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针对舞蹈、体育等以身体训练为主、较易出现伤害风险的培训活动,教育部作出校外培训安全提醒“五不要”。
哪些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涉及强柔韧训练?青少年如何做到科学训练?
“五不要”安全提醒具体是哪些?
不要在无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培训。孩子培训需要相关专业防护。在亮面瓷砖和水泥地等场地进行训练、未充分热身整理进行训练、无保护进行高危险性训练、疲劳状态下训练等,会增加孩子受伤风险,应该避免。
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过强柔韧训练。孩子身体发育过程有不同阶段,需科学练习。过早过强的柔韧性训练可能产生孩子器官发育不良、肌肉发育缺陷等问题。
不要过度对脊椎和腰部做外力挤压。孩子存在个体成长差异,过度进行外界受力、按压、拉伸等关节、脊椎、韧带训练,可能发生骨骼错位变形、关节疼痛等,严重的会影响骨骼生长和发育。
不要做过高难度系数的训练。练习身体腾空翻转、下腰、掰腿、劈叉等动作需有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基础,并在专业人员指导和成人看护下进行,不适合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士。专家建议未满10周岁的儿童慎做“下腰”等脊椎、腰部身体训练,避免出现伤害。
不要让孩子练习与身心健康不符的内容。教学表演内容应符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所选作品避免出现暴力、血腥、色情等少儿不宜的内容,要积极培育孩子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
教育部同时作出提醒:要根据孩子自身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是否参加培训或选择哪种培训项目,不盲目、不跟风,随时关注孩子身体情况,如有不适切勿勉强。
有学生家长表示,现在的校外培训机构非常多,教学水平、人员素质、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参差不齐。从网上也看到很多舞蹈机构,因为老师的不规范训练给孩子造成严重影响,我们作为家长也很担心,还是希望国家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
还有学生家长说:“安全提醒“五不要”能起到一个规范的作用,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哪些动作有风险,什么样的场地符合要求,都有章可循,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教育部发布的“五不要”不仅是对学生家长作出的安全提醒,更是对相关培训机构提出的行业规范。河南许昌市某舞蹈艺术培训学校的负责人黑肖茹表示,这也是对学校的一种提醒和保护,不要急于求成,要考虑到孩子的身体基础。
“下腰瘫”是什么?
采访中,多位学生家长表达了对于“下腰瘫”的担忧。那么,何为“下腰瘫”?医学上专业用语为儿童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又称为儿童“下腰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教授郭晓东团队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05年至2022年,我国因练习舞蹈的下腰动作不当导致瘫痪的孩子超过1000人。郭晓东教授表示,舞蹈练习中的下腰,尤其是手脚都贴合地面的“下大腰”,最容易导致儿童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
郭晓东:第一从发育角度讲,小孩子脊髓的伸展性没有脊柱的伸展性好,所以在下腰的过程中,由于脊髓的纵向牵拉,会导致里面的微血管损伤。第二,下腰时会出现过度背身的情况,导致胸椎出现小关节的脱位或滑脱,从而造成对于脊髓横向的挤压。纵向的牵拉和横向的挤压会导致广泛的脊髓水肿,小血管出血,造成神经受到损伤,以致瘫痪。
2021年的另一篇研究文献《儿童下腰后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的统计显示,从1992年至2002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儿童下腰后脊髓损伤占儿童脊髓损伤总数的4%,2003年至2014年,占比上升为27.2%。2015年至2019年占比上升到了33.9%。且仍呈增多趋势。
如何规避“下腰瘫”?
随着极端案例的增多,“下腰瘫”逐渐成为儿童习舞路上的“拦路虎”。那么,下腰就一定会有“下腰瘫”的风险吗?儿童该如何避免风险,进行科学安全训练?
郭晓东提醒,儿童学习舞蹈前,首先要评估儿童脊柱的稳定性及发育情况。以下几种情况,家长需特别注意↓↓↓
看脊柱有没有畸形,骶尾部有无皮肤上的改变,例如有毛发或者有隆起、分泌物。
看下肢运动。孩子跳舞前,腿是否有力,运动感觉如何,大小便是否存在困难,孩子本身有无脊髓神经的问题。
看肢体有无畸形。孩子是否存在偶尔运动不协调的情况;另外有的孩子柔韧性过高,脊柱下腰时容易发生脱位、滑脱、挤压。
体重如果太轻或太重,背部的核心肌力不好也不可以。
业内普遍认为,“下腰瘫”频发的背后,还掩藏着舞蹈培训行业师资培养、行业准入等方面的漏洞,同时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认知也亟待提高。
郭晓东表示,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学校和老师的资质非常重要,不能急功近利,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而且要了解疾病和它的后果。
“老师应具有一定的急救知识,例如孩子在跳舞下腰时发生摔倒,这时建议停止训练,至少平躺4个小时左右。如出现腰腿痛不舒服的情况,或者腰腿没有力的情况,要尽快送医。”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