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婚姻解体太惨烈!婚姻调解员“灵魂叩问”击中不少人的心
2023-08-04 06:4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调解员(中)在为新人送上祝福的同时,现场进行婚姻辅导。

  “为了多争5万元,各种没底线的话张口就来,你们想过亲眼目睹这一切的孩子有多痛苦吗?夜深人静时,你们为人父母的,摸摸自己良心,不痛吗?再过20年回头看,用孩子一生的心病换来这5万元,真的值吗?”

  这样的问题,庞金玲无数次向那些经她手调解的离异夫妻提出过。大多数时候,原本红着脸吵闹的他们,会转为沉默,开始沉思。

  在宁波市宁静港湾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的一场调解员技能培训课上,记者听到不少令人伤感的家事故事。作为2023年宁波市妇联向社会力量购买的“巾帼护家”家事纠纷调解服务执行方,宁静港湾的几十名调解员纷纷展开“头脑风暴”,在调解技能上不断磨合演练,希望能为那些即将解体的婚姻送上最后一程“爱的护送”。

  来点“现实感”把婚姻解剖给他们看

  “婚姻出现问题,不是一定需要挽回。我们要客观承认,总有一些婚姻会变质走向死亡。”调解员庞金玲告诉记者,这时候,他们会竭力让这段婚姻不至于惨烈解体,而是以平稳落地的方式进行告别。

  不再谈那场婚姻,但要保证婚姻解体过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到尽量小的伤害,这是庞金玲特别在意的。“丈夫和妻子的身份可能会消失,但爸爸和妈妈的身份,却是跟随一辈子的。孩子,依然是他们共同的。”

  每当见到离异夫妻之间因为经济付出、财产分割、抚养权、探视权等细节而纠缠吵闹,庞金玲总会冷静地提醒他们:“你们不能只是对立关系,其实还有一个共同利益点。想想你们的孩子,是否希望爸爸妈妈在分开之后,还继续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样的提醒,总能让面红耳赤的夫妻安静下来,也让本来低头刷手机进入“装死”状态的一方突然停下了动作。

  通常来说,留给调解员的时间不会多,所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直击对方内心,是调解员们的基本功。描绘“现实感”,就是庞金玲的一招秘籍。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离婚后要面对的新挑战,解剖给他们看。”庞金玲向调解员们分享说,很多夫妻,是没有“现实感”的,根本不明白离婚对他们自己、孩子以及双方家庭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更不会想到未来在社会上所要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让当事人明白风险是什么,这是应尽的职责。但如何去思考和处理,这就是当事人的职责。”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对你们今后人生很重要的事……”这样一句开场白,让很多当事人好像突然从梦中醒来,开始重新整理心情,面对纷繁杂乱的家事婚姻。

  27对离婚夫妻背后是25个未成年人

  婚姻解体,受伤害最大的是谁?

  宁静港湾负责人罗红媛的回答让人有些意外——并不是夫妻双方,而是这段婚姻中诞生的孩子。如果成年人在婚姻破碎时处理得不够好,尚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又怎么能理性健康地去面对人生中的如此阵痛?

  日前,罗红媛随机抽取了今年6月13日到6月20日一周期间27对离婚夫妻样本。在年龄方面,90后有8对,80后有13对,70后有5对,60后有1对,80后90后家庭占据了78%,是其中的“绝对主力”。

  27对离婚夫妻中,涉及未成年孩子25个(其中3户是二孩)。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仅1岁,最大的也只有17岁,1-5岁低幼段的有11个,6-14岁的有11个。

  “几乎每户离异家庭的背后,都有一个孩子,有的甚至不止一个。”在罗红媛看来,离异后孩子们成长的问题,将会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从他们平时的工作案例看,有部分离异家庭连正常的探视都会引发“家庭大战”,对孩子和双方老人的身心健康,都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

  “离婚如果不可避免,请关爱好共同的孩子!”罗红媛说,他们通过调解,既讲法理,又讲情理,让这些家庭既面对面,又背靠背……不断修复裂痕,用重述亲情的方法,唤醒他们对孩子的关爱,妥善协商离异后孩子利益的保障。

  婚姻解体前先来个灵魂叩问“三件套”

  “每一个被送上‘手术台’的婚姻,都有各自的问题。其实经过初次接触,我们心里基本可以有个预判,这对夫妻还能不能复合。”调解员李刚在队伍中年龄比较长,调解工作做得久了,练出了一定的“眼力”。

  李刚并不是一味劝和,而是有自己的一套“诊疗”办法。“我会关注两方面,一是孩子的安置办法,二是夫妻双方能否从这次婚姻中得到成长。”他说。

  有意思的是,谈起离婚,70%的年轻人会说是“三观不合”。李刚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这段婚姻破裂的原因。

  “你觉得对方哪些做得不好”

  “你觉得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

  “这段婚姻给了你什么教训”……

  这是李刚会询问他们的“三件套”,提醒年轻人们,踩过的“坑”,以后记得要学“乖”,不要再摔倒。

  “现在工作生活中到处都有考证,开车要驾校培训并考试,当老师要教师资格考试,可经营婚姻,却是没有持证上岗一说的。”罗红媛告诉记者,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都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和”字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现在他们已着手把家事调解工作做到“前端”,用“打疫苗”的方式,给年轻人开出婚恋辅导课程,提高他们经营婚姻家庭的能力。

  同时,他们将编印宁波市妇女儿童维权优秀案例集,形成一套符合宁波实情的家事纠纷调解方法,为那些活跃在社区基层的调解员们提供日常调解样本。此外,通过开发并发布婚姻家庭课堂课件,以线上婚姻课堂的方式,向市民普及婚姻家庭知识,宣传幸福生活正能量,预防家事矛盾的产生。宁波晚报记者 滕华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婚姻解体太惨烈!婚姻调解员“灵魂叩问”击中不少人的心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8-04 06:45:00

  调解员(中)在为新人送上祝福的同时,现场进行婚姻辅导。

  “为了多争5万元,各种没底线的话张口就来,你们想过亲眼目睹这一切的孩子有多痛苦吗?夜深人静时,你们为人父母的,摸摸自己良心,不痛吗?再过20年回头看,用孩子一生的心病换来这5万元,真的值吗?”

  这样的问题,庞金玲无数次向那些经她手调解的离异夫妻提出过。大多数时候,原本红着脸吵闹的他们,会转为沉默,开始沉思。

  在宁波市宁静港湾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的一场调解员技能培训课上,记者听到不少令人伤感的家事故事。作为2023年宁波市妇联向社会力量购买的“巾帼护家”家事纠纷调解服务执行方,宁静港湾的几十名调解员纷纷展开“头脑风暴”,在调解技能上不断磨合演练,希望能为那些即将解体的婚姻送上最后一程“爱的护送”。

  来点“现实感”把婚姻解剖给他们看

  “婚姻出现问题,不是一定需要挽回。我们要客观承认,总有一些婚姻会变质走向死亡。”调解员庞金玲告诉记者,这时候,他们会竭力让这段婚姻不至于惨烈解体,而是以平稳落地的方式进行告别。

  不再谈那场婚姻,但要保证婚姻解体过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到尽量小的伤害,这是庞金玲特别在意的。“丈夫和妻子的身份可能会消失,但爸爸和妈妈的身份,却是跟随一辈子的。孩子,依然是他们共同的。”

  每当见到离异夫妻之间因为经济付出、财产分割、抚养权、探视权等细节而纠缠吵闹,庞金玲总会冷静地提醒他们:“你们不能只是对立关系,其实还有一个共同利益点。想想你们的孩子,是否希望爸爸妈妈在分开之后,还继续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样的提醒,总能让面红耳赤的夫妻安静下来,也让本来低头刷手机进入“装死”状态的一方突然停下了动作。

  通常来说,留给调解员的时间不会多,所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直击对方内心,是调解员们的基本功。描绘“现实感”,就是庞金玲的一招秘籍。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离婚后要面对的新挑战,解剖给他们看。”庞金玲向调解员们分享说,很多夫妻,是没有“现实感”的,根本不明白离婚对他们自己、孩子以及双方家庭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更不会想到未来在社会上所要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让当事人明白风险是什么,这是应尽的职责。但如何去思考和处理,这就是当事人的职责。”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对你们今后人生很重要的事……”这样一句开场白,让很多当事人好像突然从梦中醒来,开始重新整理心情,面对纷繁杂乱的家事婚姻。

  27对离婚夫妻背后是25个未成年人

  婚姻解体,受伤害最大的是谁?

  宁静港湾负责人罗红媛的回答让人有些意外——并不是夫妻双方,而是这段婚姻中诞生的孩子。如果成年人在婚姻破碎时处理得不够好,尚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又怎么能理性健康地去面对人生中的如此阵痛?

  日前,罗红媛随机抽取了今年6月13日到6月20日一周期间27对离婚夫妻样本。在年龄方面,90后有8对,80后有13对,70后有5对,60后有1对,80后90后家庭占据了78%,是其中的“绝对主力”。

  27对离婚夫妻中,涉及未成年孩子25个(其中3户是二孩)。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仅1岁,最大的也只有17岁,1-5岁低幼段的有11个,6-14岁的有11个。

  “几乎每户离异家庭的背后,都有一个孩子,有的甚至不止一个。”在罗红媛看来,离异后孩子们成长的问题,将会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从他们平时的工作案例看,有部分离异家庭连正常的探视都会引发“家庭大战”,对孩子和双方老人的身心健康,都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

  “离婚如果不可避免,请关爱好共同的孩子!”罗红媛说,他们通过调解,既讲法理,又讲情理,让这些家庭既面对面,又背靠背……不断修复裂痕,用重述亲情的方法,唤醒他们对孩子的关爱,妥善协商离异后孩子利益的保障。

  婚姻解体前先来个灵魂叩问“三件套”

  “每一个被送上‘手术台’的婚姻,都有各自的问题。其实经过初次接触,我们心里基本可以有个预判,这对夫妻还能不能复合。”调解员李刚在队伍中年龄比较长,调解工作做得久了,练出了一定的“眼力”。

  李刚并不是一味劝和,而是有自己的一套“诊疗”办法。“我会关注两方面,一是孩子的安置办法,二是夫妻双方能否从这次婚姻中得到成长。”他说。

  有意思的是,谈起离婚,70%的年轻人会说是“三观不合”。李刚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这段婚姻破裂的原因。

  “你觉得对方哪些做得不好”

  “你觉得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

  “这段婚姻给了你什么教训”……

  这是李刚会询问他们的“三件套”,提醒年轻人们,踩过的“坑”,以后记得要学“乖”,不要再摔倒。

  “现在工作生活中到处都有考证,开车要驾校培训并考试,当老师要教师资格考试,可经营婚姻,却是没有持证上岗一说的。”罗红媛告诉记者,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都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和”字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现在他们已着手把家事调解工作做到“前端”,用“打疫苗”的方式,给年轻人开出婚恋辅导课程,提高他们经营婚姻家庭的能力。

  同时,他们将编印宁波市妇女儿童维权优秀案例集,形成一套符合宁波实情的家事纠纷调解方法,为那些活跃在社区基层的调解员们提供日常调解样本。此外,通过开发并发布婚姻家庭课堂课件,以线上婚姻课堂的方式,向市民普及婚姻家庭知识,宣传幸福生活正能量,预防家事矛盾的产生。宁波晚报记者 滕华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