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政经
金融街论坛 潘功胜、李云泽、易会满重磅发声
2023-11-09 10:13:08 稿源: 新华视点微信公号  

这是11月8日拍摄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谈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如何有效应对金融风险?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在8日举行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就市场关注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中长期资金超过1万亿元;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带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两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长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6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潘功胜介绍,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300万亿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潘功胜表示,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支持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健康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风险可控,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潘功胜作出如是判断。

在他看来,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我国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

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认为,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我国一直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近年来,金融部门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改善行业融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出台房地产“金融十六条”,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调整首付比、按揭贷款利率等宏观审慎金融政策。

“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加上房地产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市场的自身修复,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谈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潘功胜认为,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有自行化解债务的能力。

他介绍,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并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

“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潘功胜介绍,金融部门还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转型成为不依赖政府信用、财务自主可持续的市场化企业。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潘功胜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

潘功胜表示,将推动金融机构体系在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上更加合理。强化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完善广泛覆盖、高效安全的现代支付体系,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等。

此外,在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方面,潘功胜表示,要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做好中美、中欧金融工作组工作,务实推进国际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

金融监管总局李云泽: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

“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8日表示。

李云泽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他介绍说,近年来,我国进一步推出50多项开放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目前,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华设有分支机构,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

李云泽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国金融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银行业发展势头稳健,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资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介绍,过去三年,银行业信贷规模年均增速11.2%,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银行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超过1亿人,较2019年末增长3倍。

李云泽表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势头也不会改变。中国人均保费只有全球平均的七成,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健康险、家庭财产险、巨灾保险等潜力巨大。随着广大居民收入持续提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多元化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加之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中国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防范风险是加强监管的主要目标,加强监管是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二者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8日表示,下一步将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易会满是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加强资本市场监管,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和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证监会的第一职责、法定职责。”他表示。

易会满说:“这几年,我们坚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发挥各方合力’的监管理念,坚守监管主责主业,注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看得清才能管得住’,促使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二是严防过度杠杆,把杠杆资金规模和水平逐步压降至合理区间。三是‘零容忍’打击各种乱象,扭转了长期以来证券违法成本过低的情况。四是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持续加强证监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对于下一步工作重点,他表示将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适应性、针对性,守牢风险底线,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振投资者信心,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加巩固,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对此我们充满信心。”易会满说,“我们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更加有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如何加强监管、防范风险?证监会将突出重典治本、突出改革开路、突出能力提升、突出合力发挥。

突出重典治本方面,易会满表示,证监会将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协作,持续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推动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体系,加大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重拳打击,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中介机构严厉惩戒,绝不姑息。

同时,还将突出改革开路。“注册制改革绝不是放松监管,而是要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易会满说,“我们将坚持注册制基本架构不动摇,并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动态评估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同时,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

关于“突出能力提升”“突出合力发挥”,易会满表示,将对量化高频交易加强跟踪研判,完善监管举措。加强监管科技建设,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市场资金杠杆水平和企业债务风险的综合监测,努力做到对各种违法行为和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加强部际联动、央地协作,依法将各类证券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把私募基金等领域准入关,严厉打击“伪私募”,清理整顿金交所、“伪金交所”,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金融街论坛 潘功胜、李云泽、易会满重磅发声

稿源: 新华视点微信公号 2023-11-09 10:13:08

这是11月8日拍摄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谈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如何有效应对金融风险?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在8日举行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就市场关注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中长期资金超过1万亿元;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带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两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长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6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潘功胜介绍,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300万亿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潘功胜表示,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支持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健康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风险可控,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潘功胜作出如是判断。

在他看来,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我国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

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认为,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我国一直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近年来,金融部门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改善行业融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出台房地产“金融十六条”,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调整首付比、按揭贷款利率等宏观审慎金融政策。

“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加上房地产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市场的自身修复,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谈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潘功胜认为,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有自行化解债务的能力。

他介绍,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并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

“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潘功胜介绍,金融部门还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转型成为不依赖政府信用、财务自主可持续的市场化企业。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潘功胜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

潘功胜表示,将推动金融机构体系在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上更加合理。强化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完善广泛覆盖、高效安全的现代支付体系,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等。

此外,在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方面,潘功胜表示,要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做好中美、中欧金融工作组工作,务实推进国际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

金融监管总局李云泽: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

“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8日表示。

李云泽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他介绍说,近年来,我国进一步推出50多项开放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目前,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华设有分支机构,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

李云泽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国金融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银行业发展势头稳健,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资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介绍,过去三年,银行业信贷规模年均增速11.2%,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银行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超过1亿人,较2019年末增长3倍。

李云泽表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势头也不会改变。中国人均保费只有全球平均的七成,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健康险、家庭财产险、巨灾保险等潜力巨大。随着广大居民收入持续提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多元化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加之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中国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防范风险是加强监管的主要目标,加强监管是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二者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8日表示,下一步将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易会满是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加强资本市场监管,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和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证监会的第一职责、法定职责。”他表示。

易会满说:“这几年,我们坚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发挥各方合力’的监管理念,坚守监管主责主业,注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看得清才能管得住’,促使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二是严防过度杠杆,把杠杆资金规模和水平逐步压降至合理区间。三是‘零容忍’打击各种乱象,扭转了长期以来证券违法成本过低的情况。四是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持续加强证监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对于下一步工作重点,他表示将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适应性、针对性,守牢风险底线,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振投资者信心,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加巩固,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对此我们充满信心。”易会满说,“我们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更加有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如何加强监管、防范风险?证监会将突出重典治本、突出改革开路、突出能力提升、突出合力发挥。

突出重典治本方面,易会满表示,证监会将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协作,持续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推动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体系,加大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重拳打击,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中介机构严厉惩戒,绝不姑息。

同时,还将突出改革开路。“注册制改革绝不是放松监管,而是要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易会满说,“我们将坚持注册制基本架构不动摇,并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动态评估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同时,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

关于“突出能力提升”“突出合力发挥”,易会满表示,将对量化高频交易加强跟踪研判,完善监管举措。加强监管科技建设,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市场资金杠杆水平和企业债务风险的综合监测,努力做到对各种违法行为和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加强部际联动、央地协作,依法将各类证券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把私募基金等领域准入关,严厉打击“伪私募”,清理整顿金交所、“伪金交所”,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