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中国海洋文明探寻之旅是中国人向海而生的心灵和精神的唤醒
2024-05-20 15:16: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专题】蓝色脉动

吕厚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吕厚远

中国海洋文明探寻行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未来的思考。从气候环境和海平面变化的角度看,海洋文明的演替与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变迁紧密相连。约2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海平面比现在要低130~140米,东海大陆架几乎全部出露成陆地,极大地扩展了古人类的生存空间。然而,1.8万年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逐渐淹没了陆架上的土地,也淹没了那个时期的沿海地区可能曾经存在过的早期史前文化聚落,并形成为如今东海、黄海等海底的古文化遗址,如在余姚发现的深埋在海相沉积层之下的8千多年前的井头山遗址。大约7千年前之后,海平面进入相对稳定或波动式下降的阶段,部分区域的海岸线由于陆地泥沙在原本滩涂上的大量快速沉积而向海后退(延伸和拓展),新的陆地形成,并在此吸引了古代人群新建早期村落,发育出新的文化,例如河姆渡文化。

河豚鱼鱼骨堆

海平面的这些大幅度的变化,不仅对史前海岸带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在历史上,海平面的小幅度波动同样塑造了多样的海岸线,影响了岛屿的“沉浮”(相对于升降中的海平面而言)和港口的兴衰。古代沿海海洋文明的繁荣往往与海平面和海岸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关,而急剧变化的海平面则可能引发海岸带文化和文明的衰退甚至毁灭。

可能用于滩涂养鱼的小型木构围栏

在这场“沿海古文明探源寻踪”的媒体采访报道行动中,我们将深刻感受到文化文明的演替,这不仅仅是一段段历史的更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升华。中国海洋文明,以其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魅力和对世界的卓越贡献,已然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海洋文明探寻之旅,不仅是一场科学的探索,也是一次中国人向海而生的心灵和精神的唤醒。在气候环境的变迁中,我们感受到自然之力的宏大与无常,同时也见证了中华儿女顺应天时、驾驭自然的智慧与勇气。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人类与海洋,从未分离;历史与未来,始终紧密相连。

  作者简介

  吕厚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孢粉学会理事、新疆楼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中国第四纪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方面的研究,先后展开了植硅体鉴定标准及不同气候带下植硅体组合特征、孢粉重建古植被、多指标现代过程分析及古气候定量估算、环境考古等研究工作,发表了东亚稻作和旱作农业起源、传播新证据,及世界上最早的面条、最早的茶叶等研究成果。

  在《Nature》及子刊、《PNAS》、《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等国内外主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3年)、重点基金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等多项。其主持的“二万年以来东亚古气候变化与农耕文化发展”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中国海洋文明探寻之旅是中国人向海而生的心灵和精神的唤醒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5-20 15:16:00

吕厚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吕厚远

中国海洋文明探寻行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未来的思考。从气候环境和海平面变化的角度看,海洋文明的演替与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变迁紧密相连。约2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海平面比现在要低130~140米,东海大陆架几乎全部出露成陆地,极大地扩展了古人类的生存空间。然而,1.8万年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逐渐淹没了陆架上的土地,也淹没了那个时期的沿海地区可能曾经存在过的早期史前文化聚落,并形成为如今东海、黄海等海底的古文化遗址,如在余姚发现的深埋在海相沉积层之下的8千多年前的井头山遗址。大约7千年前之后,海平面进入相对稳定或波动式下降的阶段,部分区域的海岸线由于陆地泥沙在原本滩涂上的大量快速沉积而向海后退(延伸和拓展),新的陆地形成,并在此吸引了古代人群新建早期村落,发育出新的文化,例如河姆渡文化。

河豚鱼鱼骨堆

海平面的这些大幅度的变化,不仅对史前海岸带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在历史上,海平面的小幅度波动同样塑造了多样的海岸线,影响了岛屿的“沉浮”(相对于升降中的海平面而言)和港口的兴衰。古代沿海海洋文明的繁荣往往与海平面和海岸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关,而急剧变化的海平面则可能引发海岸带文化和文明的衰退甚至毁灭。

可能用于滩涂养鱼的小型木构围栏

在这场“沿海古文明探源寻踪”的媒体采访报道行动中,我们将深刻感受到文化文明的演替,这不仅仅是一段段历史的更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升华。中国海洋文明,以其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魅力和对世界的卓越贡献,已然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海洋文明探寻之旅,不仅是一场科学的探索,也是一次中国人向海而生的心灵和精神的唤醒。在气候环境的变迁中,我们感受到自然之力的宏大与无常,同时也见证了中华儿女顺应天时、驾驭自然的智慧与勇气。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人类与海洋,从未分离;历史与未来,始终紧密相连。

  作者简介

  吕厚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孢粉学会理事、新疆楼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中国第四纪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方面的研究,先后展开了植硅体鉴定标准及不同气候带下植硅体组合特征、孢粉重建古植被、多指标现代过程分析及古气候定量估算、环境考古等研究工作,发表了东亚稻作和旱作农业起源、传播新证据,及世界上最早的面条、最早的茶叶等研究成果。

  在《Nature》及子刊、《PNAS》、《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等国内外主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3年)、重点基金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等多项。其主持的“二万年以来东亚古气候变化与农耕文化发展”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