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慈溪
慈溪81个片区“组团出道”谋发展
2023-10-16 06:30:23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在片区党委带动下,我们村鞋业缺品牌、缺设计研发、缺渠道的‘短板’正在加速补齐!”慈溪市逍林镇鞋产业片区和福合院村党委书记王文学说。在慈溪市委组织部与相关部门的牵头下,该片区与阿里巴巴总部合作鞋业直播事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这是慈溪为了加快共同富裕给出的“新解法”——打破村界束缚,通盘考虑各村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治理重点等因素,科学分类组建片区并成立片区联合党委,通过片区党建联建牵引带动规划联体、产业联动、社会联治,让“化散为聚”的乡村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

  片区组团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捏指成拳、一体发展。对此,慈溪重点扶持产业融合项目,立足产业块状集聚特点,推动片区内同类产业聚合发展,通过补链强链延链,确定一体化经营项目,并拓展夜间经济、休闲旅游、农创培训等新型业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慈溪鼓励各个片区积极推进村庄联合经营,按照多村合作、镇村联营、国资入股等形式,培育成立32家片区强村公司和片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统一经营村级集体存量资产,支持村集体以财政资金、资产资源入股投资,释放市镇财政资金撬动作用。

  今年5月,由分别地处翠屏山山脚、山腰和山顶的倡隆村、乾炳村、岗墩村组成的南部片区,成功入选省级共富实践观察点。自2020年组成片区以来,当地成立了忆山文旅片区强村公司,改造闲置农房,引入特色民宿、特色农家乐、乡村咖啡馆、手工作坊等文旅业态,联合“共富工坊”“青年农创客”等,打造楝树下艺术村落,集聚了满满人气。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自主创业、家门口就业、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参与其中,3个村庄这两年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21%,片区游客每年增加12万人次。以倡隆村为例,今年的杨梅销量就增长了15%,梅农每户增收约5000元。

  “为了更好地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我们专门建立了以片区为单位的城乡统筹要素保障机制,推进更多资源、要素向片区集成配置,努力在片区发展资金、用地指标、空间规划等一系列保障性政策上取得突破,助推片区项目加快落地。”慈溪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慈溪已培育市镇两级组团发展片区81个,落地发展项目215个,并打造了“共富工坊”67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9400余人,带动人均月增收超1000元,逐步探索出一条乡村共富共美的实践路径。(通讯员勇祖轩 记者黄合)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慈溪81个片区“组团出道”谋发展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3-10-16 06:30:23

  “在片区党委带动下,我们村鞋业缺品牌、缺设计研发、缺渠道的‘短板’正在加速补齐!”慈溪市逍林镇鞋产业片区和福合院村党委书记王文学说。在慈溪市委组织部与相关部门的牵头下,该片区与阿里巴巴总部合作鞋业直播事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这是慈溪为了加快共同富裕给出的“新解法”——打破村界束缚,通盘考虑各村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治理重点等因素,科学分类组建片区并成立片区联合党委,通过片区党建联建牵引带动规划联体、产业联动、社会联治,让“化散为聚”的乡村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

  片区组团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捏指成拳、一体发展。对此,慈溪重点扶持产业融合项目,立足产业块状集聚特点,推动片区内同类产业聚合发展,通过补链强链延链,确定一体化经营项目,并拓展夜间经济、休闲旅游、农创培训等新型业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慈溪鼓励各个片区积极推进村庄联合经营,按照多村合作、镇村联营、国资入股等形式,培育成立32家片区强村公司和片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统一经营村级集体存量资产,支持村集体以财政资金、资产资源入股投资,释放市镇财政资金撬动作用。

  今年5月,由分别地处翠屏山山脚、山腰和山顶的倡隆村、乾炳村、岗墩村组成的南部片区,成功入选省级共富实践观察点。自2020年组成片区以来,当地成立了忆山文旅片区强村公司,改造闲置农房,引入特色民宿、特色农家乐、乡村咖啡馆、手工作坊等文旅业态,联合“共富工坊”“青年农创客”等,打造楝树下艺术村落,集聚了满满人气。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自主创业、家门口就业、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参与其中,3个村庄这两年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21%,片区游客每年增加12万人次。以倡隆村为例,今年的杨梅销量就增长了15%,梅农每户增收约5000元。

  “为了更好地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我们专门建立了以片区为单位的城乡统筹要素保障机制,推进更多资源、要素向片区集成配置,努力在片区发展资金、用地指标、空间规划等一系列保障性政策上取得突破,助推片区项目加快落地。”慈溪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慈溪已培育市镇两级组团发展片区81个,落地发展项目215个,并打造了“共富工坊”67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9400余人,带动人均月增收超1000元,逐步探索出一条乡村共富共美的实践路径。(通讯员勇祖轩 记者黄合)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