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政经
向着美好未来奋进——从全国两会看“关键一年”
2024-03-08 08:45:00 稿源: 新华社  

【专题】2024全国两会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要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关键一年,锚定目标任务

  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制定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意义非同寻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纲举而目张。

  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五方面20项主要指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4项指标提前实现,5项指标快于预期,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关键一年,承前启后。

  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这一目标兼顾当前和长远,符合“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着眼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说,这一目标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关键一年,迎难而进。

  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由2023年的“1200万人左右”调整为2024年的“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由以往的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调整为“同步”......

  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上的变化,展现出国家积极推动目标任务落实的信心和决心。

  关键一年,千帆竞发。

  2023年,从南粤大地到西南腹地,从长江之畔到胶东半岛,多个城市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重庆、广州经济总量跨过3万亿元大关,江苏常州、山东烟台迈过万亿元门槛,我国经济总量万亿元级城市增至26个。

常州城区景色(2023年12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随着众多万亿元级城市拔地而起,中国经济也将越来越‘枝繁叶茂’。”江苏省常州市市长盛蕾代表说,我们将锚定“十四五”目标,在“万亿之城”新起点上勠力同心再出发。

  关键一年,实施关键之策

  蓝图既定,实干为要。

  今年全国两会,发出沿着正确方向、向着目标任务一往无前的动员令。

  ——找准突破口,以务实举措提振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政府工作报告系列部署,释放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不确定性的鲜明信号。

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J7智能工厂内,工人在AGV(搬运机器人)上装配车辆(2023年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颜麟蕴摄

  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发展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政府工作报告系列判断,揭示中国经济光明前景。

  “做好关键之年工作,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至关重要,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多做有利于稳定预期的事。”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代表说。

  ——找准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8日,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兴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全自动机器人高速运转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订单产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谭云俸摄)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工厂推动了企业从产品驱动向数据驱动、从装备制造向智造服务转型。接下来我们将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委员说。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代表说,我们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人才培养,优化创新布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

  ——找准主动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晨曦中的港珠澳大桥(2023年12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3月1日零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成为探索实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新注脚。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广东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代表说。

  2024年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后,旅客正在过关。新华社记者卢汉欣摄

  关键一年,全力攻坚克难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有4项指标滞后于进度。对此要优化调整政策,加大攻坚力度,尽最大努力推动目标实现。

  ——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这是山东省寿光市营里镇恒远光伏项目(2024年1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该项目可以实现“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盐业制卤+水产养殖”等项目融合开发。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过去一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代表说,去年仅无锡就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超过100万千瓦,我们将持续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明确,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这一目标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用能、可再生能源替代和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周黎安委员说,要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加快实施主要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等指标进度仍需加快。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委员说,要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拓展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势头。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北京市近日宣布,计划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其中普惠托位占比不少于60%。

  在南京西城晨星晓小禾托育中心,一名小朋友在托育老师的陪伴下画画(2023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两会上,一系列举措回应了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今年,教育、社保和就业预算安排都将超4万亿元。财政部门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代表委员们表示,在关键一年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未来奋进。

  文字记者:陈炜伟、陈刚、吴涛、谢希瑶、叶昊鸣、李晓婷

  编辑:王乃水、金地、张善臣、逯阳、郭昱、杜潇逸、王浩程、邬金夫

  海报设计:姜子涵

  统筹:王洁、方思贤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向着美好未来奋进——从全国两会看“关键一年”

稿源: 新华社 2024-03-08 08:45:00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要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关键一年,锚定目标任务

  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制定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意义非同寻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纲举而目张。

  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五方面20项主要指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4项指标提前实现,5项指标快于预期,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关键一年,承前启后。

  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这一目标兼顾当前和长远,符合“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着眼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说,这一目标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关键一年,迎难而进。

  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由2023年的“1200万人左右”调整为2024年的“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由以往的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调整为“同步”......

  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上的变化,展现出国家积极推动目标任务落实的信心和决心。

  关键一年,千帆竞发。

  2023年,从南粤大地到西南腹地,从长江之畔到胶东半岛,多个城市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重庆、广州经济总量跨过3万亿元大关,江苏常州、山东烟台迈过万亿元门槛,我国经济总量万亿元级城市增至26个。

常州城区景色(2023年12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随着众多万亿元级城市拔地而起,中国经济也将越来越‘枝繁叶茂’。”江苏省常州市市长盛蕾代表说,我们将锚定“十四五”目标,在“万亿之城”新起点上勠力同心再出发。

  关键一年,实施关键之策

  蓝图既定,实干为要。

  今年全国两会,发出沿着正确方向、向着目标任务一往无前的动员令。

  ——找准突破口,以务实举措提振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政府工作报告系列部署,释放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不确定性的鲜明信号。

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J7智能工厂内,工人在AGV(搬运机器人)上装配车辆(2023年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颜麟蕴摄

  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发展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中国发展必将长风破浪、未来可期......政府工作报告系列判断,揭示中国经济光明前景。

  “做好关键之年工作,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至关重要,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多做有利于稳定预期的事。”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代表说。

  ——找准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8日,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兴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全自动机器人高速运转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订单产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谭云俸摄)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工厂推动了企业从产品驱动向数据驱动、从装备制造向智造服务转型。接下来我们将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委员说。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代表说,我们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人才培养,优化创新布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

  ——找准主动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晨曦中的港珠澳大桥(2023年12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3月1日零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成为探索实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新注脚。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广东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代表说。

  2024年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后,旅客正在过关。新华社记者卢汉欣摄

  关键一年,全力攻坚克难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有4项指标滞后于进度。对此要优化调整政策,加大攻坚力度,尽最大努力推动目标实现。

  ——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

  这是山东省寿光市营里镇恒远光伏项目(2024年1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该项目可以实现“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盐业制卤+水产养殖”等项目融合开发。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过去一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代表说,去年仅无锡就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超过100万千瓦,我们将持续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明确,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这一目标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用能、可再生能源替代和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周黎安委员说,要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加快实施主要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等指标进度仍需加快。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委员说,要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拓展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势头。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北京市近日宣布,计划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其中普惠托位占比不少于60%。

  在南京西城晨星晓小禾托育中心,一名小朋友在托育老师的陪伴下画画(2023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两会上,一系列举措回应了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今年,教育、社保和就业预算安排都将超4万亿元。财政部门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代表委员们表示,在关键一年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未来奋进。

  文字记者:陈炜伟、陈刚、吴涛、谢希瑶、叶昊鸣、李晓婷

  编辑:王乃水、金地、张善臣、逯阳、郭昱、杜潇逸、王浩程、邬金夫

  海报设计:姜子涵

  统筹:王洁、方思贤

编辑: 郭静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