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刮刮乐”变得格外紧俏,甚至进入“限购期”。
在杭州莫衙营附近,一位年轻人为了买到“刮刮乐”,几乎一天要去最近的彩票店问三四次,“有货了吗?”
“昨天,我进的货刚到,他一次性买走5本,现在就一款,剩这20张。你如果明天来,一张也没有。”老板娘李女士无奈地说,“一周只给我进3000元左右的货,基本一天就卖光了。”
几百米远处,一家中国体育彩票专营店的透明玻璃柜中,也只摆放着两款、不到40张“顶呱刮”(体彩的即开型彩票)。“现在很难拿货,我一周只有1800元的配额。”老板冯先生说,最近,但凡有人想买一两本,自己都劝对方少买点,“确实不够分”。
走访中,杭州多位彩票店店主告诉潮新闻记者,自上个月起,“刮刮乐”就开始按照“配额制”进货,“有的小店一周只能进600元。”
“刮刮乐”因何走向脱销?真是被年轻人买断货了吗?
图源:网络截图
“刮刮乐”也限购?
有人一天进店三四次“抢购”
“刮刮乐”原本是福彩系列中即开型彩票的特定称谓,如今,人们习惯将市面上的即开型彩票统一称作“刮刮乐”。
去年起,买“刮刮乐”成为小陈和同事小俞每个工作日中午的固定节目。两人一同拿出500元作为购买基金,一到午休,就步行到距公司1公里左右远的一家福利彩票店买五六张“刮刮乐”过瘾,“如果中了奖,就留着下次买。”小陈说,自己并不沉迷,只是享受刮奖的快感。
但最近,他们常去的这家店却连着几天都买不到“刮刮乐”,“老板说,一周只进一次货,很快就卖完了。”
李女士在自家超市内经营彩票。潮新闻记者 张蓉 摄
提及最近“刮刮乐”的配额制进货,彩票店主李女士充满不解,“这两年销量特别好,以前,我一周进货五六万,有几十种品类可以选,现在突然减到3000元,只有五六本,还都是指定品类,没得选。”
李女士的彩票店在自家小超市内开了快10年,周边不少居民、上班族都习惯进店购物时,顺手买几张“刮刮乐”。她说,过去这两年,每天傍晚后生意红火,“年轻人多起来,中年人、老人也都买,有的人一次性会刮五六千元,到半夜1点多都可能有人还在刮。”
4月以来,“刮刮乐”进货难却让李女士感到愁苦,“老客户天天来问,就是没货,生意流失了不少。”
不同于李女士,经营彩票店10多年的冯先生很支持国家对即开型彩票销量的管控,“这两年,确实不少人对‘刮刮乐’太上头,需要进入一段冷静期。”
冯先生见证过不少人对“刮刮乐”的沉迷时刻,“有年轻人进店买了10张,刮完发现只中了10元小奖,就觉得不甘心,继续刮,结果越刮越多,把店里剩下的一万元的卡都刮完了,最后输了五六千。”
冯先生说,在彩票专营店,“刮刮乐”一向是附带产品。但去年起,“刮刮乐”销量翻倍,他的店一周能卖出6万元,“晚上和周末生意最好。”
同时,他明显感觉买“刮刮乐”的年轻人变多了。“有不少小情侣散步经过时,就进店花几十元买十张,用中奖的钱去买杯奶茶都感觉特别甜。”冯先生说,买“刮刮乐”似乎逐渐成为年轻情侣约会的休闲节目,也变成一些年轻人过节送礼的特定仪式,还经常有年轻人拿着在商场或夜市摊位上买的“刮刮乐”来兑奖。
“有人是娱乐、休闲,图个乐,但也有人是抱着赌博的心态,就变了味。”冯先生说,有时,一些进店的年轻人会指定要买特定编号的“刮刮乐”,“他们听信网上传播的各种谣言,比如,某些编号一定中奖。”
他猜测,“刮刮乐”在年轻群体中的风靡和近年来网络盛行的各种中奖视频息息相关。“大概去年开始,自媒体上,类似的营销视频特别多。这个人中100万,那个人中500万,哪会有那么多大奖?百分百是假的。”冯先生说,99.9%的人买“刮刮乐”都亏钱。
冯先生直言,经营“刮刮乐”是低成本、零损耗的生意,“‘刮刮乐’今天卖不出,明天还能接着卖,永远不愁。因此,这几年,多了不少盯着年轻人钱包的‘刮刮乐’摊位。”在他看来,进驻商场、夜市等地的“刮刮乐”摊位是这种网络营销背后最大的获利者。
尽管赞同让“刮刮乐”冷一冷,但冯先生认为相关管控需循序渐进,“目前给我们的配额太少。有的小店一周配额只有600元,可满1200元才送货,也就是说,两周才能进到两本‘刮刮乐’。”
冯先生的彩票店内仅剩两款、不到40张“顶呱刮”。潮新闻记者 张蓉 摄
配额制进货背后:
既是供需矛盾,也是降温举措
不只是杭州,近期,“刮刮乐”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供不应求”。
中国彩票行业沙龙创始人苏国京说,今年春节之后,“刮刮乐”就陆续在各地变得紧俏,供需矛盾背后则是多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叠加效应。
从需求端来看,近几年,“刮刮乐”的消费群体大量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苏国京认为,这和彩票机构努力拓展销售渠道密切相关,“约三四年前,省级彩票中心在商业综合体内开始装修时尚的旗舰店或形象店,逐渐改变了年轻人对传统彩票店面陈旧、古板的印象,同时把省时省力、符合年轻人需求的‘刮刮乐’推广了出去,”不少网红、年轻博主们将自己刮彩票的视频发上网络,在从众效应下,“刮刮乐”逐渐带着时尚元素在年轻群体中流行。
图源:网络截图
彩票,是一种特殊产品,“刮刮乐”只是一种游戏类型,彩票销量往往不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放缓时,它反而可能向前发展。”苏国京说,在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刮刮乐”整体销量却在大幅提升。
据天眼查数据,我国现存1.47万家彩票相关企业。近十年,其注册量整体呈显著增长态势,其中,2023年增加4512家,同比增长85.91%,达近十年增速最高峰值。而今年前4月,国内已注册2105家彩票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58.92%。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即开型彩票销售量占彩票销售总量的26.1%,国人总共刮了389亿元的即开型彩票,比去年同期多了174亿元,同比暴涨81.4%。
再看供应端。彩票有一套特殊的包含“收支两条线”、发行费预算管理等的财务管理制度,彩票发行管理中心每年根据往年销量及对第二年的预判编制发行费的预算,全年按照预算审批结果执行和使用发行费。
“通常,去年就已经申报了今年的发行费预算,每年预算原则上不会有大幅调整,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没跟上销量的上涨幅度。”苏国京告诉潮新闻记者,“刮刮乐”是所有彩票品种中成本费用最高的一类,涉及设计、印制、物流配送费等,而有限的发行费预算约束着印制数量,“不是市场需要多少,就能提供多少。”
图源:网络截图
除了客观造成的供需矛盾,身为特种产品的“刮刮乐”也正面临有意识的销量管控。“它毕竟带有风险性和博弈性,当销量增长过快,相关部门有责任为了长远的健康发展,采取适当调控措施防范相关风险。”苏国京说。
在国内,“刮刮乐”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约2000年前后,由于实行统一的额度管理,也曾出现过一段时期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彩票管理额度机制的调整,供需矛盾化解,但这并不意味曾经的额度管理制度适合目前遇到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彩票管理、发行机构一度大力推广“刮刮乐”。“相对于其他彩票品种,‘刮刮乐’更具备彩票的本质特征,理论上负面效应是最低的。”苏国京说,目前,在全世界的彩票销售中,即开型彩票的销量占到4成左右,远高于国内。
图源:财务部官网
对于彩票管理机构,苏国京建议,今后需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预判和分析,针对市场预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应有更加优化的预案面对各类突发情况。
不过,在他看来,让火热的“刮刮乐”暂时降降温是件好事,“有些人一时买不到,就不会再冲动型消费,用时间去冷静思考,对‘刮刮乐’形成更理性的判断和认知。”他相信,到时,“刮刮乐”的供需矛盾可能会逐渐缓解。
苏国京强调,彩票的健康发展是希望“多人少买、细水长流”,而非个别人带着一夜暴富的心理,为它一时上头。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