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非凡十年 宁波答卷 | “共享宁波” 提升民生福祉
2022-10-07 18:0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喜迎二十大

  编者按:

  过去十年,我市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坚定不移锻强硬核实力、弘扬民主法治、繁荣港城文化、践行为民宗旨、推进绿色发展、深化自我革命,高质量发展的大引擎更加强劲,团结奋进的大合力持续增强,精神富有的大文明不断提升,共富先行的大文章精彩起笔,美丽宁波的大画卷徐徐展开,管党治党的大格局系统重塑,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近日,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非凡十年 宁波答卷”系列报道,回望十年间宁波的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

  中国宁波网记者何峰

  巍巍四明山中,平整的沥青路面,粉刷一新的护栏,经过改造提升的密北线海曙段在国庆前全新亮相,如一条彩带在群山中蜿蜒。“四明山最好的季节就要来了,这条路改造后,城里的游客来四明山更方便了。”蜜岩村的李女士说。

  滔滔姚江边,姚江南岸滨江休闲带和姚江东路道路工程(育才路-环城北路)上月底建成开放并通车。休闲带串联起亲水平台、人行栈桥和人工湖,成为充满活力的公共水岸开放空间。“国庆节期间,沿着滨江步道散步到新三江口,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太享受了。”家住水岸心境的张小姐说。

  无论是李女士眼中的“致富路”“振兴路”,还是张小姐心里的“休闲路”“健康路”,都是人民群众共享宁波十年发展成果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新征程,12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在宁波,都挺好”,广大市民如此深切感受。

  甬上乐业,市民口袋鼓起来

  小康,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的恒久守望、执着梦想。

  “当我拖着行李箱来到这座城市打拼,当时的梦想,就是要在这里实现小康。”十年前,胡刚强大学毕业进入北仑一家汽车配件企业工作。三年前,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奉化成立一家车用改性材料公司。得益于宁波良好的汽配产业基础和创业环境,公司这几年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取得了年增长50%的成绩。

  “开始创业时,虽然有信心,但也充满担忧。政府部门上门服务,让创业团队全身心投身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今年上半年,当企业资金出现暂时困难时,政府安排银企对接会帮我们渡过难关。”胡刚强说。

  精彩事业成就精彩人生。“十年前,我两手空空来到宁波。十年后,我在宁波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事业。宁波是一座充满机会和梦想的城市,生活安心、发展顺心、感受暖心,感谢宁波。”胡刚强感慨。

  安居乐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十年来,我市坚决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将“稳就业”和“保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创新实施“甬上乐业”计划,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同时,厚植创大业、立新业的丰厚土壤,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创业环境,各类人才在宁波大展宏图、茁壮成长。

  在这块热土就业、创业、兴业,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广袤的乡村,劳动者在四明大地勇敢追梦。

  赏越窑青瓷、品高山香茗、尝杨梅果糕……国庆假期,慈溪市匡堰镇“楝树下”艺术村落游人如织。

  近年来,慈溪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模式,实施党建联盟、规划联体、项目联建、社会联治。匡堰镇南部片区倡隆、乾炳、岗墩三村联合打造“全域秀美乡村”旅游线路,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楝树下”艺术村落。“通过组团发展,项目带动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2021年三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匡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创业互促共进,从城市到农村,人民群众的口袋不断鼓起来,我市居民收入增速连续7年均快于GDP增速。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3869元和42946元,收入倍差缩小到1.72,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城乡建设,都市魅力显出来

(三江六岸的夜色流光溢彩)

  东部新城,幢幢高楼勾画出城市天际线,彰显着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魅力和气派。

  “十年前,这里还是农田和平房。这十年,宁波变大了,变高了,变美了。”在文化广场工作的李先生感慨,“我的家在奉化。十年里,奉化成为市区的一部分,我现在通过轨道交通往返东部新城和奉化,快捷方便。”

  十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同时,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三江文化长廊、翠屏山中央公园、北纬30°最美海岸带等都市新地标,东方神韵与国际风范交相辉映,成为近悦远来的魅力都市。

  从去年3月开始,一项高标准、大格局的“精特亮”创建工程在甬城浓墨重彩推进。截至今年8月,我市已推出四批“精特亮”创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4635.73亿元,累计完工项目159个。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人文环境一体打造,展现田园城市、都市乡村,时尚大气、形神兼备的新风貌,成为深化城乡融合的“风景线”、拉动投资消费的“发展线”、促进共富共享的“满意线”,由表及里彰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亮丽品质。

  城市变“大”变“美”,群众的出行更为便捷。

  2014年5月30日,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宁波跨入地铁时代。至2021年,我市已开通5条轨道交通线路、实现市六区全覆盖,运营总里程183公里。8年多时间里,地铁给11亿多人次的乘客带来便捷和舒适。

  轨道交通从无到有,快速路快速增长,让便捷出行“如虎添翼”。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累计建成快速路108.7公里,形成“中”字型路网格局,实现城市各区域的快速联通。

  十年间,我市推进绿道建设,让人民群众“慢”下来,享受生活。截至2022年8月底,累计建设绿道超过1900公里,“拥江揽湖滨海枕山”绿道格局初步成形,“三江六岸核心区滨江绿道”“东钱湖环湖绿道”“东部新城生态走廊绿道”“江北区姚江北岸滨水绿道”等4条绿道入选“浙江最美绿道”。

  “浙里甬有”,公共服务优起来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尺。

  十年来,我市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七张“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八。

  “王医生,不好意思,我家老头子今天有点漏尿了,你能安排个时间过来弄一下吗?”10月1日,江北区甬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胜利副主任医师接到一个电话,家住甬江街道朱佳苑小区郭师傅的老伴请求帮助。王胜利一口答应,说下午5时左右上门诊疗。

  王胜利是郭师傅的家庭医生。9月份郭师傅中风出院后,王胜利定期提供上门导尿、诊疗等服务。傍晚,王胜利给郭师傅调整好导尿管,并测量血压,听诊心肺,叮嘱他按时吃药,做力所能及的手部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有一种幸福,叫被家庭医生“管着”。在宁波,像王胜利这样的家庭医生共有4000余人。2015年5月1日起,宁波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截至2021年底,全市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170.9万余人。

  健康和教育,都是百姓关注的焦点。我市在推行“医共体”、实施“医学高峰”计划,入选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让百姓的健康有更多保障的同时,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区域和校际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全面推动区域整体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的美好期待。早在2018年,宁波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县、市)“满堂红”,如今,越来越多的宁波孩子选择在“家门口”的学校上学。 

  在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我市兜牢兜住民生底线,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实现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特困供养和低保标准全市统一,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省第一,长期护理保险率先实现市区全覆盖。同时,我市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荣获平安创建“十五连冠”。

  翻篇归零,接续奋斗。

  如今,宁波正朝着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目标奋勇前进,全市上下正以干事创业的“时不我待”,实现人民群众的“满怀期待”。

  未来,“在宁波,会更好”。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非凡十年 宁波答卷 | “共享宁波” 提升民生福祉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10-07 18:09:00

  编者按:

  过去十年,我市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坚定不移锻强硬核实力、弘扬民主法治、繁荣港城文化、践行为民宗旨、推进绿色发展、深化自我革命,高质量发展的大引擎更加强劲,团结奋进的大合力持续增强,精神富有的大文明不断提升,共富先行的大文章精彩起笔,美丽宁波的大画卷徐徐展开,管党治党的大格局系统重塑,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近日,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非凡十年 宁波答卷”系列报道,回望十年间宁波的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

  中国宁波网记者何峰

  巍巍四明山中,平整的沥青路面,粉刷一新的护栏,经过改造提升的密北线海曙段在国庆前全新亮相,如一条彩带在群山中蜿蜒。“四明山最好的季节就要来了,这条路改造后,城里的游客来四明山更方便了。”蜜岩村的李女士说。

  滔滔姚江边,姚江南岸滨江休闲带和姚江东路道路工程(育才路-环城北路)上月底建成开放并通车。休闲带串联起亲水平台、人行栈桥和人工湖,成为充满活力的公共水岸开放空间。“国庆节期间,沿着滨江步道散步到新三江口,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太享受了。”家住水岸心境的张小姐说。

  无论是李女士眼中的“致富路”“振兴路”,还是张小姐心里的“休闲路”“健康路”,都是人民群众共享宁波十年发展成果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新征程,12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在宁波,都挺好”,广大市民如此深切感受。

  甬上乐业,市民口袋鼓起来

  小康,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的恒久守望、执着梦想。

  “当我拖着行李箱来到这座城市打拼,当时的梦想,就是要在这里实现小康。”十年前,胡刚强大学毕业进入北仑一家汽车配件企业工作。三年前,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奉化成立一家车用改性材料公司。得益于宁波良好的汽配产业基础和创业环境,公司这几年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取得了年增长50%的成绩。

  “开始创业时,虽然有信心,但也充满担忧。政府部门上门服务,让创业团队全身心投身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今年上半年,当企业资金出现暂时困难时,政府安排银企对接会帮我们渡过难关。”胡刚强说。

  精彩事业成就精彩人生。“十年前,我两手空空来到宁波。十年后,我在宁波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事业。宁波是一座充满机会和梦想的城市,生活安心、发展顺心、感受暖心,感谢宁波。”胡刚强感慨。

  安居乐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十年来,我市坚决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将“稳就业”和“保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创新实施“甬上乐业”计划,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同时,厚植创大业、立新业的丰厚土壤,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创业环境,各类人才在宁波大展宏图、茁壮成长。

  在这块热土就业、创业、兴业,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广袤的乡村,劳动者在四明大地勇敢追梦。

  赏越窑青瓷、品高山香茗、尝杨梅果糕……国庆假期,慈溪市匡堰镇“楝树下”艺术村落游人如织。

  近年来,慈溪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模式,实施党建联盟、规划联体、项目联建、社会联治。匡堰镇南部片区倡隆、乾炳、岗墩三村联合打造“全域秀美乡村”旅游线路,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楝树下”艺术村落。“通过组团发展,项目带动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2021年三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匡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创业互促共进,从城市到农村,人民群众的口袋不断鼓起来,我市居民收入增速连续7年均快于GDP增速。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3869元和42946元,收入倍差缩小到1.72,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城乡建设,都市魅力显出来

(三江六岸的夜色流光溢彩)

  东部新城,幢幢高楼勾画出城市天际线,彰显着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魅力和气派。

  “十年前,这里还是农田和平房。这十年,宁波变大了,变高了,变美了。”在文化广场工作的李先生感慨,“我的家在奉化。十年里,奉化成为市区的一部分,我现在通过轨道交通往返东部新城和奉化,快捷方便。”

  十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同时,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三江文化长廊、翠屏山中央公园、北纬30°最美海岸带等都市新地标,东方神韵与国际风范交相辉映,成为近悦远来的魅力都市。

  从去年3月开始,一项高标准、大格局的“精特亮”创建工程在甬城浓墨重彩推进。截至今年8月,我市已推出四批“精特亮”创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4635.73亿元,累计完工项目159个。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人文环境一体打造,展现田园城市、都市乡村,时尚大气、形神兼备的新风貌,成为深化城乡融合的“风景线”、拉动投资消费的“发展线”、促进共富共享的“满意线”,由表及里彰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亮丽品质。

  城市变“大”变“美”,群众的出行更为便捷。

  2014年5月30日,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宁波跨入地铁时代。至2021年,我市已开通5条轨道交通线路、实现市六区全覆盖,运营总里程183公里。8年多时间里,地铁给11亿多人次的乘客带来便捷和舒适。

  轨道交通从无到有,快速路快速增长,让便捷出行“如虎添翼”。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累计建成快速路108.7公里,形成“中”字型路网格局,实现城市各区域的快速联通。

  十年间,我市推进绿道建设,让人民群众“慢”下来,享受生活。截至2022年8月底,累计建设绿道超过1900公里,“拥江揽湖滨海枕山”绿道格局初步成形,“三江六岸核心区滨江绿道”“东钱湖环湖绿道”“东部新城生态走廊绿道”“江北区姚江北岸滨水绿道”等4条绿道入选“浙江最美绿道”。

  “浙里甬有”,公共服务优起来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尺。

  十年来,我市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七张“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八。

  “王医生,不好意思,我家老头子今天有点漏尿了,你能安排个时间过来弄一下吗?”10月1日,江北区甬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胜利副主任医师接到一个电话,家住甬江街道朱佳苑小区郭师傅的老伴请求帮助。王胜利一口答应,说下午5时左右上门诊疗。

  王胜利是郭师傅的家庭医生。9月份郭师傅中风出院后,王胜利定期提供上门导尿、诊疗等服务。傍晚,王胜利给郭师傅调整好导尿管,并测量血压,听诊心肺,叮嘱他按时吃药,做力所能及的手部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有一种幸福,叫被家庭医生“管着”。在宁波,像王胜利这样的家庭医生共有4000余人。2015年5月1日起,宁波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截至2021年底,全市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170.9万余人。

  健康和教育,都是百姓关注的焦点。我市在推行“医共体”、实施“医学高峰”计划,入选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让百姓的健康有更多保障的同时,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区域和校际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全面推动区域整体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的美好期待。早在2018年,宁波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县、市)“满堂红”,如今,越来越多的宁波孩子选择在“家门口”的学校上学。 

  在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我市兜牢兜住民生底线,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实现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特困供养和低保标准全市统一,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省第一,长期护理保险率先实现市区全覆盖。同时,我市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荣获平安创建“十五连冠”。

  翻篇归零,接续奋斗。

  如今,宁波正朝着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目标奋勇前进,全市上下正以干事创业的“时不我待”,实现人民群众的“满怀期待”。

  未来,“在宁波,会更好”。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