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彭星燎(左二)。(王嘉彬 摄)
北斗初横,东方渐白。在宁波机场运行控制室里,电话铃声和对讲机的声音此起彼伏,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机场离港早高峰就此拉开序幕。
“各单位请注意,航班预计提前15分钟落地,预计落地时间8:10,各相关单位收到请回复。”“95后”运行指挥员彭星燎手持对讲机,正与有关部门沟通。
不到200平方米的指挥室里,充斥着电话铃声、对讲机的声音、指挥员的指令,以及鼠标和键盘的敲击声。彭星燎说,这就是他们每日工作的常态。
运行控制室,被形象地比作机场的“大脑”,担负着机场运行的组织协调和应急指挥的重要职责。指挥员则是这个“大脑”中最重要的“神经中枢”。
春运期间,他们将保障航班约1.3万架次。高峰时期,每3分钟就会有一架飞机起降。
“飞机落地后的机位分配,上客、出港时间协调等地面保障环节,都需要我们来沟通和发布指令。”彭星燎说。
而这些信息,需要依靠他眼前的5台电脑和对讲机、电话来处理。因此,指挥员必须时刻紧盯电脑屏幕,即使是在深夜,他们也不敢有一丝松懈。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特殊天气、飞机故障等突发状况瞬息万变,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神经。”彭星燎说。
万家团圆的除夕,对于机场指挥员来说亦是寻常工作日。
正式成为一名指挥员以来,彭星燎已在岗位上过了3个春节。今年,是彭星燎婚后坚守岗位的第一个春节,他无名指上那枚崭新的戒指还亮晶晶的呢。
他说,不能和家人一起过春节,心里肯定会有些难受。但想到自己的付出能给旅客平安落地多一份保障,又觉得很有意义。
“目送飞机载着旅客踏上‘团圆路’,我能想象他们与亲人团聚时的那种喜悦心情。”
夜已深,机坪被各色灯光点缀,别有一番“浪漫”。
彭星燎坐在桌前,专注而严肃。他时而通过甚高频与机组对话,时而紧盯眼前的电脑屏幕,时而站起身扫视停机坪监控动态。
当每一趟飞机安全抵达后,机组会再次和指挥员联系:“已跟随引导车入位,一会儿见!”
彭星燎说,这是波道中最美的声音,也是他工作中的“小确幸”。( 记者 金鹭 见习记者 王嘉彬 通讯员 孙家怡 )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