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用9000余个木构件“克隆”一座古戏台
2022-11-07 07:2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不久前,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举行,来自宁海的葛招龙木雕作品《人生·戏台》荣获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这是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

  葛招龙的获奖作品,是一座以宁海传统戏台建造技艺纯手工打造的精美戏台。作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传统戏台建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葛招龙从事古戏台、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作20余年,主持修缮了古戏台、古建筑群160余处。

  《人生·戏台》的原型,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宁海县城隍庙古戏台。从设计到完工,葛招龙用了5年时间。该作品面宽3.2米,进深3.2米,台面距地0.6米,所用构件约9000余个,不用一根铁钉,全部用榫卯结构对接交叠,建造形制与斗拱结构融宁海诸多古戏台之长,甄选当地香樟木、乌楮木等五种木材,全手工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徐铭怿跟踪拍摄,定格了从一个构件,到一整座戏台的每一步。宁波晚报记者 徐铭怿 文/摄

  戏台图纸画了一年,准备构件用了两年多时间。这是2020年宁海县岔路镇湖头村枫湖庐内,葛招龙正在打造古戏台的构件。

  2020年底,葛招龙正在查看戏台的横梁。

  2021年1月12日,葛招龙和工匠正在打造戏台的构件。

  2021年2月9日,随着戏台一点点成形,葛招龙仔细查看每一个构件。

  2021年7月16日,戏台初见雏形。

  葛招龙正在查看戏台藻井部分的打造程度,藻井是整件作品中制作最难的部分,如花朵层层绽放。这自右向左盘旋而上的造型,由16层木质构件层层堆叠而成,一层一层盘成喇叭状。

  2021年8月11日,葛招龙正在打磨戏台的横梁。

  戏台局部构件,细致精巧,栩栩如生。

  2022年2月28日,葛招龙正在向东华大学的师生们讲解古戏台构件的打造。

  最后成型的古戏台。这是参评本届“山花奖”作品中体量最大的一件,要把它搬到参评现场,须用集装箱运载。10多个专业工匠花了五六天时间跟班拆卸、拼装。这个大奖让他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葛招龙18岁拜师学艺,曾靠着一手精湛的木作技艺走南闯北。后来行业式微,他一度放下手中的工具箱,做起了小生意。他很庆幸,兜兜转转,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门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用9000余个木构件“克隆”一座古戏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11-07 07:27:00

  不久前,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举行,来自宁海的葛招龙木雕作品《人生·戏台》荣获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这是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

  葛招龙的获奖作品,是一座以宁海传统戏台建造技艺纯手工打造的精美戏台。作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传统戏台建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葛招龙从事古戏台、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作20余年,主持修缮了古戏台、古建筑群160余处。

  《人生·戏台》的原型,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宁海县城隍庙古戏台。从设计到完工,葛招龙用了5年时间。该作品面宽3.2米,进深3.2米,台面距地0.6米,所用构件约9000余个,不用一根铁钉,全部用榫卯结构对接交叠,建造形制与斗拱结构融宁海诸多古戏台之长,甄选当地香樟木、乌楮木等五种木材,全手工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徐铭怿跟踪拍摄,定格了从一个构件,到一整座戏台的每一步。宁波晚报记者 徐铭怿 文/摄

  戏台图纸画了一年,准备构件用了两年多时间。这是2020年宁海县岔路镇湖头村枫湖庐内,葛招龙正在打造古戏台的构件。

  2020年底,葛招龙正在查看戏台的横梁。

  2021年1月12日,葛招龙和工匠正在打造戏台的构件。

  2021年2月9日,随着戏台一点点成形,葛招龙仔细查看每一个构件。

  2021年7月16日,戏台初见雏形。

  葛招龙正在查看戏台藻井部分的打造程度,藻井是整件作品中制作最难的部分,如花朵层层绽放。这自右向左盘旋而上的造型,由16层木质构件层层堆叠而成,一层一层盘成喇叭状。

  2021年8月11日,葛招龙正在打磨戏台的横梁。

  戏台局部构件,细致精巧,栩栩如生。

  2022年2月28日,葛招龙正在向东华大学的师生们讲解古戏台构件的打造。

  最后成型的古戏台。这是参评本届“山花奖”作品中体量最大的一件,要把它搬到参评现场,须用集装箱运载。10多个专业工匠花了五六天时间跟班拆卸、拼装。这个大奖让他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葛招龙18岁拜师学艺,曾靠着一手精湛的木作技艺走南闯北。后来行业式微,他一度放下手中的工具箱,做起了小生意。他很庆幸,兜兜转转,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门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