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正在对新型毒品成瘾人员进行治疗。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极易助长暴力和犯罪的成瘾物质。除了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大麻等传统毒品外,近年来,一些新型毒品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新型毒品善于伪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据了解,新型毒品受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它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致幻或中枢抑制作用,连续使用易使人产生依赖性。
宁波市康宁医院物质成瘾科桂冬辉副主任医师介绍,很多新型毒品都善于伪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们的名字也千奇百怪:“笑气”“摇头丸”“红冰”“浴盐”“神仙水”“聪明药”“彩虹烟”“跳跳糖”“邮票”……这些新型毒品听起来似乎“人畜无害”,但它们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绝对不容小觑。
“新型毒品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同时,他会给人带来幻觉、极度兴奋等症状,易导致行为失控,甚至暴力犯罪。”桂冬辉告诉记者,沉迷于新型毒品的人,往往还伴随着严重的情绪问题、睡眠问题、心理问题等,而这些问题又会损害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沉迷于毒品的人很难自救,需要外界的及时帮助
不久前,一名19岁的女孩因为吸“笑气”上瘾,被家人送到宁波市康宁医院物质成瘾科治疗。“这个女孩起初是在门诊治疗,我发现她经常幻听、自言自语、发脾气,建议她住院治疗,但她不愿意。父母把她带回去后,她马上又开始吸‘笑气’了,还因此和家里人打架,产生了严重的暴力倾向。”
桂冬辉说,后来,他们给女孩做了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并结合药物、心理治疗等方法,终于让女孩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目前这个女孩仍在住院治疗中。
据桂冬辉介绍,因为依赖新型毒品而来到物质成瘾科治疗的患者中,有不少是青少年,他们中大多数是出于好奇而接触新型毒品,“前面提到的这个吸‘笑气’的女孩,就是因为太好奇而被别人带进了坑。”他表示,沉迷于毒品的人,往往很难自救,需要外界及时帮助他们。
“尤其是家长,应该密切关注自家孩子的健康状况和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孩子有使用新型毒品的迹象,应尽早带他们到医院进行评估,充分了解他们的成瘾已经到了怎样的程度,目前有哪些症状,他们自己对新型毒品有怎样的认知……然后再对他们开展下一步的治疗。”桂冬辉说。
家长应做好家庭教育,让孩子树立禁毒观念
此外,桂冬辉还表示:与传统毒品一样,新型毒品一旦成瘾,戒除的过程也往往十分漫长,其间很可能反反复复。为了从源头上防范新型毒品毒害青少年,家长应积极做好家庭教育,让孩子从思想上深刻认知新型毒品的危害,牢固树立禁毒观念。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摆脱不良嗜好,建立良性朋友圈,远离成瘾物质。
宁波晚报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孙梦璐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