剧课程之外,越剧、山水画、书法、老年瑜伽、非洲鼓、手机摄影等老年课程内容也十分丰富,饱受欢迎。

  初见杨华春,她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的妆容非常精致,面色红润,完全猜不出眼前的这位阿姨已经七十多岁了。京剧是杨华春最大的兴趣爱好,她学习京剧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现担任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京剧班的副班长。她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京剧班里,和学员们一起喊嗓子、彩排、筹备各类演出,风雨无阻并乐在其中。

  提到京剧,杨华春十分骄傲地说:“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国家很珍贵的传统文化,要传承,要发扬。”为传播传统京剧文化,2019年,杨华春还参与组织了一场教授宁波大学留学生“画脸谱”的活动。

京剧班老师教授留学生画脸谱。

  “像‘元宇宙’‘区块链’这些新事物,我们可以不用非常了解它,但要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上了年纪更要走出家门,走进老年课堂,否则就要落伍的……”多亏了老年课堂的“智能手机教学”课程,杨华春熟练掌握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还通过手机资讯了解了很多前沿的概念。在老年学堂的京剧课堂上,杨华春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老伙伴”,平日里的生活也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

  “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保持好奇心,与时俱进,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精气神,要做一个美丽、智慧的新时代老人!” 杨华春开心地笑着说道。

  正所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为老年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活动和娱乐的场所,让有共同爱好的老人们聚集在了一起,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员们的书画作品展。

  “以前,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很多老人渴望知识,但报不上名,或者上课要跑去很远的地方。后来有了街道层面的老年学堂,老年人上课更加方便了,他们都愿意走出家门,融入到‘新三宝服务社’这个大家庭里。通过老年学堂这个集体他们能结识到更多朋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的孤独感。”新三宝服务社党支部书记、主任郭旭峰表示,老人一旦有了兴趣爱好,老年生活会更加充实、快乐。

  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是近年来宁波市老年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自2017年起,我市鼓励基层先行试点、创新实践,探索出了北仑“三级共建,多元共管”、宁海“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余姚“老年教育学共体”等典型经验,总结出了养教结合、社会办学、项目合作等“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办学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培育组建了2000多支老年文体组织,真正让老年人在“老有所学”中体会到“老有所乐”。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让宁波老人们“老有所乐”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10-03 13:52:00

我眼中的“国之大者”·热词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对宁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争先进位,续写了“八八战略”精彩的宁波篇章。宁波这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老百姓获得感最多的十年。近日,中国宁波网推出“我眼中的‘国之大者’·热词”栏目,以十年流行词汇的变迁,展现我市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领域的变革与成就故事。

  中国宁波网见习记者 伍慧

  热词:老有所乐

  为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享受快乐、愉悦精神的需求,市委老干部局以宁波老年大学为龙头强化示范带动,输出办学经验、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引导各区(县、市)老年大学积极培育特色鲜明、接地气的“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推动“老年大学”向基层下沉,助力我市老年人享有一个充实、进步、快乐的晚年。截至目前,宁波共有“家门口的老年大学”300余个,老年学员2万余人。

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课程表。

  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新三宝服务社的老年学员们正跟着京剧老师的节奏,在认真学习每一句唱词……每周二上午8点45分,宁波市镇海区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的京剧班都准时开课,这里的学员年纪虽然都不小,但精气神和学习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满足的笑容。在这里,除京剧课程之外,越剧、山水画、书法、老年瑜伽、非洲鼓、手机摄影等老年课程内容也十分丰富,饱受欢迎。

  初见杨华春,她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的妆容非常精致,面色红润,完全猜不出眼前的这位阿姨已经七十多岁了。京剧是杨华春最大的兴趣爱好,她学习京剧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现担任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京剧班的副班长。她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京剧班里,和学员们一起喊嗓子、彩排、筹备各类演出,风雨无阻并乐在其中。

  提到京剧,杨华春十分骄傲地说:“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国家很珍贵的传统文化,要传承,要发扬。”为传播传统京剧文化,2019年,杨华春还参与组织了一场教授宁波大学留学生“画脸谱”的活动。

京剧班老师教授留学生画脸谱。

  “像‘元宇宙’‘区块链’这些新事物,我们可以不用非常了解它,但要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上了年纪更要走出家门,走进老年课堂,否则就要落伍的……”多亏了老年课堂的“智能手机教学”课程,杨华春熟练掌握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还通过手机资讯了解了很多前沿的概念。在老年学堂的京剧课堂上,杨华春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老伙伴”,平日里的生活也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

  “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保持好奇心,与时俱进,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精气神,要做一个美丽、智慧的新时代老人!” 杨华春开心地笑着说道。

  正所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为老年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活动和娱乐的场所,让有共同爱好的老人们聚集在了一起,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员们的书画作品展。

  “以前,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很多老人渴望知识,但报不上名,或者上课要跑去很远的地方。后来有了街道层面的老年学堂,老年人上课更加方便了,他们都愿意走出家门,融入到‘新三宝服务社’这个大家庭里。通过老年学堂这个集体他们能结识到更多朋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的孤独感。”新三宝服务社党支部书记、主任郭旭峰表示,老人一旦有了兴趣爱好,老年生活会更加充实、快乐。

  新三宝服务社老年学堂是近年来宁波市老年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自2017年起,我市鼓励基层先行试点、创新实践,探索出了北仑“三级共建,多元共管”、宁海“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余姚“老年教育学共体”等典型经验,总结出了养教结合、社会办学、项目合作等“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办学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培育组建了2000多支老年文体组织,真正让老年人在“老有所学”中体会到“老有所乐”。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