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农法自然 宁波这一青青菜园耕耘幸福
2022-11-19 07:0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二十大精神在身边

周村菜园。(余建文摄)

  记者余建文 通讯员吕龙辉

  深秋的清晨,村庄薄雾环绕。新整理好的菜园里,一垄垄的芹菜挂着露珠,碧绿鲜嫩。73岁的菜农周松岳和老伴忙着收割蔬菜,运到临近的批发市场销售。“阿拉周村的蔬菜在奉化是‘一只鼎’,交关受欢迎,卖得特别快。”老周笑呵呵地说。

  位于剡江边的周村是奉化江口街道的蔬菜特色村,全村500余户村民家家有菜园子,个个都是种菜能手。村里出产的大蒜、葱特别有名,还种植其他各类水果、蔬菜等,供应奉化城区市场。

  “周村种蔬菜有上百年了,这里地势高,土质疏松,加上周村人格外勤劳,肯吃苦,种出的菜味道特别好。”周村党支部书记周常军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周村人仍沿袭着传统的农耕方法,日出而作,精细管理,应季生产,还琢磨出诸多种菜窍门。比如在田里撒上一层细细的干草,不仅能给大蒜保温、保湿,田里还不会长杂草,种出的大蒜干净挺拔,最贵时卖到每公斤20元,比外地大蒜高出一大截。

  青青菜园让周村出了名,也成为村民最重要的财源。在周村,“夫妻档”种菜户有四五十户,经营三四亩大小的菜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但周村村民也有头疼事,因为历史原因,各家的菜园“犬牙交错”,一块块分割得很零散,小的只有一两分,不仅影响种菜收益提升,沟渠设施维护更是麻烦。

  从今年夏天起,借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东风”,周村将分散在角角落落的小菜园实施统一归置,搬迁到剡江边新的160亩蔬菜基地中。区里投资数百万元,以20亩一块为单位,修建配套的沟渠设施,并引入滴灌系统,建设高效蔬菜基地。如今,基础设施建设已近尾声,连片的高架大棚里,青菜、大蒜、蒿菜等蔬菜长势正盛,草莓开出洁白的小花。村民葛海飞种菜近20年,这次花4万元建起4个草莓大棚。“新基地灌溉、排水更有保障,种菜没了后顾之忧。菜园连成一片,干活也方便,大伙都挺满意。”老葛说,下个月头茬红颊草莓就能上市,预计每亩大棚净利润4万元。

  农法自然,一菜一叶饱含辛劳。如今,周村人又有了种菜新想法,利用村中产出的大量剩菜叶配制酵素,发展酵素蔬菜。村里建起酵素工坊,每年制作100多吨酵素液肥及四五吨酵素基肥,用于蔬菜种植。周常军说,经过3年试验,酵素蔬菜“一条龙”生产已经成熟,且证明能赚钱。用酵素种出的芹菜,长到约1米高,鲜嫩可口,周边饭店抢着要。周村计划在新基地种植30亩酵素蔬菜,并鼓励农户加入进来,为城市提供无农药残留的高品质蔬菜,探索生态环保农业新路子。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周村农户紧扣城市消费的需要,应时而动,盛夏时多种叶菜,初秋种花生,转年春末种豆类、青菜等,高效衔接,从而让每一块菜园产生高效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推进良种良法、精耕细作,适度规模化经营,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城市消费市场为城郊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需要农户、村集体、政府三方携手,科学谋划,立足“小特精多”,为城市提供精特优产品,提升农田价值,促进传统农业升级转型,让农户在种田种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编辑: 蔡嘉妮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农法自然 宁波这一青青菜园耕耘幸福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11-19 07:02:00

周村菜园。(余建文摄)

  记者余建文 通讯员吕龙辉

  深秋的清晨,村庄薄雾环绕。新整理好的菜园里,一垄垄的芹菜挂着露珠,碧绿鲜嫩。73岁的菜农周松岳和老伴忙着收割蔬菜,运到临近的批发市场销售。“阿拉周村的蔬菜在奉化是‘一只鼎’,交关受欢迎,卖得特别快。”老周笑呵呵地说。

  位于剡江边的周村是奉化江口街道的蔬菜特色村,全村500余户村民家家有菜园子,个个都是种菜能手。村里出产的大蒜、葱特别有名,还种植其他各类水果、蔬菜等,供应奉化城区市场。

  “周村种蔬菜有上百年了,这里地势高,土质疏松,加上周村人格外勤劳,肯吃苦,种出的菜味道特别好。”周村党支部书记周常军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周村人仍沿袭着传统的农耕方法,日出而作,精细管理,应季生产,还琢磨出诸多种菜窍门。比如在田里撒上一层细细的干草,不仅能给大蒜保温、保湿,田里还不会长杂草,种出的大蒜干净挺拔,最贵时卖到每公斤20元,比外地大蒜高出一大截。

  青青菜园让周村出了名,也成为村民最重要的财源。在周村,“夫妻档”种菜户有四五十户,经营三四亩大小的菜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但周村村民也有头疼事,因为历史原因,各家的菜园“犬牙交错”,一块块分割得很零散,小的只有一两分,不仅影响种菜收益提升,沟渠设施维护更是麻烦。

  从今年夏天起,借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东风”,周村将分散在角角落落的小菜园实施统一归置,搬迁到剡江边新的160亩蔬菜基地中。区里投资数百万元,以20亩一块为单位,修建配套的沟渠设施,并引入滴灌系统,建设高效蔬菜基地。如今,基础设施建设已近尾声,连片的高架大棚里,青菜、大蒜、蒿菜等蔬菜长势正盛,草莓开出洁白的小花。村民葛海飞种菜近20年,这次花4万元建起4个草莓大棚。“新基地灌溉、排水更有保障,种菜没了后顾之忧。菜园连成一片,干活也方便,大伙都挺满意。”老葛说,下个月头茬红颊草莓就能上市,预计每亩大棚净利润4万元。

  农法自然,一菜一叶饱含辛劳。如今,周村人又有了种菜新想法,利用村中产出的大量剩菜叶配制酵素,发展酵素蔬菜。村里建起酵素工坊,每年制作100多吨酵素液肥及四五吨酵素基肥,用于蔬菜种植。周常军说,经过3年试验,酵素蔬菜“一条龙”生产已经成熟,且证明能赚钱。用酵素种出的芹菜,长到约1米高,鲜嫩可口,周边饭店抢着要。周村计划在新基地种植30亩酵素蔬菜,并鼓励农户加入进来,为城市提供无农药残留的高品质蔬菜,探索生态环保农业新路子。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周村农户紧扣城市消费的需要,应时而动,盛夏时多种叶菜,初秋种花生,转年春末种豆类、青菜等,高效衔接,从而让每一块菜园产生高效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推进良种良法、精耕细作,适度规模化经营,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城市消费市场为城郊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需要农户、村集体、政府三方携手,科学谋划,立足“小特精多”,为城市提供精特优产品,提升农田价值,促进传统农业升级转型,让农户在种田种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编辑: 蔡嘉妮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