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社区图书馆有多拼?“书吧+”模式成引流秘诀
2024-04-24 06:3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专题】文化进万家

  古朴的木质书架,青竹样式的隔断,3000余册图书整齐摆放;窗明几净的阅读环境,戏曲风的咖啡吧,客人既可以在这里长时间免费阅读,也可以通过自助式的借阅系统借走图书……你能想象,这样的场地并不是什么轻奢书店,也不是大型图书馆,而是鄞州区东郊街道仇毕社区的社区图书馆。

  这几年,宁波很多社区图书馆越来越火,社区通过更新硬件、优化设备、探索更多功能,使图书馆逐步走进居民的视野中,“书吧+”模式成了“引流杀手锏”。

  书吧+特色文化,让社区书房“出圈”

  4月22日上午9点,家住仇毕社区的盛迪女士如同往常一样,带着笔记本来到仇毕社区二楼的“郊响越·堇书房”,买了一杯名叫“玉堂春”的抹茶拿铁,找到前一天没看完的那本书。坐在熟悉的座位上,一待就是一天,坐累了还能去隔壁健身、去楼上参观艺术馆……“这里学习氛围极好,还能近距离感受咱们小区的文化,要知道连中国美院的学生们都组团来这里参观过,身为社区居民,自豪感直接拉满。”盛迪告诉记者。

  仇毕社区是越剧毕派唱腔创始人、越剧一代宗师毕春芳的故里。2022年,仇毕社区围绕“毕派故里、和谐新居”的定位,打造了全市首个越剧名家纪念馆——毕春芳艺术馆,而“郊响越·堇书房”就是藏在艺术馆里的“宝藏书房”。

仇毕社区“郊响越·堇书房”古色古香。

  书房中,青竹屏风、戏曲扇、月亮门、木质窗棂等元素更增添了一份人文底蕴。书房还将空间分割为成人阅读区与儿童阅读区,既保障了安静的阅读环境,也兼顾到了孩子们的玩乐需求。书房的3000余册图书来自鄞州图书馆,包含社科类、综合类、儿童类等多个种类,通过借阅卡,居民可以在市区的点位上实现通借通还,十分方便。

  书房边上便是特色咖啡馆“越咖研究院”,这里有几款特调咖啡,名称别具一格,都是出自越剧选段,比如南瓜拿铁名叫“点秋香”,红丝绒拿铁称为“胭脂”,还有抹茶拿铁“玉堂春”……这样的形式颇受年轻顾客的喜爱。

  盛迪告诉记者,因为条件优越,图书馆经常“一座难求”,许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我们社区图书馆在小红书上可火了,现在都火出省了,前几天还有山东、河北的戏迷专门来我们图书馆打卡呢。”盛迪笑道。

五江口社区图书馆主打“家的感觉”。

  书吧+读书活动,成了居民关系的黏合剂

  其实像仇毕社区这样条件优越的社区图书馆,在宁波还有不少。4月21日下午,在海曙区望春街道五江口社区图书馆里,一场亲子书友会活动刚刚结束,十余户家庭齐聚一堂,讨论读书的心得与亲子阅读的经验。

  五江口社区是一个拆迁安置型融合社区,居民刚搬来新社区时,总是缺乏归属感。为了把居民们融合起来,社区的“吾家”品牌应运而生,为居民营造归属感。而社区图书馆就成了不少居民的“客厅”,许多读书活动成了居民关系的黏合剂。

  五江口社区图书馆本身硬件设施就非常好。总面积200平方米,各类图书4500余册,每半年,海曙区图书馆还会为这个点位上的书籍进行更新。通过借阅卡,这里一样可以实现全市点位通借通还。图书馆设有20余个座位,有沙发、有卡座,整个图书馆还配有自助茶吧,居民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自助泡茶,主打一个“家的感觉”。

  不仅硬件好,社区还会在这里组织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在活动里,大家彼此熟悉,有了新的社交圈。

  居民童女士的微信里,总有一个群在下班后开始活跃,群名很有意思——“自鸡打卡群”。

  “这是今年1月刚建立的,带孩子参加社区读书活动的时候认识了几位家长,大家比较聊得来就建了个群。”童女士说,群友不多,总共7人,但是大家的孩子基本是同龄人。“以前总是要求孩子读书,有了这个群,强迫自己也看书,大家互相监督,每天都要打卡,给孩子们做榜样。久了大家不仅变成了朋友,还都爱上了读纸质书。”

  书吧+暖心公益,读书有了更多附加值

  社区图书馆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社交,围绕阅读,各种各样的暖心公益也让这些书本有了更多的意义。4月21日,海曙区高桥镇高桥社区组织了一场爱心义卖,义卖所得的1800余元纳入到高桥社区共富发展基金中,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这些钱将会变成崭新的图书送到社区十几户困境儿童的家里。

  其实在高桥社区图书馆,这样的爱心活动是日常存在。高桥社区是一个融合型社区,以新宁波人和流动人口为主,流动人口的比例甚至超过了40%。“我们在前期走访时发现,居民多忙于工作,普遍对阅读的兴趣不高。”社区工作人员刘奇告诉记者,所以社区图书馆就承担起了推广阅读的职责。

高桥社区的共享书架,方便大家交换图书。

  在高桥社区300平方米的图书馆里,展示着海曙区图书馆3000余册书籍。不过在图书馆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共享书架。居民们会把家中闲置的书籍放在上面。双休日、寒暑假,会有很多孩子到社区图书馆,从早上“泡”到下午。今年11岁的小李同学就是其中之一。“我家里没有那么多书,这里有很多我爱看的。”家中如果有看完的书籍,小李也会拿到社区图书馆,完成书籍的流转。

  在海曙区南门街道万安社区城市书房,有不一样的温暖。这个城市书房条件也不错,占地面积150余平方米,内设科普、文化、小说等刊物3000余册,各类杂志百余种。每周五晚上,这里都会开展图书沙龙会。

  在一次沙龙中,有居民提出了意见:“现在城市书房年轻人不多,不如搞个咖啡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书房读书。”于是,万安社区在城市书房里引进了“老闺蜜咖啡馆”,如今这个咖啡馆已经火出了圈。虽然这里的“员工”都是社区的老年志愿者,但是咖啡的口味真不赖。

  这些志愿者们一边经营着咖啡店,一边兼职书房理书员,他们不拿工资,为“情怀”打工,营业额全部捐给社区共富基金,用于支持社区建设。

  “现在很多人来借书时都会点杯咖啡,他们知道这是在做公益,都很支持。有人来买咖啡的时候还会直接匿名付款100元。”万安社区党委书记徐剑英告诉记者。记者 王昱汀 王悦宁

  通讯员 陈洁 陈杰 董宁 刘奇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社区图书馆有多拼?“书吧+”模式成引流秘诀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4-04-24 06:38:00

  古朴的木质书架,青竹样式的隔断,3000余册图书整齐摆放;窗明几净的阅读环境,戏曲风的咖啡吧,客人既可以在这里长时间免费阅读,也可以通过自助式的借阅系统借走图书……你能想象,这样的场地并不是什么轻奢书店,也不是大型图书馆,而是鄞州区东郊街道仇毕社区的社区图书馆。

  这几年,宁波很多社区图书馆越来越火,社区通过更新硬件、优化设备、探索更多功能,使图书馆逐步走进居民的视野中,“书吧+”模式成了“引流杀手锏”。

  书吧+特色文化,让社区书房“出圈”

  4月22日上午9点,家住仇毕社区的盛迪女士如同往常一样,带着笔记本来到仇毕社区二楼的“郊响越·堇书房”,买了一杯名叫“玉堂春”的抹茶拿铁,找到前一天没看完的那本书。坐在熟悉的座位上,一待就是一天,坐累了还能去隔壁健身、去楼上参观艺术馆……“这里学习氛围极好,还能近距离感受咱们小区的文化,要知道连中国美院的学生们都组团来这里参观过,身为社区居民,自豪感直接拉满。”盛迪告诉记者。

  仇毕社区是越剧毕派唱腔创始人、越剧一代宗师毕春芳的故里。2022年,仇毕社区围绕“毕派故里、和谐新居”的定位,打造了全市首个越剧名家纪念馆——毕春芳艺术馆,而“郊响越·堇书房”就是藏在艺术馆里的“宝藏书房”。

仇毕社区“郊响越·堇书房”古色古香。

  书房中,青竹屏风、戏曲扇、月亮门、木质窗棂等元素更增添了一份人文底蕴。书房还将空间分割为成人阅读区与儿童阅读区,既保障了安静的阅读环境,也兼顾到了孩子们的玩乐需求。书房的3000余册图书来自鄞州图书馆,包含社科类、综合类、儿童类等多个种类,通过借阅卡,居民可以在市区的点位上实现通借通还,十分方便。

  书房边上便是特色咖啡馆“越咖研究院”,这里有几款特调咖啡,名称别具一格,都是出自越剧选段,比如南瓜拿铁名叫“点秋香”,红丝绒拿铁称为“胭脂”,还有抹茶拿铁“玉堂春”……这样的形式颇受年轻顾客的喜爱。

  盛迪告诉记者,因为条件优越,图书馆经常“一座难求”,许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我们社区图书馆在小红书上可火了,现在都火出省了,前几天还有山东、河北的戏迷专门来我们图书馆打卡呢。”盛迪笑道。

五江口社区图书馆主打“家的感觉”。

  书吧+读书活动,成了居民关系的黏合剂

  其实像仇毕社区这样条件优越的社区图书馆,在宁波还有不少。4月21日下午,在海曙区望春街道五江口社区图书馆里,一场亲子书友会活动刚刚结束,十余户家庭齐聚一堂,讨论读书的心得与亲子阅读的经验。

  五江口社区是一个拆迁安置型融合社区,居民刚搬来新社区时,总是缺乏归属感。为了把居民们融合起来,社区的“吾家”品牌应运而生,为居民营造归属感。而社区图书馆就成了不少居民的“客厅”,许多读书活动成了居民关系的黏合剂。

  五江口社区图书馆本身硬件设施就非常好。总面积200平方米,各类图书4500余册,每半年,海曙区图书馆还会为这个点位上的书籍进行更新。通过借阅卡,这里一样可以实现全市点位通借通还。图书馆设有20余个座位,有沙发、有卡座,整个图书馆还配有自助茶吧,居民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自助泡茶,主打一个“家的感觉”。

  不仅硬件好,社区还会在这里组织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在活动里,大家彼此熟悉,有了新的社交圈。

  居民童女士的微信里,总有一个群在下班后开始活跃,群名很有意思——“自鸡打卡群”。

  “这是今年1月刚建立的,带孩子参加社区读书活动的时候认识了几位家长,大家比较聊得来就建了个群。”童女士说,群友不多,总共7人,但是大家的孩子基本是同龄人。“以前总是要求孩子读书,有了这个群,强迫自己也看书,大家互相监督,每天都要打卡,给孩子们做榜样。久了大家不仅变成了朋友,还都爱上了读纸质书。”

  书吧+暖心公益,读书有了更多附加值

  社区图书馆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社交,围绕阅读,各种各样的暖心公益也让这些书本有了更多的意义。4月21日,海曙区高桥镇高桥社区组织了一场爱心义卖,义卖所得的1800余元纳入到高桥社区共富发展基金中,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这些钱将会变成崭新的图书送到社区十几户困境儿童的家里。

  其实在高桥社区图书馆,这样的爱心活动是日常存在。高桥社区是一个融合型社区,以新宁波人和流动人口为主,流动人口的比例甚至超过了40%。“我们在前期走访时发现,居民多忙于工作,普遍对阅读的兴趣不高。”社区工作人员刘奇告诉记者,所以社区图书馆就承担起了推广阅读的职责。

高桥社区的共享书架,方便大家交换图书。

  在高桥社区300平方米的图书馆里,展示着海曙区图书馆3000余册书籍。不过在图书馆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共享书架。居民们会把家中闲置的书籍放在上面。双休日、寒暑假,会有很多孩子到社区图书馆,从早上“泡”到下午。今年11岁的小李同学就是其中之一。“我家里没有那么多书,这里有很多我爱看的。”家中如果有看完的书籍,小李也会拿到社区图书馆,完成书籍的流转。

  在海曙区南门街道万安社区城市书房,有不一样的温暖。这个城市书房条件也不错,占地面积150余平方米,内设科普、文化、小说等刊物3000余册,各类杂志百余种。每周五晚上,这里都会开展图书沙龙会。

  在一次沙龙中,有居民提出了意见:“现在城市书房年轻人不多,不如搞个咖啡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书房读书。”于是,万安社区在城市书房里引进了“老闺蜜咖啡馆”,如今这个咖啡馆已经火出了圈。虽然这里的“员工”都是社区的老年志愿者,但是咖啡的口味真不赖。

  这些志愿者们一边经营着咖啡店,一边兼职书房理书员,他们不拿工资,为“情怀”打工,营业额全部捐给社区共富基金,用于支持社区建设。

  “现在很多人来借书时都会点杯咖啡,他们知道这是在做公益,都很支持。有人来买咖啡的时候还会直接匿名付款100元。”万安社区党委书记徐剑英告诉记者。记者 王昱汀 王悦宁

  通讯员 陈洁 陈杰 董宁 刘奇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