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山海抒怀——初探井头山人创造的海洋文明
2024-05-20 14:27: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蓝色脉动

视频制作:记者 史米可 孙宇卓 黄国飚

中国宁波网记者 崔小明

8300年前,在太平洋西海岸古宁波湾畔的井头山脚下,一群先民依山而住,枕海而眠。他们或上山围猎,或踏浪捕鱼,或追鲛寻贝,过着简单纯真的原始生活。沧海桑田春色换,斗转星移几度秋。繁衍生息数百年后,随着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海水淹没。如此,这群先民像流星划破夜空,留下一片璀璨,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各种木器的组合

2013年,一次建造厂房之前的地质钻探中,深埋地下数米的不少贝壳和其他木头、骨头、陶片等杂物被带出了地面,引起正在负责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发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国平的关注。他以敏锐的眼光和执着的努力,费十年之功,带领考古专家们将这群先人的生活场景发掘出来。

这就是井头山遗址,中国沿海年代最早、埋藏最深、保存文物最丰富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

自此河姆渡文化研究取得了五十年间的一项重大突破,宁波人文历史被大大提前,中华海洋文明史也被改写!

探寻中华海洋文明之源,我们首站选在井头山遗址。

各类海洋软体动物的贝壳

今天,我们采访小组再次来到井头山遗址考古现场。遗址位于宁波市所属余姚市三七市镇,车水马龙的61省道从旁边穿过。赫赫有名的河姆渡遗址距此8公里,地下保存完好的河姆渡文化代表性聚落田螺山遗址距此2公里。正值初夏时节,花红柳绿,草木繁茂,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次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大型采访行动的总顾问孙国平正在井头山遗址工地等候我们。这位执着于史前考古三十多年祖籍宁波慈溪的考古学家对我们这次采访活动高度重视,并给与全力的支持。他不但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还亲自帮我们联系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为这次探源行动提供高端支撑。

“看,井头山周边现在是成片的厂房、轰鸣的机器,还有绿油油的田野。谁能想到,8000多年前,我们今天站立的地方是波浪翻滚,汪洋一片。这真是现实缩略版的‘沧海桑田’啊!”孙国平的开场白一下把我们带入到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井头山遗址2022年建成的第二期发掘基坑

海连山河、陆缀家园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海洋文明对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海边人家”之一,井头山人创造了怎样的海洋文明?

“先民们早在8000多年前就开始适应海洋、利用海洋,而且体现出了高超的智慧、能力和技术。”孙国平带着我们走向遗址不远处的文物标本库房。孙国平边走边说,这两年通过对一期考古发掘的研究可以判断,井头山人生活的年代在距今8300年到7800年间,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遗址范围推测,这个族群人口不到100人,生活区域大概2万平方米。一期发掘出来的主要是井头山人的生活废弃物,也就是考古界所说的贝丘堆积。

孙国平老师正在整理文物。

“可别小看这个‘垃圾场’,里面出土的东西蕴含了数不清的文明密码和历史信息。”

说着,来到了标本库房,孙国平轻轻推开大门,阳光随着人群照了进来,原本暗沉的库房大厅顿时明亮了起来,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陶片、动物骨头、石器、骨器、木器,还有恍惚如海鲜市场的一筐筐贝壳……让人目不暇接。

“大海蕴藏着数不清的宝藏,井头山人勇敢地向大海求索,当时村落就安置在离海水很近的山坡上,吃的食物绝大部分来自于村落附近的海边,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很多也是探海、赶海的船桨、木棍、背篓、鱼镖、渔网等,处处呈现出浓厚的海洋氛围和渔猎经济特色。”孙国平带着我们首先领略的是井头山人创造的生产工具。装满了水的玻璃器皿中浸泡保存数件船桨。“虽然现在看上去颜色有些灰褐色,但刚出土的时候,这些船桨几乎是木头本色,砍劈琢磨得比较平直规整,显示当时的木材工艺技术已精细熟练。”“有船才会有桨。它们充分说明井头山人不仅能制造独木舟,而且能到近海开展海洋捕捞。这是海洋文明最具标志性的特征。”孙国平说,

除了近海航行,井头山人还会用石头和木头加工制作出带木柄的组合工具,石斧、石锛、石凿等,用来营建房屋、开展渔猎采集,还能用芦苇、竹子编织箩筐、渔网,用于捞鱼装贝。井头山人下海进行采集、打鱼的工具已丰富多样,用鱼骨打磨制作的带倒刺的鱼镖细巧尖锐,是海洋捕捞的利器。靠山吃山,木器也是井头山遗址出土遗物的一大特色,带销钉木器、带卯孔的斧锛类石器的刀形木柄、木矛、木碗、木梭形器等在之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从未见过,这些说明8000年前井头山人木作加工技术已经达到难以想象的熟练程度

井头山遗址第一期发掘基坑定位

山河互联、人海和谐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人类生存能力、技术方式、所有人群关系与自然环境构成有机联系社会运行机制。

说起原始人的生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常常是“茹毛饮血”。那么,井头山人收获的海鲜是否都是生吃的?

“不是这样的,我们来还原一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家就明白了。”孙国平边说边带我们继续参观。他说山上的猎物和海中的鱼获带回后,贝壳类食材会进行清洗,鹿、野猪肉会切块,有些海鱼还会刮去鳞片。“看,这是带锯齿的骨器,根据我们初步分析,这可能是用来刮鳞片的。”孙国平指着一件别致的出土器物说。食物初步处理完了,井头山人接着进行烹煮。孙国平指着一件架在三只陶支脚上的宽腹圜底的陶器介绍说,“这叫陶釜,就是‘破釜沉舟’的釜,相当于今天我们做饭的‘电饭锅’。”井头山人就是用它烹肉煮贝。孙国平观察发现,从出土遗物看,井头山人用的釜比河姆渡人要大很多,主要是当时的海鲜块头大。“生蚝比一个手掌还大,锅小了根本放不进去。”孙国平一边拿手掌和贝壳比划,一边笑着说。鲜掉眉毛的海鲜煮熟后,井头山人会分餐而食,食具有大有小,小的盆碗应多用于一人单独食用。

“这些器物是陶盆,轮廓和形状与今天的盆差不多。井头山人吃饭的时候每个人跟前放一个,用于分装海鲜。当时的食物资源相对于很少的人口来说,非常丰富。但由于当时也存在季节变化,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也可能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因此,发掘中也出土了一些橡子、麻栎果类等干果储藏品,尽管味道不好,但食物紧张的情况下,也会把储藏的干果去壳磨粉用于充饥。”孙国平说。电视里看到原始人吃贝类海鲜时拿着石头砸,但从出土文物看,井头山人吃相没这么简陋。“我们发掘出了很多用动物肢骨打磨而成的骨匕,井头山人主要食物之一是生蚝、牡蛎等。这些贝类不容易打开,井头山人因地制宜,制作了灵巧实用的骨匕。”

前几天,我刚在附近一家饭店吃过生蚝,也是用小刀撬开。”孙国平感慨说,井头山人使用的部分技能和工具延续了数千年,至今仍在沿用。

在标本库房里,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简易茶杯状的小件陶器。孙国平说,这可能是井头山人用于喝茶水的杯子。饱餐一顿后,大家坐下来喝杯水休憩一下,聊聊家长里短,讨论一下部落的大事小情。这就是井头山人的生活日常。

工艺熟练的木碗

美感萌发、神意初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井头山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乘舟弄潮,闻风听浪猎获成功,可以大快朵颐,享受山珍海味,但有时候他们也要面临一些饥饿伤病。尽管这样,他们在精神上已经开始追求诗意家园、神灵崇拜。

“你们看,井头山人使用的陶器开始有了不少纹饰,有绳纹、浅方格纹、横向篮纹、锯齿纹、蚶齿戳印纹……部分器表装饰红衣或黑衣,并出土了少量简单图案的彩陶。”孙国平一一给我们介绍。原始人在陶器上描绘的这些几何图样,是新石器时代典型的陶器纹饰,看上去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但著名学者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却认为,新石器时代的这些纹饰,“抽象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应该看作是人类对美感的萌发,对艺术史和审美意识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更让人惊讶的是,井头山人已经开始使用生漆来美化或者保护器物。两件出土漆器一件是木棍,一件器形残缺,但有可能是类似古筝这类乐器的腔体。经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鉴定,这两件漆器,距今8200年左右,基本可以断定是中国甚至世界最早的漆器。

“这个漆是哪来的,难道井头山人已经会加工漆?”记者问。

“应该是用生漆涂上去的,四明山一带树林里有不少漆树。从树上直接取下来的生漆,是天然粘合剂和防腐材料。”孙国平说。

除此之外,井头山遗址还出土了中国最早期的乐器骨哨和螺哨。这些哨最初可能用于围猎时驱赶野兽,后来渐渐成为人们的娱乐工具。

探源采访即将结束,记者们仍觉得“不解渴”。确实,井头山人还有很多生存之谜有待解码:他们的独木舟是什么样的?住的干栏式建筑和河姆渡人一样吗?这些问题期待二期发掘能找到答案。但即使现有的这些文明成果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在年代这么久远,生产力非常低下的时代,井头山人顺应自然、道法自然,凭借着勤劳和智慧,为人类社会开创了了不起的文明图景。他们乘舟弄潮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努力,不断将海洋文明推向深蓝。

相关新闻:

中国海洋文明起源 宁波为何是“天选之地”?

中国海洋文明探寻之旅是中国人向海而生的心灵和精神的唤醒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山海抒怀——初探井头山人创造的海洋文明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5-20 14:27:00

视频制作:记者 史米可 孙宇卓 黄国飚

中国宁波网记者 崔小明

8300年前,在太平洋西海岸古宁波湾畔的井头山脚下,一群先民依山而住,枕海而眠。他们或上山围猎,或踏浪捕鱼,或追鲛寻贝,过着简单纯真的原始生活。沧海桑田春色换,斗转星移几度秋。繁衍生息数百年后,随着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海水淹没。如此,这群先民像流星划破夜空,留下一片璀璨,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各种木器的组合

2013年,一次建造厂房之前的地质钻探中,深埋地下数米的不少贝壳和其他木头、骨头、陶片等杂物被带出了地面,引起正在负责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发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国平的关注。他以敏锐的眼光和执着的努力,费十年之功,带领考古专家们将这群先人的生活场景发掘出来。

这就是井头山遗址,中国沿海年代最早、埋藏最深、保存文物最丰富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

自此河姆渡文化研究取得了五十年间的一项重大突破,宁波人文历史被大大提前,中华海洋文明史也被改写!

探寻中华海洋文明之源,我们首站选在井头山遗址。

各类海洋软体动物的贝壳

今天,我们采访小组再次来到井头山遗址考古现场。遗址位于宁波市所属余姚市三七市镇,车水马龙的61省道从旁边穿过。赫赫有名的河姆渡遗址距此8公里,地下保存完好的河姆渡文化代表性聚落田螺山遗址距此2公里。正值初夏时节,花红柳绿,草木繁茂,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次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大型采访行动的总顾问孙国平正在井头山遗址工地等候我们。这位执着于史前考古三十多年祖籍宁波慈溪的考古学家对我们这次采访活动高度重视,并给与全力的支持。他不但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还亲自帮我们联系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为这次探源行动提供高端支撑。

“看,井头山周边现在是成片的厂房、轰鸣的机器,还有绿油油的田野。谁能想到,8000多年前,我们今天站立的地方是波浪翻滚,汪洋一片。这真是现实缩略版的‘沧海桑田’啊!”孙国平的开场白一下把我们带入到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井头山遗址2022年建成的第二期发掘基坑

海连山河、陆缀家园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海洋文明对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海边人家”之一,井头山人创造了怎样的海洋文明?

“先民们早在8000多年前就开始适应海洋、利用海洋,而且体现出了高超的智慧、能力和技术。”孙国平带着我们走向遗址不远处的文物标本库房。孙国平边走边说,这两年通过对一期考古发掘的研究可以判断,井头山人生活的年代在距今8300年到7800年间,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遗址范围推测,这个族群人口不到100人,生活区域大概2万平方米。一期发掘出来的主要是井头山人的生活废弃物,也就是考古界所说的贝丘堆积。

孙国平老师正在整理文物。

“可别小看这个‘垃圾场’,里面出土的东西蕴含了数不清的文明密码和历史信息。”

说着,来到了标本库房,孙国平轻轻推开大门,阳光随着人群照了进来,原本暗沉的库房大厅顿时明亮了起来,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陶片、动物骨头、石器、骨器、木器,还有恍惚如海鲜市场的一筐筐贝壳……让人目不暇接。

“大海蕴藏着数不清的宝藏,井头山人勇敢地向大海求索,当时村落就安置在离海水很近的山坡上,吃的食物绝大部分来自于村落附近的海边,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很多也是探海、赶海的船桨、木棍、背篓、鱼镖、渔网等,处处呈现出浓厚的海洋氛围和渔猎经济特色。”孙国平带着我们首先领略的是井头山人创造的生产工具。装满了水的玻璃器皿中浸泡保存数件船桨。“虽然现在看上去颜色有些灰褐色,但刚出土的时候,这些船桨几乎是木头本色,砍劈琢磨得比较平直规整,显示当时的木材工艺技术已精细熟练。”“有船才会有桨。它们充分说明井头山人不仅能制造独木舟,而且能到近海开展海洋捕捞。这是海洋文明最具标志性的特征。”孙国平说,

除了近海航行,井头山人还会用石头和木头加工制作出带木柄的组合工具,石斧、石锛、石凿等,用来营建房屋、开展渔猎采集,还能用芦苇、竹子编织箩筐、渔网,用于捞鱼装贝。井头山人下海进行采集、打鱼的工具已丰富多样,用鱼骨打磨制作的带倒刺的鱼镖细巧尖锐,是海洋捕捞的利器。靠山吃山,木器也是井头山遗址出土遗物的一大特色,带销钉木器、带卯孔的斧锛类石器的刀形木柄、木矛、木碗、木梭形器等在之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从未见过,这些说明8000年前井头山人木作加工技术已经达到难以想象的熟练程度

井头山遗址第一期发掘基坑定位

山河互联、人海和谐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人类生存能力、技术方式、所有人群关系与自然环境构成有机联系社会运行机制。

说起原始人的生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常常是“茹毛饮血”。那么,井头山人收获的海鲜是否都是生吃的?

“不是这样的,我们来还原一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家就明白了。”孙国平边说边带我们继续参观。他说山上的猎物和海中的鱼获带回后,贝壳类食材会进行清洗,鹿、野猪肉会切块,有些海鱼还会刮去鳞片。“看,这是带锯齿的骨器,根据我们初步分析,这可能是用来刮鳞片的。”孙国平指着一件别致的出土器物说。食物初步处理完了,井头山人接着进行烹煮。孙国平指着一件架在三只陶支脚上的宽腹圜底的陶器介绍说,“这叫陶釜,就是‘破釜沉舟’的釜,相当于今天我们做饭的‘电饭锅’。”井头山人就是用它烹肉煮贝。孙国平观察发现,从出土遗物看,井头山人用的釜比河姆渡人要大很多,主要是当时的海鲜块头大。“生蚝比一个手掌还大,锅小了根本放不进去。”孙国平一边拿手掌和贝壳比划,一边笑着说。鲜掉眉毛的海鲜煮熟后,井头山人会分餐而食,食具有大有小,小的盆碗应多用于一人单独食用。

“这些器物是陶盆,轮廓和形状与今天的盆差不多。井头山人吃饭的时候每个人跟前放一个,用于分装海鲜。当时的食物资源相对于很少的人口来说,非常丰富。但由于当时也存在季节变化,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也可能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因此,发掘中也出土了一些橡子、麻栎果类等干果储藏品,尽管味道不好,但食物紧张的情况下,也会把储藏的干果去壳磨粉用于充饥。”孙国平说。电视里看到原始人吃贝类海鲜时拿着石头砸,但从出土文物看,井头山人吃相没这么简陋。“我们发掘出了很多用动物肢骨打磨而成的骨匕,井头山人主要食物之一是生蚝、牡蛎等。这些贝类不容易打开,井头山人因地制宜,制作了灵巧实用的骨匕。”

前几天,我刚在附近一家饭店吃过生蚝,也是用小刀撬开。”孙国平感慨说,井头山人使用的部分技能和工具延续了数千年,至今仍在沿用。

在标本库房里,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简易茶杯状的小件陶器。孙国平说,这可能是井头山人用于喝茶水的杯子。饱餐一顿后,大家坐下来喝杯水休憩一下,聊聊家长里短,讨论一下部落的大事小情。这就是井头山人的生活日常。

工艺熟练的木碗

美感萌发、神意初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井头山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乘舟弄潮,闻风听浪猎获成功,可以大快朵颐,享受山珍海味,但有时候他们也要面临一些饥饿伤病。尽管这样,他们在精神上已经开始追求诗意家园、神灵崇拜。

“你们看,井头山人使用的陶器开始有了不少纹饰,有绳纹、浅方格纹、横向篮纹、锯齿纹、蚶齿戳印纹……部分器表装饰红衣或黑衣,并出土了少量简单图案的彩陶。”孙国平一一给我们介绍。原始人在陶器上描绘的这些几何图样,是新石器时代典型的陶器纹饰,看上去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但著名学者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却认为,新石器时代的这些纹饰,“抽象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应该看作是人类对美感的萌发,对艺术史和审美意识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更让人惊讶的是,井头山人已经开始使用生漆来美化或者保护器物。两件出土漆器一件是木棍,一件器形残缺,但有可能是类似古筝这类乐器的腔体。经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鉴定,这两件漆器,距今8200年左右,基本可以断定是中国甚至世界最早的漆器。

“这个漆是哪来的,难道井头山人已经会加工漆?”记者问。

“应该是用生漆涂上去的,四明山一带树林里有不少漆树。从树上直接取下来的生漆,是天然粘合剂和防腐材料。”孙国平说。

除此之外,井头山遗址还出土了中国最早期的乐器骨哨和螺哨。这些哨最初可能用于围猎时驱赶野兽,后来渐渐成为人们的娱乐工具。

探源采访即将结束,记者们仍觉得“不解渴”。确实,井头山人还有很多生存之谜有待解码:他们的独木舟是什么样的?住的干栏式建筑和河姆渡人一样吗?这些问题期待二期发掘能找到答案。但即使现有的这些文明成果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在年代这么久远,生产力非常低下的时代,井头山人顺应自然、道法自然,凭借着勤劳和智慧,为人类社会开创了了不起的文明图景。他们乘舟弄潮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努力,不断将海洋文明推向深蓝。

相关新闻:

中国海洋文明起源 宁波为何是“天选之地”?

中国海洋文明探寻之旅是中国人向海而生的心灵和精神的唤醒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