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建军和妻子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受访者供图)
97年前,一位热血青年背井离乡,投身革命,从此杳无音信。
97年来,他的族人和家乡人民从未放弃,接力成一场跨越世纪的寻访。
97年后,烈士终于结束漂泊,魂归故里。
他就是余姚人符锦惠。
近日,符锦惠后人符建军向本报讲述了一段近百年寻亲的感人故事。
一份通知
今年9月27日,浙江省政府发出“2022浙烈字第000001号”《烈士通知书》,追认符锦惠同志为烈士。
符锦惠,1904年出生于宁波余姚县(现余姚市)天华乡(今属余姚市朗霞街道天华村),早年就读于天华咸正小学,后就读于当时余姚唯一的新式学堂——达善学堂(今东风小学)。17岁时,他跟随做钱庄经理的父亲去了武汉汉口做生意。
据《烈士通知书》所载,符锦惠1925年参加革命,生前所在部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第二师,时任政治部主任。1933年5月初,符锦惠和紫河游击队队长蓝蔚林在广东省紫金县义容镇均安乡黄葛坪炭窑(今紫金县均安村)隐蔽养伤。同年5月5日,符锦惠被叛徒杀害,时年29岁。
“收到《烈士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们都特别激动!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符锦惠烈士的侄孙符建军向记者讲述时,几度哽咽落泪。
家族使命
在余姚市朗霞街道天华村,59岁的符建军向记者出示了一份1938年修订的木活字本《余姚天华符氏四续族谱》,据族谱记载,符建军曾祖父膝下有五子。其中,符锦惠排行第三,符建军的祖父排行第四。“锦惠”栏下注有:“字鸿生,生光绪甲辰二月廿三(即一九零四年农历二月廿三),出外未详。”
在村里一排老式瓦片房前,符建军告诉记者,当时爷爷辈就住在这里,最右边一间是符锦惠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17岁那年,符锦惠跟着父亲去了武汉,此后加入了革命队伍。他的父亲只知道他当时可能在做地下工作,但儿子参加过哪些战争、牺牲在何处……便无从得知。
战乱年代,寻人如同大海捞针。但符锦惠的父亲从未放弃寻访,他的临终遗言就是:“一定要找到失踪的锦惠。”
寻找符锦惠,从此成了家族的使命,符家后人开枝散叶,但代代相传,从未放弃寻找那个未曾谋面的族人。
南昌来电
斗转星移。时间到了2019年9月,符建军接到在南昌生活的一符氏宗亲的电话。他说,那天带着小孙子去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时,看到纪念墙上有个叫“符锦惠”的名字。
“难道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三祖父吗?”符建军和妻子匆匆赶到南昌。
“轻抚着纪念墙上符锦惠三个字,我们心里感慨万千:三祖父,97年,我们终于找到你了!”提起这段回忆,符建军的眼眶再次泛红。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提供的资料显示,1927年,符锦惠任国民革命军第25师75团1营营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后随起义军向广东进军,参与创建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东江革命根据地。1929年至1933年,他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兼任红四十九团政治部主任。
但除了上述信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中的这位“符锦惠”出生籍贯等参加起义前的信息均为空白。
钩沉索隐
如何证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的“符锦惠”就是自己的三祖父“符锦惠”?
符建军买了一批革命文献资料,希望从中找到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简编》第215页,他终于找到了一段跟“符锦惠”相关的文字:“1930年4月15日,中央军委提出,第十一军应集中力量,统一指挥,向东江、赣江发展;4月下旬,在五华县八乡滩下庄屋坪,召开了东江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东江苏维埃政府;5月19日,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古大存,政委颜汉章、(后)吴炳泰,参谋长龚楷,政治部主任罗欣然,副主任黄一沙、符锦惠,军需处处长古公鲁……”
符建军从南昌回来后,符氏后人在天华村的祠堂内为符锦惠增设了纪念台。
记者在现场看到,牌匾上印刻着烈士的生平事迹,下方摆放着花束和祭品。烈士略显清瘦的年轻时的黑白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三祖父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照片是通过他兄弟的头像‘改造’而来的。”符建军说。
魂归故里
其实,寻找“符锦惠”,早已不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使命,就在符建军到处寻找蛛丝马迹的时候,余姚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余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也一直在奔波忙碌。
“最大的精力还是花在找资料上!”余姚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文献科科长张志伟说,2019年年底,他们与广东紫金县、惠东县党史部门取得联系,请他们帮忙查找资料。同时,通过数字图书馆、知网等途径,张志伟他们查找到关于南昌起义、广东海陆丰根据地、东江根据地的详实资料,梳理出符锦惠参加南昌起义后比较清晰的革命斗争历程,逐步形成了比较可靠的证据链,经过整理,于2020年6月形成烈士申报材料。
去年4月,张志伟和余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科长柳光其前往广东河源市、紫金县、惠东县、惠州市惠阳区等地党史研究部门、档案馆、图书馆实地调查核实情况,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对符锦惠的籍贯和牺牲情节等重点信息进行了核实。
柳光其告诉记者,他们查找到了当地党史和革命斗争史中关于符锦惠同志的史料,如符锦惠的革命事迹被收入《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论东江苏维埃》《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简编》等史料书籍;《中国共产党广东省惠阳地区组织史资料(1922-1949)》《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紫金县组织史资料》(1923.8—1949.10)中有符锦惠在当地任职的记载;《中国共产党东江地方史》《中国共产党紫金县地方史》中有符锦惠革命事迹和牺牲情况的记载。
在一本名为《东江英烈传》的书里,有一段关于符锦惠参与战斗的场景描述:“1933年,朱炎、符锦惠等率红军四个主力连、两个警卫排共500多人,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其间,红军迎头痛击紫金县警一个中队。敌军大部队缴械投降后,一个后卫班拼命逃窜,被符锦惠率领的两个主力连截获全歼。”
还有一篇由惠东县党史办整理的文章《牺牲在东江红土地的革命精英——符锦惠、蓝蔚林》,给了他们意外的惊喜,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符锦惠(1904—1933),浙江省余姚市朗霞街道天华村人,1927年冬天随红军二、四师转战来到东江。”这篇文章也是第一次明确了符锦惠的年龄和籍贯,这让大家兴奋不已。
余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市委党史研究室将相关资料编辑整理成一本132页的《符锦惠追认烈士资料汇编》,收集了调查组最终出具的调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复印件。其中关于符锦惠烈士革命斗争和牺牲情节相关内容,工作人员都用笔仔细作了标注。
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关于符锦惠同志申报烈士的资料经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审核,由余姚市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上报省人民政府同意,追认符锦惠为烈士。
“符锦惠同志自1933年牺牲至今已过去89年,他是余姚历史上牺牲后追认时间最久的烈士。”余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同志表示。
记者方琴孙吉晶郁晶莹 通讯员朱从谷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