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一夜间成高血压了?专家解读新版指南:“有鼓舞 也有担忧”
2022-11-15 08:42:00 稿源: 澎湃新闻  

  随着中国高血压诊断“门槛”下调,一夜间很多人成了高血压患者。

  11月13日,《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发布,其中最大的关注点,是将中国成人的高血压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

  新版指南一经面世就引发热议。有专家认为,大量的队列研究、随访观察研究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将血压控制得再低一些,能够带来明确的心血管获益。

  也有人担心,原本血压值处于130/80 mmHg~140/90mmHg区间的人群转入高血压人群,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将从2.45亿逼近5亿,中青年人群诊断出更多高血压患者,也将由此带来巨大医疗压力。

  究竟新标准意味着什么?11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崔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樊民。谈及新版指南,专家直言“有一些担忧,也有一些鼓舞”。

  干预关口前移

  在中国,高血压不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心梗、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首要死亡原因——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

  对医疗界而言,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多数国家均重视控制高血压,2017年,美国首先对高血压诊断界值做出突破。

  《2017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指南》首次将普通人群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降至130/80mmHg,打破了沿用数十年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022年,欧洲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治疗指南中,也将高血压界定为130/80mmHg以上。

  “尽早地降压、尽早地干预,可以对健康带来明显获益,这在国内外许多研究中已经证实了。”崔松说。目前,已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例如SPRINT研究、STEP研究、BPLTTC、CRHCP研究等表明,将血压控制得更低一些能够带来显著的心血管获益。

  樊民也表示,之所以高血压标准在不断降低,主要是各国都希望将高血压的干预关口前移。上世纪90年代,中国高血压标准为≥160/95mmHg,随后降至≥140/90mmHg,这一标准维持了好多年,直到现在又降至≥130/80mmHg。”

  如今不难发现,随着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攀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理念已深得人心。崔松觉得,高血压的前期防治、提前干预已经逐渐有了共识。

  “现在就算不修改这个指南,我们对血压的控制,已经是希望大部分人都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崔松说。

  给医疗资源带来考验

  即使如此,目前做出突破的仍是少数,将高血压诊断标准降至<130/80 mmHg势必带来现实的挑战。

  2020年,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制定了供全球范围内使用且面向18岁及以上成人的高血压管理的实践指南,与大多数主流指南一致,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依然在≥140/90mmHg。欧洲的成人诊断标准也尚未改变,《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将140/90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

  “美国下调(诊断界值)后,当时讨论就有很多,但欧洲和中国都没有跟,原因也容易理解,因为一下会增加大量高血压患者和需要用药的人群。”崔松说,“这不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增加,而上亿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医疗基础、医疗资源是一个考验。”

  中国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40/90mmHg,而此次制定的新版指南,则将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和2级。1级: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2级: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诊断标准下降“10”,最直接的结果是高血压患者群体扩大了。当然,“并不是说高血压一定要吃药,”崔松说,根据新版指南,诊断为高血压1级的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治疗进行干预。

  “现在高血压治疗,最根本的其实也是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个基础上才是各类药物的选择和搭配使用,治疗的核心目的除了降低血压、改善症状外,还有就是把这些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樊民谈到。

  但需要治疗的患者也会增加。“以前的指南认为,高危人群(比如脑梗、心梗患者)在血压达到140/90 mmHg以上才需要干预,对于低危人群,只要血压不超过160/100,可以先通过饮食控制等进行非药物治疗,如果长时间血压降不下来再使用药物。”崔松解释,“现在似乎只要血压高于140/90 mmHg就需要医疗干预,治疗提前了。”

  另外,诊断标准下降影响的不仅是高血压。崔松说,高血压不单是一种疾病,它和糖尿病、高血脂症一样,也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降低高血压诊断标准,意味着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规模。

  比如,一名男性,55岁以上,肥胖,血压为130/80mmHg。“以前根据他的年龄、肥胖的危险因素,不会认定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但现在增加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他可能就被认定为高危人群。”崔松解释,这也是医疗压力的一部分,“标准下降会有一个连锁效应”。

  担忧与鼓舞

  新版指南发布后,医院是否必须按照新标准执行?崔松说,指南并非行政命令,但是通常医生会按照指南进行诊断。但现在新版指南刚刚发布,接下来从中华医学会到上海医学会,从大医院到小医院,还会有一个讨论学习过程,最终才会形成共识。

  值得警惕的是,中国是高血压病患大国,《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很高。

  从专家临床经验来看,近年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仍在不断增加。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已来到一个重要的时间点。通常中老年人是高血压主要群体,新版指南将诊断标准下调,将会大量增加中青年患者,崔松认为这未必是坏事。

  在专家看来,新版指南能够尽早将高血压前期患者识别出来,对年轻群体而言,血压达到130/80mmHg时还不需要药物治疗,反而提醒中青年患者注意饮食作息、锻炼身体,进行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最终降低心血管疾病群体的规模。

  “降低高血压的标准也是希望能将高血压的干预关口提前,让患者和和家属更为重视这一疾病,一起规范相关药物的治疗,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心梗、高血脂症等发生。”樊民坦言,最终目的是让国人拥有更加健康的心血管状态。

  崔松还看到,在新版指南对于高血压管理建议首选家庭血压监测,他认为这是一大进步,将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我们现在跟国际先进水平衔接得很近,但同时也面对新标准带来的挑战,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崔松说,他感到“有一些担忧,也有一些鼓舞”。

编辑: 蔡嘉妮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一夜间成高血压了?专家解读新版指南:“有鼓舞 也有担忧”

稿源: 澎湃新闻 2022-11-15 08:42:00

  随着中国高血压诊断“门槛”下调,一夜间很多人成了高血压患者。

  11月13日,《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发布,其中最大的关注点,是将中国成人的高血压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

  新版指南一经面世就引发热议。有专家认为,大量的队列研究、随访观察研究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将血压控制得再低一些,能够带来明确的心血管获益。

  也有人担心,原本血压值处于130/80 mmHg~140/90mmHg区间的人群转入高血压人群,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将从2.45亿逼近5亿,中青年人群诊断出更多高血压患者,也将由此带来巨大医疗压力。

  究竟新标准意味着什么?11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崔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樊民。谈及新版指南,专家直言“有一些担忧,也有一些鼓舞”。

  干预关口前移

  在中国,高血压不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心梗、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首要死亡原因——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

  对医疗界而言,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多数国家均重视控制高血压,2017年,美国首先对高血压诊断界值做出突破。

  《2017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指南》首次将普通人群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降至130/80mmHg,打破了沿用数十年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022年,欧洲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治疗指南中,也将高血压界定为130/80mmHg以上。

  “尽早地降压、尽早地干预,可以对健康带来明显获益,这在国内外许多研究中已经证实了。”崔松说。目前,已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例如SPRINT研究、STEP研究、BPLTTC、CRHCP研究等表明,将血压控制得更低一些能够带来显著的心血管获益。

  樊民也表示,之所以高血压标准在不断降低,主要是各国都希望将高血压的干预关口前移。上世纪90年代,中国高血压标准为≥160/95mmHg,随后降至≥140/90mmHg,这一标准维持了好多年,直到现在又降至≥130/80mmHg。”

  如今不难发现,随着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攀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理念已深得人心。崔松觉得,高血压的前期防治、提前干预已经逐渐有了共识。

  “现在就算不修改这个指南,我们对血压的控制,已经是希望大部分人都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崔松说。

  给医疗资源带来考验

  即使如此,目前做出突破的仍是少数,将高血压诊断标准降至<130/80 mmHg势必带来现实的挑战。

  2020年,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制定了供全球范围内使用且面向18岁及以上成人的高血压管理的实践指南,与大多数主流指南一致,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依然在≥140/90mmHg。欧洲的成人诊断标准也尚未改变,《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将140/90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

  “美国下调(诊断界值)后,当时讨论就有很多,但欧洲和中国都没有跟,原因也容易理解,因为一下会增加大量高血压患者和需要用药的人群。”崔松说,“这不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增加,而上亿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医疗基础、医疗资源是一个考验。”

  中国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40/90mmHg,而此次制定的新版指南,则将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和2级。1级: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2级: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诊断标准下降“10”,最直接的结果是高血压患者群体扩大了。当然,“并不是说高血压一定要吃药,”崔松说,根据新版指南,诊断为高血压1级的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治疗进行干预。

  “现在高血压治疗,最根本的其实也是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个基础上才是各类药物的选择和搭配使用,治疗的核心目的除了降低血压、改善症状外,还有就是把这些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樊民谈到。

  但需要治疗的患者也会增加。“以前的指南认为,高危人群(比如脑梗、心梗患者)在血压达到140/90 mmHg以上才需要干预,对于低危人群,只要血压不超过160/100,可以先通过饮食控制等进行非药物治疗,如果长时间血压降不下来再使用药物。”崔松解释,“现在似乎只要血压高于140/90 mmHg就需要医疗干预,治疗提前了。”

  另外,诊断标准下降影响的不仅是高血压。崔松说,高血压不单是一种疾病,它和糖尿病、高血脂症一样,也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降低高血压诊断标准,意味着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规模。

  比如,一名男性,55岁以上,肥胖,血压为130/80mmHg。“以前根据他的年龄、肥胖的危险因素,不会认定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但现在增加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他可能就被认定为高危人群。”崔松解释,这也是医疗压力的一部分,“标准下降会有一个连锁效应”。

  担忧与鼓舞

  新版指南发布后,医院是否必须按照新标准执行?崔松说,指南并非行政命令,但是通常医生会按照指南进行诊断。但现在新版指南刚刚发布,接下来从中华医学会到上海医学会,从大医院到小医院,还会有一个讨论学习过程,最终才会形成共识。

  值得警惕的是,中国是高血压病患大国,《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很高。

  从专家临床经验来看,近年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仍在不断增加。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已来到一个重要的时间点。通常中老年人是高血压主要群体,新版指南将诊断标准下调,将会大量增加中青年患者,崔松认为这未必是坏事。

  在专家看来,新版指南能够尽早将高血压前期患者识别出来,对年轻群体而言,血压达到130/80mmHg时还不需要药物治疗,反而提醒中青年患者注意饮食作息、锻炼身体,进行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最终降低心血管疾病群体的规模。

  “降低高血压的标准也是希望能将高血压的干预关口提前,让患者和和家属更为重视这一疾病,一起规范相关药物的治疗,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心梗、高血脂症等发生。”樊民坦言,最终目的是让国人拥有更加健康的心血管状态。

  崔松还看到,在新版指南对于高血压管理建议首选家庭血压监测,他认为这是一大进步,将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我们现在跟国际先进水平衔接得很近,但同时也面对新标准带来的挑战,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崔松说,他感到“有一些担忧,也有一些鼓舞”。

编辑: 蔡嘉妮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