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普济寺改建为慈湖中学。唐代石经幢仍立在校园中。
1983年,石经幢从校园迁移至保国寺,与千年宋刹为伴。
当年,阚泽舍书堂为寺,是否想到过,千年后,这寺院又会成为学校?
在崭新的教学楼中,普济寺雄伟精美的建筑早已难以寻觅,只留下一点残破的飞天、金刚、卷草、莲花等北宋石刻。唯有昔日佛寺大殿前高大的古银杏树,仍挺立在时光中。
《宝庆四明志》说阚泽:“《三国志》本传指为会稽山阴人,按今慈溪县之普济寺乃泽旧居,峰曰阚峰,湖曰德润,湖山水犹识其姓字,则泽为句章人可知。”
此说逻辑显然有点问题。说阚泽是宁波人也许不对,但说他是半个宁波人,大概是可以的。句章与山阴本同属会稽郡,相距不远。阚泽在慈城隐居读书,时间不长,如定居慈城时间长的话,可以说是“一个”宁波人了。
到了南宋嘉泰三年(1203),63岁的杨简回到家乡慈城,在阚湖旁的董孝君祠西面筑室。
杨简拜陆九渊为师,成为一代陆学大师,为“淳熙四先生”之一,以耆宿大儒膺宝谟阁学士。
杨简面对波光粼粼的湖面,说:“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就将湖称为“慈湖”。世人因称其为“慈湖先生”。
杨简对慈湖情有独钟,曾多次赋诗咏湖,77岁回乡时仍赞道:
天造慈湖迥出尘,无冬无夏只长春。
四山桃李围新锦,一邑风光让绝伦。
涧水檐旁谈妙理,山禽柳外说天真。
杏坛无限难传意,付与凭栏寓目人。
阚泽在慈湖筑书堂后,杨简又在慈湖其居创谈妙书屋,登堂讲学,弟子如云,蔚成风气。
杨简故后,咸淳年间(1265—1274),制置使刘黻即其居作慈湖书院。慈湖书院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书院之一,开创了慈城私学的先河。
元代翁传心写慈湖的诗中说道:“阚相门前花似锦,杨公祠下水如罗。”阚相门应是普济寺,而杨公祠就是杨简所创始的慈湖书院。书院与杨简的祠堂合而为一。
元代慈城学者赵偕在大宝山麓创设宝峰书院。赵偕为宋宗室,号宝峰,他学宗杨简,入元不仕,隐居大宝山麓,设院授徒。今天在宝峰书院旧址,可见一块石碑,上镌“宝峰璅翠”。这是慈城著名书法家钱罕在1929年所题写的。
赵偕的学生中有一个叫罗本。当代著名学者王利器和周楞伽研究认为,罗本就是罗贯中,曾移居慈城,拜赵宝峰为师,在宝峰书院学习心学。
于是,有宁波本地学者认为,罗贯中在宝峰书院求学期间,了解到慈城流传的阚泽故事,其中就有说阚泽在火烧赤壁中当苦肉计信使。他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就把这个故事写了进去,塑造了一个胆大如天、嘴利如剑的三国英雄形象。
慈湖,千古风流。这么一方再也寻常不过的小湖,上天居然让它有了英雄气概,又有了哲学意味。它由阚湖而慈湖,完成了一个由乱世英雄向人生终极思考的演变。阚泽在天之灵一定深深赞许,沧桑正道,终归于人心的和谐与光明。
作者简介
孙武军,男,1957年出生浙江定海,祖籍山东龙口。曾为浙江海洋大学、宁波大学教师,后任宁波广电集团编导。一级文学编辑。出版有诗集、散文集和传记文学,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参加诗刊社首届青春诗会,为朦胧诗一代代表性诗人。诗歌作品2次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任主创的电视文学作品14次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获“甬城英才·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奖”。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