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历代宁波绘画借“大系”全面回归
2023-06-22 06:4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天一阁藏吴镇《双树坡石图》

《五百罗汉图》之“应身观音”

元程棨(传)摹《耕作图》局部

王蒙《太白山图》局部。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的国宝影像,来自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大系”团队一家家沟通,让散落世界的中国艺术精品以高清影像的方式“重聚”。

  这些绘画中,不乏宁波籍或曾活动于宁波地区的画家作品。7月1日起,在宁波美术馆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将特设“舶交海上墨妙东传”展区,集中展示一批由宁波出口、流播海外的艺术菁华。

  这些绘画的原作分藏海内外,见证了宁波昔日艺术品出口贸易的繁盛。本次以高清出版打样稿的形式全面回归,对于“原产地”宁波而言,亦有特殊意义。

  1

  宋元东传的宁波绘画高清回归

  宁波在中国绘画东传途径中的重要地位,自中唐开始便已显现。

  随遣唐使入唐求法的僧人空海,学成后即从明州(今宁波)启程返回日本。他同时请回了造像、法器等多件佛教珍宝,其中包括一卷唐代李真绘制的《真言五祖像》,此画后成为日本佛教肖像画的典范。

  两宋时期,宁波更成为中国与日本、高丽往来的官方指定口岸。此时的宁波,不仅走出了楼璹这样的士大夫画家,本地还聚集着一批杰出的职业画师,主要绘制供给日本、高丽的舶载画,代表人物有周季常、林庭珪、金大受、陆信忠等。

  他们笔下的画作,多为“罗汉图”“十王图”“三佛诸尊集会图”“佛涅槃图”“阿弥陀三尊图”“高僧像”“观音像”“弥勒经变图”等题材的佛画,笔墨工谨、设色雅艳,其中又以周季常、林庭珪创作的南宋《五百罗汉图》为代表。

  这套《五百罗汉图》现存94轴,分别藏于日本和美国。19世纪末在美国的展出,开启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绘画的研究和关注。这批绘画涵盖了南宋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宗教、民生以及对外交流等方方面面。本次宁波特展,以数字化方式汇聚,给观众探究其蕴含的精致匠心和宋韵之美提供了机会。

  宋元时期,日僧往来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求法,归国时往往携去“高僧像”;此外也有与宁波文人集团的交往,观众可以从高清细节中找到许多真相。

  南宋从宁波走向世界的,还有宁波士人楼璹所创“耕织图”母题。这套画作被后世誉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虽然原画早已佚失,但幸运的是,另有宋代佚名画家和传为元代程棨的临摹本流传至今,观众也可以在展览中看到。

  除绘画外,亦有许多书法精品由宁波书画家所作,或经宁波港传入日本。南宋宁波人张即之就对日本书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

  历代宁波相关绘画“聚首”甬城

  除了流传海外的画作,宁波作为浙东人文荟萃之地,也曾诞育许多本土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留名。

  如明代宫廷画家吕纪、王谔,曾出使朝鲜、擅画竹石的文人画家金湜,善画花鸟的王偕,清初兼善浙派、吴门画风的吕焕成,清中期“扬州八怪”的陈撰,都是宁波人。晚清海上画派代表任薰等人也曾在宁波交流、卖画,促进了宁波本地艺术市场的繁荣。

  有赖于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繁盛的商业贸易,宁波同时盛行书画收藏之风。明代范氏天一阁的书画收藏也十分丰富,法书名画有北宋黄庭坚的《竹枝词》、元代吴镇的《双树坡石图》,以及张路、文徵明、陈道复、蓝瑛、陈洪绶、王原祁等明清名家作品。

  宁波不仅是海港枢纽、文化交流的中心,其自然山水、人文景致亦丰富多彩,因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绘制的对象。

  “元四家”之一的王蒙就曾以太白山与天童寺风景,创作了《太白山图》;前来宁波天童寺修行的日本画僧雪舟,从灵秀的太白山汲取了艺术灵感,助其绘成名作《四季山水长卷》《阿育王山图》等。在元人《四明桃源图》、日本雪舟《宁波府城图》《定海县图》以及海派名家任颐的《东津话别图》等画作中,亦能看到古代宁波深厚的人文积淀。

  据悉,这些画作也将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记者顾嘉懿 陈青 见习记者 张文宇

编辑: 蔡嘉妮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历代宁波绘画借“大系”全面回归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6-22 06:49:00

 天一阁藏吴镇《双树坡石图》

《五百罗汉图》之“应身观音”

元程棨(传)摹《耕作图》局部

王蒙《太白山图》局部。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的国宝影像,来自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大系”团队一家家沟通,让散落世界的中国艺术精品以高清影像的方式“重聚”。

  这些绘画中,不乏宁波籍或曾活动于宁波地区的画家作品。7月1日起,在宁波美术馆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将特设“舶交海上墨妙东传”展区,集中展示一批由宁波出口、流播海外的艺术菁华。

  这些绘画的原作分藏海内外,见证了宁波昔日艺术品出口贸易的繁盛。本次以高清出版打样稿的形式全面回归,对于“原产地”宁波而言,亦有特殊意义。

  1

  宋元东传的宁波绘画高清回归

  宁波在中国绘画东传途径中的重要地位,自中唐开始便已显现。

  随遣唐使入唐求法的僧人空海,学成后即从明州(今宁波)启程返回日本。他同时请回了造像、法器等多件佛教珍宝,其中包括一卷唐代李真绘制的《真言五祖像》,此画后成为日本佛教肖像画的典范。

  两宋时期,宁波更成为中国与日本、高丽往来的官方指定口岸。此时的宁波,不仅走出了楼璹这样的士大夫画家,本地还聚集着一批杰出的职业画师,主要绘制供给日本、高丽的舶载画,代表人物有周季常、林庭珪、金大受、陆信忠等。

  他们笔下的画作,多为“罗汉图”“十王图”“三佛诸尊集会图”“佛涅槃图”“阿弥陀三尊图”“高僧像”“观音像”“弥勒经变图”等题材的佛画,笔墨工谨、设色雅艳,其中又以周季常、林庭珪创作的南宋《五百罗汉图》为代表。

  这套《五百罗汉图》现存94轴,分别藏于日本和美国。19世纪末在美国的展出,开启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绘画的研究和关注。这批绘画涵盖了南宋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宗教、民生以及对外交流等方方面面。本次宁波特展,以数字化方式汇聚,给观众探究其蕴含的精致匠心和宋韵之美提供了机会。

  宋元时期,日僧往来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求法,归国时往往携去“高僧像”;此外也有与宁波文人集团的交往,观众可以从高清细节中找到许多真相。

  南宋从宁波走向世界的,还有宁波士人楼璹所创“耕织图”母题。这套画作被后世誉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虽然原画早已佚失,但幸运的是,另有宋代佚名画家和传为元代程棨的临摹本流传至今,观众也可以在展览中看到。

  除绘画外,亦有许多书法精品由宁波书画家所作,或经宁波港传入日本。南宋宁波人张即之就对日本书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

  历代宁波相关绘画“聚首”甬城

  除了流传海外的画作,宁波作为浙东人文荟萃之地,也曾诞育许多本土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留名。

  如明代宫廷画家吕纪、王谔,曾出使朝鲜、擅画竹石的文人画家金湜,善画花鸟的王偕,清初兼善浙派、吴门画风的吕焕成,清中期“扬州八怪”的陈撰,都是宁波人。晚清海上画派代表任薰等人也曾在宁波交流、卖画,促进了宁波本地艺术市场的繁荣。

  有赖于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繁盛的商业贸易,宁波同时盛行书画收藏之风。明代范氏天一阁的书画收藏也十分丰富,法书名画有北宋黄庭坚的《竹枝词》、元代吴镇的《双树坡石图》,以及张路、文徵明、陈道复、蓝瑛、陈洪绶、王原祁等明清名家作品。

  宁波不仅是海港枢纽、文化交流的中心,其自然山水、人文景致亦丰富多彩,因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绘制的对象。

  “元四家”之一的王蒙就曾以太白山与天童寺风景,创作了《太白山图》;前来宁波天童寺修行的日本画僧雪舟,从灵秀的太白山汲取了艺术灵感,助其绘成名作《四季山水长卷》《阿育王山图》等。在元人《四明桃源图》、日本雪舟《宁波府城图》《定海县图》以及海派名家任颐的《东津话别图》等画作中,亦能看到古代宁波深厚的人文积淀。

  据悉,这些画作也将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记者顾嘉懿 陈青 见习记者 张文宇

编辑: 蔡嘉妮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