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正伟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举重若轻,2.7吨重的“大雪花”轻盈升空;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数实结合,钱塘江畔“宁波燃”璀璨夺目……
大丰实业在国际重大赛事上演的一幕幕经典画面,凝聚着一大批烧脑的“新科技”和文化创意,也涌动着宁波文化企业逐浪“数字蓝海”的凌云壮志。
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在今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近年来,宁波以新技术为基础、以新业态为引领,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文化强市和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的有力支撑。
在第八届浙江书展上,“渔光之城元宇宙”闪亮登场。这个全新打造的数字文旅项目,不但捧回了首届文旅中国元宇宙创新大赛一等奖,还为宁波文化旅游增添了新场景;在宁海,扎根本土文化的“熊小米”系列动漫产品借“船”出海,有望在全球发行;在宁波高新区民和产业园,一场场“资本相亲会”、投融资路演活动,引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成就众多中小企业的文创梦想;大丰实业连续三年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音王电声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贝发深耕文化制造研发、生产、品牌营销全产业链……
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的根基扎实、资源丰富。
近年来,宁波立足制造、金融、外贸等优势产业,全力做好融合文章,尤其是把握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产业能级不断跃升。
聚焦做大做强,宁波“文化制造”不断向“文化智造”转型,日益成为文化产业新支柱。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甬江文化经济带正逐步形成,运河—丝路文化带和数字文化产业带比“翼”双飞,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功能区争奇斗艳、熠熠生辉。
聚焦做深做实,宁波文化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国有文化企业实现重大改革重组,全新上阵;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打造新竞争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的小微文化企业积极上规(上限);国家、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水涨船高,年营收超亿元的民营文化企业达到260家。
聚焦做精做优,“影视宁波”“音乐宁波”“书香宁波”“创意宁波”建设,不断催生文化新品牌。得力、贝发、广博等甬企的文化产品和项目,屡屡引发“宁波燃”;象山影视城成为国内头部影视拍摄基地,摄影棚数量全国最多,是全省唯一的影视类特色小镇;作为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唯一省级文博会,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累计吸引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200个兄弟城市、5000多家企业参展;浙江书展永久落户宁波,成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文化新标识;宁波国际旅游展连续10年举办,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全国知名的消费型旅展之一。
数字化规模和创新能力,显示文化产业的增长韧性和发展潜能。近年来,宁波抓住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带来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新势力”成长计划,以内容产业创新为重点,推动动漫游戏、网络文学、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领域的新企业、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系统性重塑和提升文化产业,加快向高层次、全链条、数字化迈进。
永麒科技以光为笔,运用数字、光影技术和文化创意改造提升“大小莲花”,为杭州亚运会会场添彩;亮剑互娱立足宁波电商产业,进军直播领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酷乐潮玩发掘大数据价值,打造线下引流、线上交互的“Z世代”玩具消费新模式……
扎根本土、紧扣潮流、创新突破,宁波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正加速形成、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呈现量增质升的良好发展势头。去年,全市规上文化企业逾1100家,营收近2200亿元,均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规上文化制造业企业总量全国最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宁波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供给,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全面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文化产业大繁荣,要插上数字化创新的“翅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和5G等数字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变革重塑,扶持文化产业“新势力”成长,让在线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展示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文化产业大繁荣,要培育一批重大功能性平台。当前,宁波正对标世界一流,提升打造象山影视城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文化特色小镇,这些平台不但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集聚区,也是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文化产业功能平台。
此外,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日前通过验收,示范区围绕文化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共性问题,集聚金融和产业资源优势,探索多部门协同、多创新并举、多平台互补、多层次保障的文化金融生态链,通过金融精准滴灌,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文化产业大繁荣,要做好“文化+”的融合大文章。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实施文旅标志性IP和“金名片”培育工程,加快建设大运河诗路精品线和红色旅游示范带,擦亮“顺着运河来看海、伴着书香游宁波”城市旅游品牌。
重塑新体系、构建新平台、树立新形象、增创新优势。宁波文化产业航船锚定新目标、逐浪新蓝海,帆正风劲、劈波前行。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