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曾经的“纳凉神器”卖不动 黄古林手编草席出路在哪?
2023-08-14 07:0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郑仁菊跟记者展示近期做的各式文创扇子。(廖惠兰摄)

炎炎夏日,正是草席热卖的季节。

省级非遗项目——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传承人郑仁菊却发愁,家里积压的100多条手编草席怎么办?近日,记者在海曙区古林镇仲一村见到郑仁菊时,她正在给仲一村老年活动中心的老人做晚餐。

黄古林草席曾经是家家户户夏季的“纳凉神器”,作为一名技艺高超的传承人,郑仁菊却因为经济拮据,无法潜心从事传承培育活动,不得不靠给村里老人做饭来补贴家用。

宁波西乡一度“家家种蔺草,户户卖草席”。随着时代发展、机器编织的盛行,手工编织渐渐没落,家家做席的景象不复存在,手工白麻筋草席传承人青黄不接,手工产品滞销。

仲一村。(廖惠兰摄)

曾经荣耀

一千年前已扬名海外

在鄞州黄古林草编博物馆,记者看到,一张“海上草席之路”地图清晰显示:早在唐代,宁波黄古林草席就已漂洋过海,远销如今的朝鲜、日本、俄罗斯、越南、印尼等地。

元代元贞年间(1295年-1297年),周达观所著的《真腊风土记》中记载:“地下所铺者明州之草席。”

清光绪年间,黄古林年产草席上千万条,远销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

1954年,周总理指名黄古林白麻筋草席作为国礼,赠送给参加日内瓦联合国大会的各国首脑。

作为目前全国首个草编博物馆,黄古林草编博物馆用丰富的图文和实物,展示着黄古林草编的前世今生,述说着千百年来中国草编史的辉煌。

无人问津

手编草席急寻买家

“你什么时候过来采访?我马上就要给村里老人烧午饭了,没有时间……”当记者联系到郑仁菊时,她匆忙说了两句就挂了电话。

作为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郑仁菊已经编织草席近60年,擅长编制白麻筋草席。眼下,郑仁菊却放下席草,拈起了饭勺。

“没办法,不敢做得太多,做了也没有人要。”郑仁菊说。

记者了解到,一根席草要经过收割、翻晒、闷藏、插草、压筘等十几道工序,由两人搭配为一组,一个人坐在席机正面压筘,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插草。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两个人,最快也要1天才能织就一条手工草席。

“早上4点起床编草席,7点多去买菜,到村里烧好午饭、晚饭,再给老人们送去,晚上5点回家后,再编织到9点。”郑仁菊说,目前家里所存的100多条草席,都是她跟老伴一起起早贪黑、日积月累攒下的。

手编白麻筋草席跟普通草席有何不同?

郑仁菊拿出一条白麻筋草席告诉记者:凸起的地方都是白麻筋,手工编织的白麻筋草席质地紧密、坚实耐用,不漏水不易生虫,席面光滑舒适。如果使用得当,一条席子至少可以用20年。

聊起白麻筋草席的市场行情,郑仁菊的老伴王卫国不由得叹了口气,“现在一米五规格的白麻筋草席最多卖600元,一米八的卖800元。客户一般是从古林镇出去的老宁波人,年轻人很少用草席了。”

  亲子研学成为仲一村共富工坊的特色体验活动。 (仲一村供图) 

后继乏人

传统技艺亟须保护传承

走进仲一村,村口的“仲草走天下,一席创世界”两句标语十分醒目。2009年,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古林镇仲一村成为省级传承基地。

从古至今,仲一村靠做草席出名,如何保护和传承这门濒危的传统技艺,该村一直在探索。

“我们把草席编织教学传承基地、草席非遗馆等搬进了村文化礼堂,同时通过实物和相关内容的陈列,让草席编织技艺贴近并融入日常生活。”仲一村党支部副书记崔文兵说。

据介绍,为了鼓励年轻人,仲一村将村里的手工编织户进行重点扶持,成立了草编合作社,采取贴资金、引进新品种、聘用农技人员授课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出台了奖励措施,35岁以下有意传承草席编织技艺并学有所成者,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

“政策推出后,也有本村和附近的村民主动前来报名学习,但因为草席编织这门技艺学起来很苦很累,加上市场行情不佳,他们最后又放弃了。再后来,我们就瞄准村民眼前的实际需求,推出家门口就业的共富工坊。”崔文兵介绍。

2021年,古林镇仲一村联合俩老头·仲席文创茶咖馆共同打造“仲一草编共富工坊”,积极探索“党组织带领,共富工坊带富”的增收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创业青年把资源优势带回本地村社,为村民提供蔺草手工编织等免费技能培训,发展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帮助低收入困难村民实现再就业。

该工坊邀请郑仁菊作为宁波市个人科技特派员常驻,除了蔺草编织,也衍生出各色手工制品,目前已有20余名本地草编技艺者加入。

记者看到,这间位于茶咖馆内的共富工坊,面积有百余平方米,不仅展示着各类蔺草制品,还面向游客推出亲子活动、研学体验,开展现场“手把手”教学、编织等。在草编匠人的带领下,不少市民游客也坐下来动手体验一把草席编织,亲手制作草铃铛、草扇子等。

“希望能进一步带动年轻一代,关注并参与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使其薪火相传。”崔文兵对此充满期待。

机械生产

非遗当代传承的双刃剑

对于仲一村的村民来说,编织白麻筋草席不但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谋生手段。以前,家家户户编草席为生,最初这些草席仅供市集买卖,改革开放后,镇上一批人开始置业办厂,将编织草席作为一个行业发展起来了。

上世纪90年代,从小在草编工艺中耳濡目染的俞斌决定改变祖辈单一的手工作坊模式,以老字号“黄古林”为注册商标进行品牌运作。从开始的家庭作坊,到创办宁波黄古林工艺品有限公司,逐渐形成了集种植、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后又凭借不断创新的电商营销模式,在网络上迅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一跃成为国内草席行业龙头企业。

2020年6月,在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国货直播专场,宁波黄古林草席亮相央视。通过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和王宁带货,黄古林草席大受欢迎,一天卖出5万多单,销售额700多万元。

“目前,公司年产各类凉席270余万条,电商产品销量占比达70%,年销量稳居全国首位。”宁波黄古林工艺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国光介绍。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推行,传统工艺的传承也面临新挑战,手编草席的生存空间被一再挤压,如今仲一村还在坚守草席编织技艺的农户屈指可数。

“草席机械化生产后,确实省时省力,效率大大提升,但机械化生产的草席,无法体现精湛的编织技艺和我们仲一村独特的地方文化价值。”崔文兵表示,在把草编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更要把老底子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留存工艺匠心。

未来出路

讲好非遗的新时代故事

宁波市非遗专家周静书认为,若能适应时代变化、贴近大众生活新需求、创新传承好草席编织技艺,黄古林草席的前景一片光明。

“黄古林手编草席曾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品,如今随着时代需求变化成为‘冷门’产品,说明手编草席的创新力还不够,非遗也要与时俱进。”

周静书建议,首先要用心讲好黄古林草席的故事,比如可通过短视频、舞台表演、影视作品创作等,讲述“草席抗金兵”“总理的礼物”等黄古林草席小故事。其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适应产品的供求变化,结合大众的生活需求,强化非遗的创意策划,不断提升工艺水准、拓展产品门类,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文创产品。黄古林手编草席作为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或缺,要加强对传承人才的政策及资金帮扶力度,推动与当地农业、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并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非遗学博士庄丹华表示,非遗是活态的,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作为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历来都是走市场的。因此,除了对技艺的不断挖掘精进,它还需要与时俱进,拓展材料品种,丰富花样类型。但这些对上了年纪的传承人来说很难做到,最好有年轻的设计人员与掌握精湛技艺的传承人合作,共同开发符合当下需求与审美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草编制品。

同时,非遗传承更需要在现在及未来的消费者心中播下种子,不管他们以后身在何处,非遗都是他们心中的一抹乡愁。所以,现在开展各类非遗体验、技艺传承传播活动都是非常必要的,这类活动尤其要面向小朋友和年轻人。“古林镇、仲一村已经迈出了尝试的一步,我们相信,包括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在内的各类传统技艺项目,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庄丹华说。

制图韩立萍

记者廖惠兰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曾经的“纳凉神器”卖不动 黄古林手编草席出路在哪?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3-08-14 07:04:00

郑仁菊跟记者展示近期做的各式文创扇子。(廖惠兰摄)

炎炎夏日,正是草席热卖的季节。

省级非遗项目——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传承人郑仁菊却发愁,家里积压的100多条手编草席怎么办?近日,记者在海曙区古林镇仲一村见到郑仁菊时,她正在给仲一村老年活动中心的老人做晚餐。

黄古林草席曾经是家家户户夏季的“纳凉神器”,作为一名技艺高超的传承人,郑仁菊却因为经济拮据,无法潜心从事传承培育活动,不得不靠给村里老人做饭来补贴家用。

宁波西乡一度“家家种蔺草,户户卖草席”。随着时代发展、机器编织的盛行,手工编织渐渐没落,家家做席的景象不复存在,手工白麻筋草席传承人青黄不接,手工产品滞销。

仲一村。(廖惠兰摄)

曾经荣耀

一千年前已扬名海外

在鄞州黄古林草编博物馆,记者看到,一张“海上草席之路”地图清晰显示:早在唐代,宁波黄古林草席就已漂洋过海,远销如今的朝鲜、日本、俄罗斯、越南、印尼等地。

元代元贞年间(1295年-1297年),周达观所著的《真腊风土记》中记载:“地下所铺者明州之草席。”

清光绪年间,黄古林年产草席上千万条,远销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

1954年,周总理指名黄古林白麻筋草席作为国礼,赠送给参加日内瓦联合国大会的各国首脑。

作为目前全国首个草编博物馆,黄古林草编博物馆用丰富的图文和实物,展示着黄古林草编的前世今生,述说着千百年来中国草编史的辉煌。

无人问津

手编草席急寻买家

“你什么时候过来采访?我马上就要给村里老人烧午饭了,没有时间……”当记者联系到郑仁菊时,她匆忙说了两句就挂了电话。

作为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郑仁菊已经编织草席近60年,擅长编制白麻筋草席。眼下,郑仁菊却放下席草,拈起了饭勺。

“没办法,不敢做得太多,做了也没有人要。”郑仁菊说。

记者了解到,一根席草要经过收割、翻晒、闷藏、插草、压筘等十几道工序,由两人搭配为一组,一个人坐在席机正面压筘,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插草。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两个人,最快也要1天才能织就一条手工草席。

“早上4点起床编草席,7点多去买菜,到村里烧好午饭、晚饭,再给老人们送去,晚上5点回家后,再编织到9点。”郑仁菊说,目前家里所存的100多条草席,都是她跟老伴一起起早贪黑、日积月累攒下的。

手编白麻筋草席跟普通草席有何不同?

郑仁菊拿出一条白麻筋草席告诉记者:凸起的地方都是白麻筋,手工编织的白麻筋草席质地紧密、坚实耐用,不漏水不易生虫,席面光滑舒适。如果使用得当,一条席子至少可以用20年。

聊起白麻筋草席的市场行情,郑仁菊的老伴王卫国不由得叹了口气,“现在一米五规格的白麻筋草席最多卖600元,一米八的卖800元。客户一般是从古林镇出去的老宁波人,年轻人很少用草席了。”

  亲子研学成为仲一村共富工坊的特色体验活动。 (仲一村供图) 

后继乏人

传统技艺亟须保护传承

走进仲一村,村口的“仲草走天下,一席创世界”两句标语十分醒目。2009年,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古林镇仲一村成为省级传承基地。

从古至今,仲一村靠做草席出名,如何保护和传承这门濒危的传统技艺,该村一直在探索。

“我们把草席编织教学传承基地、草席非遗馆等搬进了村文化礼堂,同时通过实物和相关内容的陈列,让草席编织技艺贴近并融入日常生活。”仲一村党支部副书记崔文兵说。

据介绍,为了鼓励年轻人,仲一村将村里的手工编织户进行重点扶持,成立了草编合作社,采取贴资金、引进新品种、聘用农技人员授课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出台了奖励措施,35岁以下有意传承草席编织技艺并学有所成者,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

“政策推出后,也有本村和附近的村民主动前来报名学习,但因为草席编织这门技艺学起来很苦很累,加上市场行情不佳,他们最后又放弃了。再后来,我们就瞄准村民眼前的实际需求,推出家门口就业的共富工坊。”崔文兵介绍。

2021年,古林镇仲一村联合俩老头·仲席文创茶咖馆共同打造“仲一草编共富工坊”,积极探索“党组织带领,共富工坊带富”的增收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创业青年把资源优势带回本地村社,为村民提供蔺草手工编织等免费技能培训,发展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帮助低收入困难村民实现再就业。

该工坊邀请郑仁菊作为宁波市个人科技特派员常驻,除了蔺草编织,也衍生出各色手工制品,目前已有20余名本地草编技艺者加入。

记者看到,这间位于茶咖馆内的共富工坊,面积有百余平方米,不仅展示着各类蔺草制品,还面向游客推出亲子活动、研学体验,开展现场“手把手”教学、编织等。在草编匠人的带领下,不少市民游客也坐下来动手体验一把草席编织,亲手制作草铃铛、草扇子等。

“希望能进一步带动年轻一代,关注并参与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使其薪火相传。”崔文兵对此充满期待。

机械生产

非遗当代传承的双刃剑

对于仲一村的村民来说,编织白麻筋草席不但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谋生手段。以前,家家户户编草席为生,最初这些草席仅供市集买卖,改革开放后,镇上一批人开始置业办厂,将编织草席作为一个行业发展起来了。

上世纪90年代,从小在草编工艺中耳濡目染的俞斌决定改变祖辈单一的手工作坊模式,以老字号“黄古林”为注册商标进行品牌运作。从开始的家庭作坊,到创办宁波黄古林工艺品有限公司,逐渐形成了集种植、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后又凭借不断创新的电商营销模式,在网络上迅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一跃成为国内草席行业龙头企业。

2020年6月,在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国货直播专场,宁波黄古林草席亮相央视。通过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和王宁带货,黄古林草席大受欢迎,一天卖出5万多单,销售额700多万元。

“目前,公司年产各类凉席270余万条,电商产品销量占比达70%,年销量稳居全国首位。”宁波黄古林工艺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国光介绍。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推行,传统工艺的传承也面临新挑战,手编草席的生存空间被一再挤压,如今仲一村还在坚守草席编织技艺的农户屈指可数。

“草席机械化生产后,确实省时省力,效率大大提升,但机械化生产的草席,无法体现精湛的编织技艺和我们仲一村独特的地方文化价值。”崔文兵表示,在把草编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更要把老底子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留存工艺匠心。

未来出路

讲好非遗的新时代故事

宁波市非遗专家周静书认为,若能适应时代变化、贴近大众生活新需求、创新传承好草席编织技艺,黄古林草席的前景一片光明。

“黄古林手编草席曾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品,如今随着时代需求变化成为‘冷门’产品,说明手编草席的创新力还不够,非遗也要与时俱进。”

周静书建议,首先要用心讲好黄古林草席的故事,比如可通过短视频、舞台表演、影视作品创作等,讲述“草席抗金兵”“总理的礼物”等黄古林草席小故事。其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适应产品的供求变化,结合大众的生活需求,强化非遗的创意策划,不断提升工艺水准、拓展产品门类,努力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文创产品。黄古林手编草席作为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或缺,要加强对传承人才的政策及资金帮扶力度,推动与当地农业、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并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非遗学博士庄丹华表示,非遗是活态的,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作为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历来都是走市场的。因此,除了对技艺的不断挖掘精进,它还需要与时俱进,拓展材料品种,丰富花样类型。但这些对上了年纪的传承人来说很难做到,最好有年轻的设计人员与掌握精湛技艺的传承人合作,共同开发符合当下需求与审美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草编制品。

同时,非遗传承更需要在现在及未来的消费者心中播下种子,不管他们以后身在何处,非遗都是他们心中的一抹乡愁。所以,现在开展各类非遗体验、技艺传承传播活动都是非常必要的,这类活动尤其要面向小朋友和年轻人。“古林镇、仲一村已经迈出了尝试的一步,我们相信,包括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在内的各类传统技艺项目,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庄丹华说。

制图韩立萍

记者廖惠兰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